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378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涉及热能技术领域。其包括保温腔体、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低品位热量收集器、热能驱动型制冷机、换热器及内置于保温腔体的蓄冷介质,保温腔体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和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冷源温度较高的制冷机安装在进风口处,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安装在蓄冷介质的进风侧并与蓄冷介质热连接,低品位热量收集器安装在保温腔体外并与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热端相连,换热器位于保温腔体内,换热器与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和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冷源温度较低的制冷机热连接。该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安装有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低品位热量集热器持续运行收集热量供冷,减少了用电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
,尤其涉及一种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涌现越来越多的电站系统。在用电低峰期负荷减少,造成大量低谷电的剩余,而电力产品的特性是产、供、销同时完成的,低谷电的大量剩余导致电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节能环保。为此,低谷电和高峰电采用不同用电价格以督促人们错峰用电,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0003]生活中炎热的夏季需要提供冷气降低室内温度,工业生产中也会用到各种制冷设备以提供所需的生产温度。传统方式是借助空调降温。但空调直接通过电能驱动,耗电量高,资源浪费严重。近年来,出现一些蒸气压缩式电蓄冷设备,将价格便宜的低谷电(通常是晚上)通过制冷机转换为冷能储存在蓄冷介质中;在价格最高的高峰电阶段(通常是白天),将室温空气与蓄冷介质换热后变成低温空气,供给用户,从而降低制冷的用电成本。但整个设备在储存电能过程中单纯依赖电能,耗电量大,供冷成本仍旧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供冷成本高的缺陷,降低电能消耗量。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包括保温腔体、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低品位热量收集器、热能驱动型制冷机、换热器及内置于所述保温腔体的蓄冷介质,所述保温腔体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和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冷源温度较高的制冷机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安装在所述蓄冷介质的进风侧并与所述蓄冷介质热连接,所述低品位热量收集器安装在所述保温腔体外并与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热端相连,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保温腔体内,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和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冷源温度较低的制冷机热连接。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包括顺次相连的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及节流阀,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蒸发器安装在所述保温腔体内并位于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上方,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热连接,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冷端之间设有隔热材料。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冷端热连接,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蓄冷介质的进风侧或者出风侧,当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蓄冷介质的进风侧时,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隔热材料。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采用维勒米尔型制冷机。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所述维勒米尔型制冷机包括依
次相连的低温腔、中温腔和高温腔,所述高温腔与所述低品位热量收集器热连接,所述低温腔布设在所述保温腔体内并与所述换热器热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所述保温腔体包括外壁及内壁,所述外壁位于所述内壁的外侧,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相连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所述蓄冷介质采用相变蓄热材料或不锈钢、铜、铅任一种金属制成的球、、丝网或者块状结构。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所述蓄冷介质将所述保温腔体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分别布设在所述左腔室和所述右腔室。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所述保温腔体内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蓄冷介质堆叠在所述基座上。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保温腔体的底部并朝向所述基座设置,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蓄冷介质的出气侧并对应于所述基座设置。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包括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其在低谷电阶段制冷,高峰电阶段停止工作由蓄冷介质供冷,节省用电成本;该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还安装有低品位热量收集器和热能驱动型制冷机,持续不断收集太阳能、工业废热等低品位热量进行制冷,进一步降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耗电量。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当热能驱动制冷机冷源温度低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时提供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当热能驱动制冷机冷源温度低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时提供的另一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当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冷源温度高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时提供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0、保温腔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外壁;14、内壁;15、保温材料;20、蒸气压缩式制冷机;21、蒸发器;22、节流阀;23、冷凝器;24、压缩机;30、蓄冷介质;40、低品位热量收集器;50、换热器;60、热能驱动型制冷机;61、低温腔;62、中温腔;63、高温腔;70、隔热材料;80、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左”“右”的方向均以附图所示方向为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4]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的结构。
[0025]如图1至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包括保温腔体10、蒸气压缩式制冷机20、蓄冷介质30、低品位热量收集器40、换热器50及热能驱动型制冷机60。保温腔体10设有进风口11及出风口12,蒸气压缩式制冷机20和热能驱动型制冷机60中冷源温度较高的制冷机安装在进风口11处。蓄冷介质30内置于保温腔体10并位于蓄冷介质30的进风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20与蓄冷介质热30热连接。低品位热量收集器40位于保温腔体10外,低品位热量收集器40与热能驱动型制冷机60的热端相连。换热器50位于保温腔体10内,换热器50与蒸气压缩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腔体、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低品位热量收集器、热能驱动型制冷机、换热器及内置于所述保温腔体的蓄冷介质,所述保温腔体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和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冷源温度较高的制冷机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安装在所述蓄冷介质的进风侧并与所述蓄冷介质热连接,所述低品位热量收集器安装在所述保温腔体外并与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热端相连,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保温腔体内,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和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冷源温度较低的制冷机热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包括顺次相连的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及节流阀,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蒸发器安装在所述保温腔体内并位于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上方,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热连接,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冷端之间设有隔热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蓄冷式冷风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安装在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热能驱动型制冷机的冷端热连接,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蓄冷介质的进风侧或者出风侧,当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蓄冷介质的进风侧时,所述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设置有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六彪王俊杰郭嘉季伟顾开选崔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