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点穴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点穴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穴位是传统中医理论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还认为穴位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虽然目前尚无能够证明穴位准确结构的方法,但发展至今的中医以及丰富的治疗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穴位理论的重要性。针灸、按摩和推拿以及中医中疾病的诊断都需要依靠穴位理论。
[0003]中医医生在诊断患者疾病时常会使用点穴棒点按患者穴位,而在中医的人体保健和疾病治疗中,也可使用点穴棒对穴位进行点按,达到保健和缓解治疗疾病症状的目的。例如点按三眼穴可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但是目前的点穴棒有不同的规格,在使用时需要逐个挑选适用的点穴棒,不便于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输出不同规格的点穴棒,便于携带和使用的多功能点穴棒装置。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点穴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筒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外筒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输出滑槽;若干个输出组件(2),每个所述输出组件(2)均包括一输出滑块(21),所述输出滑块(21)设置于所述输出滑槽内,可在所述输出滑槽内移动;所述输出组件(2)的其他部分设置于所述外筒体(1)内;若干个点穴棒(3),设置于所述外筒体(1)内,与所述输出组件(2)连接,可随着所述输出滑块(21)的移动在所述外筒体(1)内移动并伸出所述外筒体(1)的下端;卡合块(4),设置于所述外筒体(1)内的中部;所述输出滑块(21)可与所述卡合块(4)卡合,使所述点穴棒(3)伸出所述外筒体(1)并固定;和复位组件(5),部分设置于所述外筒体(1)内,用以使伸出所述外筒体(1)下端的所述点穴棒(3)回到所述外筒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点穴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向盘(6);所述导向盘(6)设置于所述外筒体(1)内中部;所述导向盘(6)上设置有若干个导向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点穴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2)还包括:输出杆(22),上端与所述输出滑块(21)连接,下端穿过所述导向孔与所述点穴棒(3)的上端连接;所述输出杆(22)随着所述输出滑块(21)的移动而在所述外筒体(1)内移动;和第一复位弹簧(23),套设于所述输出杆(22)上;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3)的上端与所述输出滑块(21)接触,下端与所述导向盘(6)的上表面接触;随着所述输出滑块(21)和所述输出杆(22)的移动,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3)被压缩。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点穴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5)包括:复位帽(51),设置于所述外筒体(1)的上端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师,金富锐,崔云华,吴焕淦,李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