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同水泥窑热解处理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315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热解气化技术的水泥窑协同处理处置污泥及餐厨垃圾等多种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及方法,污泥与其他经过相应预处理后的有机废弃物一起依次进入机械脱水装置和干化脱水装置进行脱水干化,脱水干化后的废弃物进行热解气化,产生热解气和热解渣。本系统及方法实现了污泥、餐厨及厨余垃圾、生物质、粪便(包括禽畜)、秸秆等各种混合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同水泥窑热解处理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协同水泥窑余热热解气化处理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和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干化脱水、热解气化技术协同水泥窑余热处理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泥、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生物质、粪便(包括禽畜)、秸秆等各种有机废弃物的产量逐年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0003]如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厂的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污泥中不仅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而且还有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重金属和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泥的不当处理处置,极易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污泥中的有机物极易腐败,产生恶臭,影响周围环境;渗滤液通过雨水和地下渗透作用进入天然水体或地下水造成污染,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和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容易造成土壤污染,或与病原微生物一起随水源进入食物链将直接危害人体和牲畜健康。如餐厨及厨余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组分之一,其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油脂高,盐分含量高,易腐烂变质、发酵、发臭,易滋生寄生虫、卵及病原微生物和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若收集运转过程中发生泄漏则会污染空气、土壤及水源,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具有危害性的一面,同时具有生产沼气等生物质能源等特点。
[0004]目前我国市政污泥和餐厨及厨余垃圾大部分采取随产随运,送去填埋或郊区倾倒或者焚烧,从而变成二次污染源,对大气、水体、土壤都造成污染和危害。如不进行适当处置,将导致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制造出新的更为严重的污染,使环境进一步恶化并难以修复,且市政污泥和餐厨及厨余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是放错了位置的能源,应当正确处置加以利用,目前尚无一种可真正同时实现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市政污泥和餐厨及厨余垃圾等各种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和方法。
[0005]有机废弃物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有机废弃物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使废弃物体积减少,节约后续处理处置成本;使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稳定;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使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妥善处置,不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使有用物质被回收,变废为宝。现有技术也都是围绕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这四个方面做了探索和实践,但全部实现“四化”功能的技术极少,特别是资源化利用程度普遍偏低。
[0006]如现有技术一:污泥添加药剂后脱水实现初步减量化,然后就直接拉去制砖、去电厂或水泥厂焚烧;如现有技术二:脱水后的市政污泥外加热源继续干化实现进一步脱水,如果干化热源温度较高,还能实现初步的稳定化和无害化,干化后的污泥再去制砖、去电厂或水泥厂焚烧,实现最终的减量化和无害化;但污泥中的有机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两项技术对污泥仅仅“一烧了事”,资源化利用方式简单;技术二干化过程需要外接热源,增加了能源消耗。又如现有技术三:将市政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产生的沼渣进行后续处理(包括脱
水、干化及焚烧、堆肥等),沼气用来发电,沼液处理达标后排放。但厌氧消化过程需要持续20~30天时间,需要大体积的消化池作为容器,占地面积很大,在已建成的水泥厂里很难找到建设场地,投资高、工艺也比较复杂;另外,厌氧消化还会产生大量的沼渣和沼液,沼渣中仍含部分有机质(30%~60%),资源化利用不彻底,沼渣的含水率依然较高,仍需要大量的热量资源进行干化脱水,此外沼液还需要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协同水泥窑余热热解气化处理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和方法,将有机废弃物进行热解气化,提取其中有机物蕴含的能源,得到可燃性的热解气、性质稳定的热解渣,对环境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二是将上述工艺与水泥窑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水泥窑的余热资源作为外接输入能源,减少一次能源消耗,降低处理处置成本。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协同水泥窑余热热解气化处理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水泥窑余热利用装置、机械脱水装置、干化脱水装置、热解气化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有机废弃物预处理装置,所述有机废弃物预处理装置用于对有机废弃物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有机废弃物同污泥送入所述机械脱水装置的污泥入口,所述机械脱水装置的污泥出口同干化脱水装置的污泥入口连接,经过脱水干化后的污泥进入热解气化装置,所述热解气化装置用于将脱水干化处理的污泥热解,所述干化脱水装置和热解气化装置的热源入口连接水泥窑余热利用装置的热源出口,所述水泥窑余热利用装置提供水泥窑的余热资源。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完善:
[0011]进一步的,水泥窑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水泥窑、余热锅炉、预热器、分解炉、篦冷机的一种或多种。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热解气化装置为高温热解气化装置、中温热解气化装置或低温热解气化装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热解气化装置为间壁式热解气化装置或混合式热解气化装置。
[0014]一种协同水泥窑余热热解气化处理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S1.余热回收,水泥窑余热利用装置提供水泥窑的余热资源,所述余热资源作为热解气化装置以及干化脱水装置的热源,供热解气化装置以及干化脱水装置使用;
[0016]步骤S2.有机废弃物预处理,利用有机废弃物预处理装置对有机废弃物进行预处理;
[0017]步骤S3.机械脱水,将污泥和预处理后的有机废弃物送入机械脱水装置,利用机械脱水装置进行机械脱水,获得含水率为40%以上的混合污泥;
[0018]步骤S4.干化脱水,将经过机械脱水的混合污泥干化脱水,干化脱水处理的热源来自水泥窑余热利用装置;混合污泥脱水至含水率为5%-30%;
[0019]步骤S5.将含水率为5%-30%的干化污泥送入热解气化装置进行热解气化处理,得到热解渣和热解气。
[0020]进一步的,水泥窑余热利用装置提供的水泥窑的余热资源包括窑头烟气、窑尾烟
气、余热锅炉蒸汽、预热器烟气、分解炉烟气、窑尾烟室烟气、三次风烟气、窑头罩烟气、篦冷机烟气、回转窑筒体热量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废弃物包括餐厨及厨余垃圾、生物质、粪便、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进一步的,污泥包括污水处理厂的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的污泥。
[0023]进一步的,步骤s5.获得的热解渣作为水泥窑原料或肥料,热解气作为水泥窑燃料或水泥窑烟气脱硝还原剂。
[0024]进一步的,水泥窑的窑头烟气、窑尾烟气、余热锅炉蒸汽、回转窑筒体热量作为干化脱水的输入热源;水泥窑的三次风热量资源作为热解气化的输入热源。
[0025]进一步的,有机废弃物的预处理包括除盐除脂、分选分离、油水分离、有机质挤压研磨的一种或几种。
[0026]其中: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同水泥窑余热热解气化处理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预处理装置、水泥窑余热利用装置、机械脱水装置、干化脱水装置、热解气化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有机废弃物预处理装置,所述有机废弃物预处理装置用于对有机废弃物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有机废弃物同污泥送入所述机械脱水装置的污泥入口,所述机械脱水装置的混合污泥出口同干化脱水装置的污泥入口连接,经过脱水干化后的混合污泥进入热解气化装置,所述热解气化装置用于将干化脱水处理的混合污泥热解,所述干化脱水装置和热解气化装置的热源入口连接水泥窑余热利用装置的热源出口,所述水泥窑余热利用装置提供水泥窑的余热资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泥窑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水泥窑、余热锅炉、预热器、分解炉、篦冷机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解气化装置为高温热解气化装置、中温热解气化装置或低温热解气化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解气化装置为间壁式热解气化装置或混合式热解气化装置。5.一种协同水泥窑余热热解气化处理污泥及有机废弃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余热回收,水泥窑余热利用装置提供水泥窑的余热资源,所述余热资源作为热解气化装置以及干化脱水装置的热源,供热解气化装置以及干化脱水装置使用;步骤S2.有机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林程珩付艳辉佟道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