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多种主体材料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329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53
本公开涉及一种由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包含特定化合物的组合的多种主体材料、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通过包含根据本公开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或化合物的特定组合作为一种或多种主体材料,可以提供具有改善的驱动电压、发光效率和/或寿命特性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性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多种主体材料和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包含特定化合物的组合的主体材料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1987年,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的Tang等人首次开发了由发光层和电荷传输层组成的TPD/Alq3双层的小分子绿色有机电致发光装置(OLED)。此后,OLED的发展迅速受到影响并且OLED已经被商业化。当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主要使用在实现面板方面具有优异的发光效率的磷光体。对于长时间使用和高分辨率的显示器而言,需要具有高发光效率和/或长寿命的OLED。
[0003]为了改善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和/或寿命,已经提出了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有机层的各种材料或观念,但是它们在实际使用中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持续需要开发一种与先前已知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相比具有改善的性能,例如改善的驱动电压、发光效率、功率效率和/或寿命特性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0004]韩国专利号10

1577104公开了稠合二氢菲衍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由下式1表示:其中R
11
至R
14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或者可以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环,前提是R
11
至R
14
中的至少一个不是氢也不是氘:R1至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或

L

Ar,或者可以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环,前提是R1和R2、R2和R3、R3和R4、R5和R6、R6和R7以及R7和R8中的至少一对彼此连接以稠合为下式a:其中X表示NR
31
、O、S、CR
32
R
33


CR
34
=CR
35

;R
31
表示

L1‑
Ar1;R
32
和R
33
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或者可以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环;R
34
和R
35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或

L5‑
Ar5;R
21
至R
24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或

L2‑
Ar2,或者可以与相邻取代基连接形成环;L、L1、L2和L5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亚杂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30)亚环烷基;Ar、Ar1、Ar2和Ar5各自独立地表示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30)环烷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烷氧基,或者由下式b或c表示;其中R
a1
、R
a2
、R
b1
、R
b2
和R
b3
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
元至30元)杂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30)环烷基;在式a中表示与R1至R8的结合位点;并且在式b和式c中分别表示与L、L1、L2或L5的结合位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式1由下式1

1至1

6中的至少一个表示:
其中R1至R8、R
11
至R
14
、R
21
至R
24
、以及X是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式1由下式1

11至1

13中的至少一个表示:
其中R1至R8和R
11
至R
14
是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R
41
至R
44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1

C30)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

C30)烷基(C6

C30)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烷基二(C6

C30)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6

C30)芳基甲硅烷基、一个或多个(C3

C30)脂肪族环和一个或多个(C6

C30)芳香族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或

L3‑
N(Ar3)(Ar4);L3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亚杂芳基;并且Ar3和A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30)烯基、一个或多个(C3

C30)脂肪族环和一个或多个(C6

C30)芳香族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式a由下式a

1至a

3中的至少一个表示:
其中R
21
至R
24
和X是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R
51
至R
54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氘、卤素、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

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1

C30)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二(C1

C30)烷基(C6

C30)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烷基二(C6

C30)芳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C6

C30)芳基甲硅烷基、一个或多个(C3

C30)脂肪族环和一个或多个(C6

C30)芳香族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或

L3′‑
N(Ar3′
)(Ar4′
);L3′
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亚杂芳基;并且Ar3′
和Ar4′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30)烯基、一个或多个(C3

C30)脂肪族环和一个或多个(C6

C30)芳香族环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稠环、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R
11
至R
14
、R
32
、R
33
、L、L1、L2、L5、Ar、Ar1、Ar2、Ar5、R
a1
、R
a2
和R
b1
至R
b3
中所述取代的烷基、所述取代的亚烷基、所述取代的环烷基、所述取代的亚环烷基、所述取代的烷氧基、所述取代的芳基、所述取代的亚芳基、所述取代的杂芳基、和所述取代的亚杂芳基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个:氘;卤素;氰基;羧基;硝基;羟基;(C1

C30)烷基;卤代(C1

C30)烷基;(C2

C30)烯基;(C2

C30)炔基;(C1

C30)烷氧基;(C1

C30)烷硫基;(C3

C30)环烷基;(C3

C30)环烯基;(3元
至7元)杂环烷基;(C6

C30)芳氧基;(C6

C30)芳硫基;未取代的或被一个或多个(C6

C30)芳基中的至少一个取代的(3元至30元)杂芳基;未取代的或被一个或多个(C1

C30)烷基和一个或多个(3元至30元)杂芳基中的至少一个取代的(C6

C30)芳基;三(C1

C30)烷基甲硅烷基;三(C6

C30)芳基甲硅烷基;二(C1

C30)烷基(C6

C30)芳基甲硅烷基;(C1

C30)烷基二(C6

C30)芳基甲硅烷基;氨基;单

或二

(C1

C30)烷基氨基;单

或二

(C2

C30)烯基氨基;未取代的或被一个或多个(C1

C30)烷基取代的单

或二

(C6

C30)芳基氨基;单

或二

(3元至30元)杂芳基氨基;(C1

C30)烷基(C2

C30)烯基氨基;(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孝淳朴景秦赵相熙朴笑美李东炯
申请(专利权)人: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