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328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52
课题: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指示体的位置以及按压的大小的触摸面板以及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1)包括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触摸面板(1)包括:驱动电极(11),其形成于第一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a)上;位置传感器电极(21)以及按压传感器电极(22),其形成于第二基板(20)的第二表面(20a)上;位置传感器布线(41),其连接位置传感器电极(21)与端子部(30);按压传感器布线(42),其连接按压传感器电极(22)与端子部(30);以及屏蔽布线(43),其在俯视时,配置于位置传感器布线(41)与按压传感器布线(42)之间。置传感器布线(41)与按压传感器布线(42)之间。置传感器布线(41)与按压传感器布线(42)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手指、触摸笔等指示体的位置以及按压的大小的触摸面板以及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互容式的触摸面板正在普及。互容式的触摸面板具备用于输入驱动信号的驱动电极和位置传感器电极。在这种触摸面板中,指示体分别与驱动电极和位置传感器电极电容耦合,从而两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降低,位置传感器电极的信号变化。位置传感器电极的信号经由与位置传感器电极连接的位置传感器布线和与位置传感器布线连接的端子部传送到控制部。控制部基于该位置传感器电极的信号的变化来检测指示体的位置。
[0003]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不仅能够检测指示体的位置还能够检测按压的大小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在具备有用于检测指示体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电极的基础上,还具备有按压传感器电极,该按压传感器电极用于检测指示体的按压的大小。而且,位置传感器电极和按压传感器电极形成在同一面上,在与它们对置的面上形成有驱动电极。而且,在该触摸面板中,当被指示体按压从而使驱动电极与按压传感器电极的距离变短时,这些电极之间的静电电容增大,且按压传感器电极的信号变化。按压传感器电极的信号经由与按压传感器电极连接的按压传感器布线和与按压传感器布线连接的端子部传送到控制部。控制部基于该按压传感器电极的信号的变化来检测按压的大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0062933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触摸面板中,位置传感器布线和按压传感器布线形成于同一面,因此位置传感器布线和按压传感器布线相邻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存在位置传感器布线与按压传感器布线电容耦合,导致按压传感器电极的信号的变化对位置传感器电极的信号造成影响、或者位置传感器电极的信号的变化对按压传感器电极的信号造成影响的情况。其结果是,位置传感器电极的信号的变化会给按压传感器电极的信号带来变化,导致基于指示体的按压大小的检测精度降低。另外,按压传感器电极的信号的变化会给位置传感器电极的信号带来变化,导致基于指示体的位置的大小的检测精度降低。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一种高精度地检测指示体的位置以及按压的大小的触摸面板以及具备该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基板,其具有与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驱动电极,其形成于第一表面
上;位置传感器电极以及按压传感器电极,其形成于第二表面上;位置传感器布线,其连接位置传感器电极与传感器端子部;按压传感器布线,其连接按压传感器电极与传感器端子部;以及屏蔽布线,其在第二基板的俯视下配置于位置传感器布线与按压传感器布线之间。专利技术效果
[0008]根据上述构成的触摸面板,通过具备屏蔽电极,能够阻碍位置传感器布线与按压传感器布线之间的电容耦合。由此,成为使指示体F的位置以及按压的大小的检测精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的电容耦合受到阻碍,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指示体的位置以及按压的大小。因此,在具备上述构成的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指示体的位置以及按压的大小。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示意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构成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区域A1的放大图。图4是沿着图3的1000

1000线的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电极和浮动电极的构成的俯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位置传感器布线、按压传感器布线及屏蔽布线的配置的俯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在检测指示体的位置时的触摸面板的动作的剖视图。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在检测指示体的按压时的触摸面板的动作的剖视图。图9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位置传感器布线与按压传感器布线之间的电容耦合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屏蔽布线的作用的图。图11是示出比较例所涉及的触摸面板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比较结果的图。图1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的构成的俯视图。图13是沿着图12的1100

1100线的的剖视图。图14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在检测指示体的位置时的触摸面板的动作的剖视图。图1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在检测指示体的按压时的触摸面板的动作的剖视图。图1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屏蔽电极的构成的剖视图。图17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的构成的俯视图。图18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触摸面板)的构成的俯视图。图19是图18的区域A2的放大图。图20是示出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构成的俯视图。图21是示出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触摸面板的构成的俯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对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且不重复其说明。另外,为了使说明便于理解,在以下参照的附图中,简化或示意地示出构成,或省略一部分的构成部件。另外,各图所示的构成部件之间的尺寸比并不一定表示实际的尺寸比例。另外,在以下参照的附图中,为了便于识别各种电极,对各种电极标注阴影线来表示。
[0011][第一实施方式](显示装置的构成)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的概略构成的剖视图。显示装置100具备触摸面板1和在显示面2a显示图像的显示部2。显示部2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 Lum1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构成。在图1中,示出了在触摸面板1的外侧配置显示部2的外置型的触摸面板的例子,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即,既可以构成为全内嵌(Full in

cell)型的触摸面板,也可以构成为半内嵌型(Semi in

cell)的触摸面板。
[0012](触摸面板的构成)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的构成的俯视图。触摸面板1具有传感器激活区域R1和布线引绕区域R2。传感器激活区域R1是用于在触摸面板1上检测被指示体触摸到的位置以及利用指示体所按压到的位置的区域。在传感器激活区域R1中设置有多个驱动电极11、多个位置传感器电极21和多个按压传感器电极22。另外,在布线引绕区域R2中设有:位置传感器布线41,其是连接端子部30与位置传感器电极21的布线;以及按压传感器布线42,其是连接端子部30与按压传感器电极22的布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布线引绕区域R2设有屏蔽布线43。
[0013]图3是图2中的触摸面板1(虚线区域A1)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沿着图3的1000

1000线的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触摸面板1包括第一基板10、压敏层3和第二基板20。第一基板10、压敏层3和第二基板20按此顺序从Z方向的正方向侧起被层叠。例如,第一基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其具有第一表面;第二基板,其具有与所述第一表面对置的第二表面;驱动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位置传感器电极以及按压传感器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位置传感器布线,其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电极与传感器端子部;按压传感器布线,其连接所述按压传感器电极与传感器端子部;以及屏蔽布线,其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俯视下配置于所述位置传感器布线与所述按压传感器布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布线的电位相等于接地电位、或所述位置传感器布线的电位、或所述按压传感器布线的电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布线与所述按压传感器布线交替排列地配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屏蔽布线分别配置在所述位置传感器布线与所述按压传感器布线之间,所述位置传感器布线与所述按压传感器布线交替地排列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电极,其形成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屏蔽电极配置于所述位置传感器电极以及所述按压传感器电极之间,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俯视下,所述驱动电极覆盖所述按压传感器电极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驱动电极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屏蔽电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布线连接于所述屏蔽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触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武纪木田和寿山岸慎治山本琢磨杉田靖博福岛浩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