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75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属于火锅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料盘必须和特定汤锅匹配使用,无法适用其他尺寸汤锅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火锅,包括汤锅和置于所述汤锅内的料盘,所述料盘将所述汤锅分隔为容纳食材的上部空间和容纳汤汁的下部空间,所述料盘上设有下端敞开的呼吸腔,至少部分所述呼吸腔位于所述下部空间内以容纳部分汤汁,所述呼吸腔与所述下部空间连通,所述料盘围绕在所述呼吸腔外围的部分设有通液孔。腔外围的部分设有通液孔。腔外围的部分设有通液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锅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

技术介绍

[0002]火锅是一种常见的烹饪方式,即以热水或热汤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火锅通常包括汤锅,对汤锅内的汤汁进行加热,然后放入食材煮熟即可食用。人们放入火锅的食材包含多种多样,在进行火锅烹饪时,食客一边吃一边加入食材,因此汤锅内经常会存在剩余食物,这些食物残留在汤锅内导致火锅汤汁混杂且损失原有的鲜味,不方便食用。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目前将火锅设计成由汤锅和料盘组成,其解决原理分两种:一、升降料盘将汤汁与食材分离;二、升降汤汁液位使其与食材分离。升降料盘涉及结构和电控复杂成本高。升降汤汁液位方法简单,即料盘将汤锅内部分隔为容纳食材的上部空间和容纳汤汁的下部空间,料盘具有连通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虹吸通道,汤锅的周边沿与料盘的周边沿接触的位置设置密封圈,汤锅被加热时,下部空间内的汤汁或水通过虹吸通道进入上部空间以浸没食材,停止加热后移动料盘可使料盘内的汤汁经虹吸通道回流入下部空间内,以使煮熟的食材裸露在外供食客食用。由于料盘周边需要和汤锅密封,因此料盘必须和汤锅相互匹配使用,即汤锅和料盘须专用,且有安装要求,否则不能实现液面升降效果;另外,要实现密封,料盘尺寸和锅具尺寸直径要求精度较高,导致模具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不仅有效提升料盘的通用性,还降低了料盘和汤锅的尺寸精度要求,以此降低制造成本。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包括汤锅和置于所述汤锅内的料盘,所述料盘将所述汤锅分隔为容纳食材的上部空间和容纳汤汁的下部空间,所述料盘上设有下端敞开的呼吸腔,至少部分所述呼吸腔位于所述下部空间内以容纳部分汤汁,所述呼吸腔与所述下部空间连通,所述料盘围绕在所述呼吸腔外围的部分设有通液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料盘包括底壁和与所述底壁连接的呼吸筒,所述呼吸筒的下端敞开,所述呼吸筒的上端封闭,所述呼吸筒内部形成所述呼吸腔,所述通液孔设于所述底壁上。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筒贯穿所述底壁设置,所述呼吸筒的外周侧设有第一支撑台阶,所述底壁与第一支撑台阶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料盘包括底壁和上下两端敞开的呼吸筒,所述底壁包括第一底壁和围绕所述第一底壁设置的第二底壁,所述通液孔设于所述第二底壁上,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呼吸筒的顶部密封配合以限定形成所述呼吸腔。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壁向上拱起形成倒扣的罩体,所述罩体与所述第二底壁
一体加工成型。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呼吸筒的底面为波浪面,所述波浪面的波峰与所述汤锅底壁之间形成供汤汁流通的通道;或者所述呼吸筒的底部设有供汤汁流通的缺口;或者所述呼吸筒与所述汤锅底壁之间形成流通间隙。
[0012]进一步的,所述汤锅的底壁具有加热区,所述呼吸腔在汤锅底壁上的投影面积覆盖所述加热区。
[0013]进一步的,所述料盘上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料盘上下窜动的配重块。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块固定在所述呼吸腔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汤锅的侧壁上设有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二支撑台阶,所述料盘的边缘架设在所述第二支撑台阶上。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中的火锅使用时,下部空间内的汤汁部分进入呼吸腔内,在加热汤锅使汤汁沸腾后,沸腾产生的蒸汽使呼吸腔内的压力逐渐增大,而由于下部空间位于呼吸腔外侧的部分通过通液孔与外界连通,因此呼吸腔内的压力大于呼吸腔外侧的压力,呼吸腔内的汤汁在内外的压差的作用下从呼吸腔内被压出,实现“呼”的功能,此时呼吸腔外侧的液面上升,以浸没并烹煮食材;调小火力后,汤汁温度下降,呼吸腔内压力逐渐减小并形成局部负压区,在外部大气压作用下,汤汁迅速回流进入呼吸腔内,实现“吸”的功能,此时汤汁与食材分离,以便于用户享用食材。由此可知,通过调节火力大小,可实现“呼”和“吸”的循环进行,以此控制液面的升降,实现对食材的涮煮。由于下部空间位于呼吸腔外侧的部分与外界连通,因此无需料盘边缘与汤锅之间密封配合,使用时,只需将料盘放入汤锅,调节火力大小即可实现液面升降功能,由此能使料盘适用于不同的汤锅,提升了料盘的通用性,另外这样设计还降低了料盘和汤锅的尺寸精度要求,以此降低制造成本。
[0018]料盘包括底壁和与底壁连接的呼吸筒,呼吸筒的下端敞开,呼吸筒的上端封闭,呼吸筒内部形成呼吸腔,通液孔设于底壁上。如此设计,能够保证呼吸腔内部的密封性能,以此降低组装时的密封要求,同时也能简化料盘的结构,以降低料盘的加工难度。
[0019]呼吸筒贯穿底壁设置,呼吸筒的外周侧设有第一支撑台阶,底壁与第一支撑台阶固定连接。或者,第一底壁向上拱起形成倒扣的罩体,罩体与第二底壁一体加工成型。如此设计,一方面能使部分呼吸腔占据一部分上部空间,这样从呼吸腔内排除同样汤汁体积后,可以产生更大液面高度差(高度差=上升后液面高度-初始液面高度),由此提升了液面上升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呼吸腔内的容积,以吸纳更多汤汁。而呼吸筒的外周侧设有第一支撑台阶,底壁与第一支撑台阶固定连接第一支撑台阶的设置,不仅能便于呼吸筒与底壁的固定连接,以此降低两者的组装难度,还能起到辅助支撑底壁的作用,以避免料盘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
[0020]呼吸筒的底面为波浪面,波浪面的波峰与汤锅底壁之间形成供汤汁流通的通道;或者呼吸筒的底部设有供汤汁流通的缺口;或者呼吸筒与汤锅底壁之间形成流通间隙。如此设计,能够实现呼吸腔与下部空间的连通,以使汤汁呼出或吸入。
[0021]汤锅的底壁具有加热区,呼吸腔在汤锅底壁上的投影面积覆盖加热区。如此设计,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呼吸腔内的汤汁沸腾,以使汤汁呼出浸没烹煮料盘上的食材,由此缩短了用户等待时间。
[0022]料盘上设有用于防止料盘上下窜动的配重块。配重块的重力设计成始终大于呼吸腔内蒸汽向上的压力以及汤汁施加给料盘的浮力之和,以使料盘相对于汤锅保持静止状态,由此防止了料盘上下窜动而产生碰撞噪音,保证了液面升降效果。
[0023]配重块固定在呼吸腔内。如此设计,能够将配重块隐藏于呼吸腔内,以此提升料盘的外观。
[0024]汤锅的侧壁上设有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二支撑台阶,料盘的边缘架设在第二支撑台阶上。如此设计,第二支撑台阶能够辅助支撑料盘,以避免料盘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
[0025]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火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料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料盘放入汤锅中后呼吸腔内外液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包括汤锅和置于所述汤锅内的料盘,所述料盘将所述汤锅分隔为容纳食材的上部空间和容纳汤汁的下部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上设有下端敞开的呼吸腔,至少部分所述呼吸腔位于所述下部空间内以容纳部分汤汁,所述呼吸腔与所述下部空间连通,所述料盘围绕在所述呼吸腔外围的部分设有通液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包括底壁和与所述底壁连接的呼吸筒,所述呼吸筒的下端敞开,所述呼吸筒的上端封闭,所述呼吸筒内部形成所述呼吸腔,所述通液孔设于所述底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筒贯穿所述底壁设置,所述呼吸筒的外周侧设有第一支撑台阶,所述底壁与第一支撑台阶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液面升降的火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包括底壁和上下两端敞开的呼吸筒,所述底壁包括第一底壁和围绕所述第一底壁设置的第二底壁,所述通液孔设于所述第二底壁上,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呼吸筒的顶部密封配合以限定形成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田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