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及其配套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98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及其配套工具,该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包括钉座和球头螺钉,球头螺钉包括钉体以及和钉体连接的球头,钉座为空心柱体,且设有U型开槽,钉座的顶部连接有可折断的加长臂,钉体贯穿钉座的底部,球头可活动设置在钉座的底部的内腔中,球头的顶部设有旋动槽,球头螺钉的内部设有由旋动槽至钉体的底端的通孔;配套工具包括定位导针和上钉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上结构,使得钉座与球头螺钉之间可进行动态固定,同时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能够通过经皮微创的方式置入,降低患者受到的手术创伤。伤。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及其配套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及其配套工具。

技术介绍

[0002]腰椎退行性疾病是指腰椎椎间盘、关节突关节软骨及周围韧带等组织由于自然老化、退化而导致腰腿部疼痛疾病的统称。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临床医师通常在该疾病病情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大多采用椎间盘切除后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椎间融合手术成为了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的“金标准”。椎间融合手术虽已应用过百年,但对于其邻近椎间盘退变等术后并发症高发的情况仍然相当严峻,Ghiselli等报告了长达10年的随访,其结果显示开放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椎病的发生率高达36.1%。
[0003]通过对椎间融合术后发生邻椎病的病理基础进行分析后可以明确,由于椎体融合改变了脊柱原有的结构及活动分配方式,引起腰部活动受限和生物力学改变,导致脊柱屈伸、旋转及力学分配发生显著改变,相邻节段活动度代偿性增大,应力集中于相邻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促使其发生退变,导致腰椎不稳、假关节形成、邻近节段加速退变,出现继发性腰椎管狭窄、椎体滑脱甚至术前症状复发,以上所述的脊柱融合术后的应力集中学说是目前最广泛接受的ASD致病机制。
[0004]目前医疗器械领域内基于以上理论研发了一系列脊柱非融合技术,通过保留责任节段的部分活动度,减少邻近节段的应力集中,以期减少ASD的发生。其中动态固定椎弓根钉棒系统则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但是,这类具有“动态固定功能”的椎弓根螺钉基本上只是应用在脊柱开放式手术中,而在以减少创伤口,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得到广泛认可的脊柱微创手术中尚未有具体产品以及良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如何将在开放式手术中使用的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进行改进,使其能应用于微创式手术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包括钉座和球头螺钉,所述球头螺钉包括钉体以及和钉体连接的球头,所述钉座为空心柱体,且设有U型开槽,所述钉座的顶部连接有可折断的加长臂,所述钉体贯穿所述钉座的底部,所述球头可活动设置在所述钉座的底部的内腔中,所述球头的顶部设有旋动槽,所述球头螺钉的内部设有由所述旋动槽至所述钉体的底端的通孔。U型开槽用以通过连接棒以及锁紧连接棒的螺塞。
[0008]优选地,还包括销钉,所述钉座的底部的两侧面分别设有销钉固定孔,所述球头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盲孔,所述销钉设置在所述销钉固定孔和所述盲孔中,所述球头设置在所
述钉座的底部的内腔中,并以所述销钉为转动轴沿矢状面进行有限角度的转动。如此设置,使得球头螺钉与钉座之间可沿矢状面进行有限角度的摆动,可以改进邻近节段的应力分布,降低邻近节段退变可能性,维持脊柱生理活动范围,从而实现动态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球头的顶部为平面,所述旋动槽为六角型旋动槽或梅花型旋动槽。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置钉器械与旋动槽接触,从而旋动球头螺钉进入椎弓根螺钉的内部。
[0010]优选地,所述钉体的表面设有螺纹。
[0011]优选地,所述螺纹为皮质骨螺纹、双线螺纹。具体可根据具体功能设计为不同形式的螺纹,主要是为了帮助椎弓根螺钉旋入椎弓根内并且在术后与椎弓根以及椎板的骨质紧密结合,防止椎弓根螺钉的拔出。
[0012]优选地,所述加长臂与所述钉座的连接处设有折断槽。设置折断槽是用于在术中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后,使得加长臂在该位置折断,方便术中的加长臂的折断,避免加长臂出现其他位置的折断,影响椎弓根螺钉的正常使用功能。折断槽可设置为多种形状,一般设置为V字型,更加方便折断。
[0013]优选地,所述钉座和所述加长臂靠近所述折断槽的位置设有内螺纹。设置内螺纹,是为了配合上钉器械外部的螺纹,将椎弓根螺钉固定在上钉器械上以实现椎弓根螺钉的植入,而在完成植入后时,内螺纹则与螺塞相互配合,将连接棒与椎弓根螺钉稳固结合,保证整体钉棒系统的稳定性。
[0014]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的配套工具,包括定位导针和上钉器,所述上钉器的内部设有通道,所述上钉器的一端的形状与所述旋动槽的形状相匹配,所述上钉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所述定位导针贯穿所述通孔和所述通道,并可延伸至所述球头螺钉的外部。上钉器通过与球头的旋动槽相匹配,能够在旋动上钉器的同时带动球头螺钉旋动。上钉器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将上钉器与椎弓根螺钉进行锁定。定位导针是一根具有较好弹性的长直段金属,主要作用是引导椎弓根螺钉按照预定的位置置钉,防止椎弓根螺钉打偏、打歪。上钉器的内部通道是为了配合椎弓根螺钉在定位导针的引导下完成置钉操作。在进行微创手术时,因为手术切口极小,术中置钉时无法准确判断椎弓根螺钉的进钉位置,因此需要在置钉前先将定位导针置入椎体,根据定位导针的位置确认钉道合理后再将椎弓根螺钉顺着定位导针旋入椎体。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通过钉座的顶部连接有可折断的加长臂,钉体贯穿钉座的底部,球头可活动设置在钉座的底部的内腔中,球头的顶部设有旋动槽,球头螺钉的内部设有由旋动槽至钉体的底端的通孔,使得钉座与球头螺钉之间可进行动态固定,同时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能够通过经皮微创的方式置入,降低患者受到的手术创伤。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的剖面图;
[0018]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球头螺钉的剖面图;
[0020]图4是本技术钉座的剖面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上钉器的剖面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上钉器和定位导针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0

钉座,110

U型开槽,120

加长臂,130

销钉固定孔,140

折断槽,150

内螺纹,200

球头螺钉,210

钉体,211

螺纹,220

球头,221

旋动槽,222

盲孔,230

通孔,300

销钉,400

定位导针,500

上钉器,510

通道,520

外螺纹,600

椎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包括钉座和球头螺钉,所述球头螺钉包括钉体以及和钉体连接的球头,所述钉座为空心柱体,且设有U型开槽,所述钉座的顶部连接有可折断的加长臂,所述钉体贯穿所述钉座的底部,所述球头可活动设置在所述钉座的底部的内腔中,所述球头的顶部设有旋动槽,所述球头螺钉的内部设有由所述旋动槽至所述钉体的底端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销钉,所述钉座的底部的两侧面分别设有销钉固定孔,所述球头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盲孔,所述销钉设置在所述销钉固定孔和所述盲孔中,所述球头设置在所述钉座的底部的内腔中,并以所述销钉为转动轴沿矢状面进行有限角度的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非融合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的顶部为平面,所述旋动槽为六角型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耀能玉培良黎兆江彭文朱文洋李英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施泰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