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城市形态的碳排放相关因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排放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城市形态的碳排放相关因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以碳排放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正在给全球变暖问题的控制与全球性的环境保护带来严峻挑战,城市逐渐成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0003]现有技术对碳排放研究,大多以国家、行业、企业和家庭等维度进行,这些研究成果难以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中,无法确定对城市碳排放具有实质影响的碳排放相关因子,无法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城市形态的碳排放相关因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得到对城市碳排放具有实质影响的碳排放相关因子。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城市形态的碳排放相关因子的确定方法,包括:
[0006]获取分析区域内若干个城市的碳排放数据,根据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判断碳排放是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空间自相关性;
[0007]若碳排放在空间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城市形态的碳排放相关因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分析区域内若干个城市的碳排放数据,根据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判断碳排放是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空间自相关性;若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空间自相关性,则获取若干个城市的多个形态指标以及对应多个形态指标的形态数据;根据获取到的碳排放数据、多个形态指标和多个形态指标的形态数据建立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模型,根据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模型确定多个形态指标中对碳排放具有影响的碳排放相关因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形态的碳排放相关因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判断碳排放是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空间自相关性,具体为:所述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包括:碳排放强度空间关联程度公式以及检验公式;所述碳排放强度空间关联程度公式具体为:其中,n分析区域的城市总数,y
i
,y
j
为分别为城市i和城市j的碳排放强度,为全部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平均值;w
ij
为空间权重矩阵;所述检验公式具体为:z=(I
‑
E(I))Var(I);当z大于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时,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空间正向相关性;反之,当z小于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时,则认为存在空间负相关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形态的碳排放相关因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若干个城市的多个形态指标以及对应多个形态指标的形态数据,具体为:所述多个形态指标包括空间形态指标,所述空间形态指标包括:城市斑块总面积、最大斑块指数、城市斑块数量、边缘密度、平均周长面积比、凝聚度、相似毗邻百分比、路网密度、道路耦合度;根据城市地块信息的栅格数据,得到城市空间形态指标中的城市斑块总面积、最大斑块指数、城市斑块数量、边缘密度、平均周长面积比、凝聚度和相似毗邻百分比;根据城市道路数据得到路网密度和道路耦合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形态的碳排放相关因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形态指标还包括经济形态指标,所述经济形态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城市化率、第二产业产值占比、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收入比例和进出口总额占GDP比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城市形态的碳排放相关因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到的碳排放数据、多个形态指标和多个形态指标的形态数据建立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模型,具体为:将获取到的碳排放数据、多个形态指标和多个形态指标的形态数据转化为空间面板数
据,根据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或稳健拉格朗日系数分布对空间面板数据检验,判断空间面板数据是否适用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模块;若空间面板数据适用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模型,则通过Hausman检验确定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模型是否采取固定效应,若是则应用LR检验与Wald检验从多个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中选取拟合度最优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模型,其中,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