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91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推车,其车架包括推把杆、上支架、下支架,上支架包括座位及连接件,座位具有座位面。推把杆的下端部绕第一转动中心线与座位相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中心线位于座位面的上方。下支架包括侧支架及横支架,连接件通过中心轴与横支架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中心线位于中心轴的实体的上方。侧支架包括前轮支架及后轮支架,同一侧的前轮支架绕第二转动中心线与后轮支架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中心线位于第二转动中心线的上方。该换向推车能够实现正推与反推,推把杆连接在座位上,座位换向时,推把杆与上支架能够作为一个整体相对下支架转动,不需要将儿童移除座位之外,操作简便。简便。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向推车


[0001]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换向推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一些儿童推车是可换向的,其具有儿童背向推行者的正推状态和儿童面部朝向推行者的反推状态,上车架可相对于下车架绕竖直轴转动进而在正推状态和反推状态之间切换。目前大多数换向推车,当需要在正推状态和反推状态之间切换时,需要将儿童移出推车,才能实现状态的转换,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换向推车。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换向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所述车架包括推把杆、上支架、下支架,展开状态下,所述上支架包括座位及连接件,所述座位具有用于支撑儿童的座位面,所述连接件固设于所述座位的底部;所述推把杆的下端部绕第一转动中心线与所述座位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沿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位于所述座位面的上方;所述下支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支架、用于连接两侧所述侧支架的横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所述车架包括推把杆、上支架、下支架,其特征在于:展开状态下,所述上支架包括座位及连接件,所述座位具有用于支撑儿童的座位面,所述连接件固设于所述座位的底部;所述推把杆的下端部绕第一转动中心线与所述座位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沿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位于所述座位面的上方;所述下支架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侧支架、用于连接两侧所述侧支架的横支架,所述连接件通过中心轴与所述横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轴的轴心线沿所述车架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位于所述中心轴的实体的上方;所述侧支架至少包括前轮支架及后轮支架,同一侧的所述前轮支架绕第二转动中心线与所述后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沿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所在的水平面与所述中心轴的实体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与所述中心轴的实体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与所述中心轴的轴心线垂直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位的前后方向上,所述座位面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包括坐立部,所述座位面设置在所述坐立部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新军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