【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荷载实验用零变形构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卫星荷载试验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卫星荷载实验用零变形构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确保精度要求,使得每次发射成功,卫星和航天器上的一些展开机构及有效荷载在天上能顺利展开,首先要经历在地面环境下进行多次的展开考核试验。为了保证其真实性,需要有一种与其相适应的模拟试验装置,即在地面的真空条件下、高低温试验中,该模拟试验常常会使用到零变形构架装置。
[0003]目前,市场上使用到的卫星荷载实验用零变形构架装置,承重效果不好,且不能够进行一定的高度调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卫星荷载实验用零变形构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卫星荷载实验用零变形构架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卫星荷载实验用零变形构架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共同设有若干个伸缩机构,位于顶部的所述支撑架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承重机构,位于底部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荷载实验用零变形构架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之间共同设有若干个伸缩机构(4),位于顶部的所述支撑架(1)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承重机构(3),位于底部的所述支撑架(1)靠近左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筒(6),所述支撑筒(6)左右两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上靠近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腔啮合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靠近底端处贯穿螺纹孔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7),所述支撑筒(6)内腔底部靠近右侧中心处有第一锥形齿轮(5),且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与第二锥形齿轮(7)之间相啮合,所述螺纹杆(11)上靠近顶端处套设有顶升筒(10),所述支撑筒(6)顶部靠近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顶升筒(10)顶端贯穿第一开口内腔,并与顶部的所述支撑架(1)左侧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位于底部的所述支撑架(1)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荷载实验用零变形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右侧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轴,所述支撑筒(6)右侧靠近底部中心处开设有活动孔,所述连轴右端贯穿活动口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手柄(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荷载实验用零变形构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承重机构(3)均包括底座(31),两个所述底座(31)远离顶部的支撑架(1)内腔中心一侧均活动连接有连杆(36),两个所述连杆(36)顶部均活动连接有顶梁(34),两个所述连杆(36)相邻的一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5),且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35)顶端均与相邻的顶梁(34)底部靠近中心处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底座(31)内腔靠近顶部中心处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板(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