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898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7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包括:具有长度方向轴(A)的鞘套(2);在与鞘套(2)的长度方向轴(A)正交的轴线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可摆动地与在轴线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连结的一对抓持部件(4a、4b);与一对抓持部件(4a、4b)连结的操作线(6);和板部件,其具有供旋转轴嵌入的轴承、和伸出在鞘套(2)的径向外侧的抵接部,板部件在旋转轴与鞘套(2)之间延伸。旋转轴与鞘套(2)之间延伸。旋转轴与鞘套(2)之间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已知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在被固定在挠性鞘套的前端的前端支承部件上,以支轴为中心可开闭地支承有作为活检钳的前端处置部件的一对钳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前端支承部件具有隔开间隙相对的缝隙。在缝隙内配置有用于使钳杯进行开闭动作的连杆机构。通过对插通在挠性鞘套内的操作线进行进退操作,能够驱动连杆机构,使钳杯呈嘴状进行开闭动作。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586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在采集组织时,为了使钳杯的边缘陷入组织中,需要对操作线施加较大的张力。当对操作线施加较大的张力时,会对支承钳杯的前端支承部件施加较大的负荷。因此,希望前端支承部件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当想要使前端支承部件的强度提高时,会产生因制造工序增加而导致生产率降低、和前端支承部件难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鞘套;在与所述鞘套的长度方向轴正交的轴线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可摆动地与所述旋转轴连结的一对抓持部件;与所述抓持部件连结的操作线;和板部件,其具有供所述旋转轴嵌入的轴承、和伸出在所述鞘套的径向外侧的抵接部,所述板部件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鞘套之间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固定在所述鞘套的前端的前端支承部件,其能够将所述抓持部件以可绕所述轴线摆动的方式支承;和设置在所述鞘套的根端的操作部,所述操作线在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上插通在所述鞘套内,将所述抓持部件与所述操作部连结,能够通过所述操作部的操作使所述操作线在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上进退,来传递用于使所述抓持部件摆动的张力,所述前端支承部件包括在与所述长度方向轴正交的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在所述长度方向轴方向上延伸的一对框架片,所述旋转轴在所述轴线方向上延伸并且将所述框架片的前端部彼此连结,在张力作用于所述操作线时,所述板部件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盐野润二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