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密闭式输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405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密闭式输液系统,涉及输液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输液管和药液袋,所述输液管的顶端设置有分叉管一、分叉管二和分叉管三,所述分叉管一、分叉管二和分叉管三上均设置有控制阀。通过在药液袋上设置的对接管与对接套的适配,当需要将药液袋与输液管连接通时,可直接的将对接管与对接套对接,当对接管插入到对接套内后,空心插杆会穿过圆孔向上顶升降塞,此时可通过空心插杆上下侧的连通孔将对接管与对接套连通在一起,进而可将输液袋与输液管连接起来,实现对患者的输液,同时对接管与对接套的对接,既能够避免发生药液的泄漏,同时可避免对接管暴露在外,可避免外界细菌的侵入。可避免外界细菌的侵入。可避免外界细菌的侵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密闭式输液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密闭式输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危急重症患者是指患者的病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稍有不慎常常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因此要求医生必须能够在短期内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确定治疗措施,为了正确地作出判断,很多医家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和体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例如:《内经》提出的抓病因法,抓二便法,抓脉诊法,《伤寒论多提出的抓六经法,张景岳提出的抓六要法,叶天士提出的抓舌象、斑疹法都是如此,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治疗时输液系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可以快速将药液输送到患者体内的。
[0003]目前的输液系统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一般输液系统都是通过尖端的对接头插入到药水袋的橡胶塞内,实现将药液输送到输液管内,然后在通过输液管输送到患者体内,但是此种的连接方式密封性不强,药液可能会从对接头和药水袋的橡胶塞处泄漏,且此处可能会受到外界细菌的侵入,同时现有的输液系统只能与一个输液袋连接,无法实现与多个输液袋同时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密闭式输液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通过尖端的对接头插入到药水袋的橡胶塞内的连接方式密封性不强,药液可能会泄漏,同时现有的输液系统只能与一个输液袋连接,无法实现与多个输液袋同时连接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密闭式输液系统,包括输液管和药液袋,所述输液管的顶端设置有分叉管一、分叉管二和分叉管三,所述分叉管一、分叉管二和分叉管三上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通有对接套管与输液管套接,且对接套管与输液管连通,所述分叉管一、分叉管二和分叉管三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对接套,所述药液袋上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出液管的底侧设置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内底侧开设有圆孔,所述对接管内设置有升降塞,所述升降塞的顶端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顶端通过固定杆与对接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对接套内设置有空心插杆,所述空心插杆的上下端左右侧均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输液管的底端设置有对接头,所述输液管的顶端设置有排气阀。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接管的外壁固定有对接环,所述对接套的内壁顶侧开设有对接槽,且对接槽与对接环适配。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接管外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内壁顶侧设置有内螺纹,且内螺纹与外螺纹适配。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接套上设置有密封塞,且密封塞通
过连接绳与对接套连接,且密封塞与对接套的顶端适配。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接套的顶端设置有密封圈。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空心插杆与圆孔适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接管的外壁直径与对接套的内壁直径适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在药液袋上设置的对接管与对接套的适配,当需要将药液袋与输液管连接通时,可直接的将对接管与对接套对接,当对接管插入到对接套内后,空心插杆会穿过圆孔向上顶升降塞,此时可通过空心插杆上下侧的连通孔将对接管与对接套连通在一起,进而可将输液袋与输液管连接起来,实现对患者的输液,同时对接管与对接套的对接,既能够避免发生药液的泄漏,同时可避免对接管暴露在外,可避免外界细菌的侵入。
[0014]2、本技术通过在分叉管一、分叉管二和分叉管三与输液管的连接,且通过在分叉管一、分叉管二和分叉管三上设置的对接套,且通过设置的控制阀,可与多个输液袋进行连接,可在对患者输液时根据需要来选择药液袋内的药液进行输送。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分叉管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对接管第一局部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对接套局部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对接管第二局部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空心插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输液管、2分叉管一、3分叉管二、4分叉管三、5药液袋、6出液管、7外螺纹、8对接管、9密封套、10内螺纹、11对接环、12圆孔、13 升降塞、14弹簧、15对接套、16密封塞、17空心插杆、18密封圈、19连通孔、20对接套管、21控制阀、22对接槽、23对接头、24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密闭式输液系统,包括输液管1和药液袋5,输液管1的顶端设置有分叉管一2、分叉管二 3和分叉管三4,分叉管一2、分叉管二3和分叉管三4上均设置有控制阀21,控制阀21连通有对接套管20与输液管1套接,且对接套管20与输液管1连通,分叉管一2、分叉管二3和分叉管三4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对接套15,药液袋5上设置有出液管6,出液管6上设置有外螺纹7,出液管6的底侧设置有对接管8,对接管8内底侧开设有圆孔12,对接管8内设置有升降塞13,升降塞13的顶端设置有弹簧14,且弹簧14的顶端通过固定杆与对接管8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弹簧14,可在输液袋5不使用时,通过弹簧14可向下推动升降塞13对圆孔12堵塞,对接套15内设置有空心插杆
17,空心插杆17的上下端左右侧均开设有连通孔19,当将对接头23与输液针头端连接,然后选取分叉管一2、分叉管二3和分叉管三4中其一上的对接套15与输液袋5底端的对接管8对接,当对接管8插入到对接套15内后,空心插杆17 会穿过圆孔12向上顶升降塞13,此时空心插杆17上下侧的连通孔19将对接管8与对接套15连通在一起,进而可将输液袋5与输液管1连接起来,实现对药液的输送,同时对接管8与对接套15的对接,既能够避免发生药液的泄漏,同时可避免对接管暴露在外,可避免外界细菌的侵入,输液管1的底端设置有对接头23,输液管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阀24,对接管8的外壁固定有对接环11,对接套15的内壁顶侧开设有对接槽22,且对接槽22与对接环11 适配,当将对接管8与对接套15对接后,对接环11可与对接槽22卡接在一起,进而可使对接管8与对接套15扣接在一起,对接管8外设置有密封套9,密封套9内壁顶侧设置有内螺纹10,且内螺纹10与外螺纹7适配,通过设置的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危重症患者的密闭式输液系统,包括输液管(1)和药液袋(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1)的顶端设置有分叉管一(2)、分叉管二(3)和分叉管三(4),所述分叉管一(2)、分叉管二(3)和分叉管三(4)上均设置有控制阀(21),所述控制阀(21)连通有对接套管(20)与输液管(1)套接,且对接套管(20)与输液管(1)连通,所述分叉管一(2)、分叉管二(3)和分叉管三(4)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对接套(15),所述药液袋(5)上设置有出液管(6),所述出液管(6)上设置有外螺纹(7),所述出液管(6)的底侧设置有对接管(8),所述对接管(8)内底侧开设有圆孔(12),所述对接管(8)内设置有升降塞(13),所述升降塞(13)的顶端设置有弹簧(14),且弹簧(14)的顶端通过固定杆与对接管(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对接套(15)内设置有空心插杆(17),所述空心插杆(17)的上下端左右侧均开设有连通孔(19),所述输液管(1)的底端设置有对接头(23),所述输液管(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阀(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郑桃花李美芝许传岫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