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3110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制冷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冷设备包括风道、制冷间室、导热隔板、换热装置、风机和第一进回风组件。换热装置用于向风道供冷。导热隔板设于风道和制冷间室之间,风机设于风道中。第一进回风组件用于控制风道与制冷间室相互连通或相互分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风道和制冷间室之间设置导热隔板,可实现冷空气在风道内对制冷间室进行降温,进而实现对制冷间室内湿度的灵活调节。调节。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
,具体而言,涉及制冷设备、控制方法、 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例如冰箱、冷柜的制冷设备为消费者的生活提供了极大 地便利。然而,相关技术中仍然存在的一项不足是,制冷设备无法对 制冷间室中的湿度环境进行有效地调节控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需要冷藏的食材种类日益增加。 食材存储最关键的两个条件为温度和湿度,而不同食材对储存条件的 要求也各不相同。生活中常见食材的最佳存储湿度范围为40%至85%, 温度范围为2℃至12℃。举例而言,水果类需要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 存储,以保证新鲜度及口感,而干果类则需要在低温低湿的环境下存 储,以避免发霉变质。相关技术中的风冷冰箱通常采用的翅片蒸发器作为制冷的换热 装置,这种换热装置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为制冷间室提供所需冷量。但 是由于翅片蒸发器具有较低的蒸发温度,且蒸发温度与制冷间室温度 的温差很大,导致换热装置在制冷过程中频繁起停来控制制冷间室温 度,造成了制冷间室温度的波动较大,不利于食材的存储。并且,当 采用翅片蒸发器来制冷时,制冷间室内的水分会凝结在蒸发器表面并 通过化霜排出箱外,造成了间室内部湿度的变化,影响食材的存储。相关技术中为了增加或者减少制冷间室内的湿度通常采用雾化 加湿器或者制冷送风除湿的技术方案。雾化加湿器对制冷间室进行加 湿时需要用户额外添加水进入制冷间室中,增加用户操作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8]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风道;制冷间室;导热隔板,导热隔板设于风道和制冷间室之间;换热装置, 换热装置用于向风道供冷;风机,风机设于风道中;第一进回风组件,第一 进回风组件用于控制风道与制冷间室相互连通或相互分隔。
[0009]本技术方案通过在风道和制冷间室之间设置导热隔板,由第一进回风组 件控制风道与制冷间室的相互连通或者分隔,使得风道中的冷空气在风机的 驱动下既可以单独在风道中循环,也可以在风道与制冷间室之间循环。当风 道与制冷间室分隔时,导热隔板
将风道内的冷量传输给制冷间室,避免冷空 气进入制冷间室而对制冷间室内的湿度产生影响,实现对制冷间室内湿度的 精准控制。当风道与制冷间室连通时,冷空气直接进入制冷间室,起到对制 冷间室除湿的作用,并提高制冷设备的制冷速率。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导热 隔板的设置,既能够保证良好的制冷速率和优异的制冷效果,亦可实现对制 冷间室内湿度的精准控制,以满足不同储藏物具有的不同湿度条件的储藏需 求。
[0010]另外,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 征: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进回风组件包括内出风口,风道和制冷间室适于 通过内出风口连通;内回风口,风道和制冷间室适于通过内回风口连通;第 一门体,第一门体在开启状态下避让内出风口,并在闭合状态下遮挡内出风 口;第二门体,第二门体在开启状态下避让内回风口,并在闭合状态下遮挡 内回风口。
[0012]本技术方案中,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在开启状态时分别避让内出风口和 内回风口,在闭合状态下遮挡内出风口和内回风口,实现风道与制冷间室之 间的分隔或者连通,其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并可降低制冷设备的生产成本。
[0013]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换热装置包括:冷端,冷端设于风道中;热端, 热端设于制冷设备的外部空间。
[0014]本技术方案中,换热装置的冷端设于风道中,可以直接将冷量传输给风 道中的空气,减少传输过程中的冷量损失。热端设于制冷设备的外部空间, 避免散发的热量影响被风道内的冷空气吸收而影响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节 约冷量资源。
[0015]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辅助加热装置,辅助加热装置用 于向制冷间室供应热量。
[0016]本技术方案中,当风道内冷空气的冷量过多时,导致制冷间室内的温度 低于设定值,辅助加热装置向制冷间室提供热量,避免制冷间室内的温度被 持续拉低或者始终停留在一个较低温度,实现了对制冷间室内温度的快速调 节,提高制冷设备的适用性。
[0017]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于制 冷间室中,用于检测制冷间室内部的温度。
[0018]本技术方案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制冷间室中,提高对制冷间室内部温度 检测的准确性。
[0019]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二进回风组件,第二进回风组件 用于控制风道与制冷设备的外部空间相互连通或相互分隔。
[0020]本技术方案中,第二进回风组件用于控制风道与制冷设备的外部空间相 互连通或相互分隔。当第二进回风组件将制冷设备与外部空间相互连通时, 外部新鲜空气夹带水蒸气进入风道中参与制冷循环,从而提高制冷间室内的 湿度。当第二进回风组件控制风道与制冷设备的外部空间相互分隔时,制冷 设备形成较为密闭的空间,减小冷量在循环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制冷设备的 制冷速率。
[0021]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进回风组件包括:外出风口,风道和制冷设备 的外部空间适于通过外出风口连通;外回风口,风道和制冷设备的外部空间 适于通过外回风口连通;第三门体,第三门体在开启状态下避让外出风口, 并在闭合状态下遮挡外出风口;第四门体,第四门体在开启状态下避让外回 风口,并在闭合状态下遮挡外回风口。
[0022]本技术方案中,第三门体和第四门体开启状态时分别避让外出风口和外 回风口,
在闭合状态下遮挡外出风口和外回风口,其结构简单,易于控制, 并可降低制冷设备的生产成本。
[0023]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内出风口设于内回风口的上部区域,风机设于内出 风口和内回风口之间,外出风口与内出风口相对设置,外回风口与内回风口 相对设置。
[0024]本技术方案中内出风口设于内回风口的上部区域,风机设于内出风口和 内回风口之间,风道内的冷空气在风机的驱动下由上至下地进入制冷间室内 部,并且利用冷空气的自重,由上至下地由制冷间室内部排出。外出风口和 外回风口的位置与内出风口和内回风口的位置相互对应,以利用同一个风机 分别驱动气体在风道与制冷间室之间流动和驱动气体在风道与外部环境之间 流动。
[0025]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设备还包括风道隔板,风道隔板设于风道中, 用于将风道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其中,换热装置用于向第一风道供 冷,风机驱动气体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流动。
[0026]本技术方案中风道隔板将风道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换热装置设 置在第一风道内,对第一风道内的空气提供冷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制冷间室;导热隔板,设于所述风道和所述制冷间室之间;换热装置,用于向所述风道供冷;风机,设于所述风道中;第一进回风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风道与所述制冷间室相互连通或相互分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回风组件包括:内出风口,所述风道和所述制冷间室适于通过所述内出风口连通;内回风口,所述风道和所述制冷间室适于通过所述内回风口连通;第一门体,所述第一门体在开启状态下避让所述内出风口,并在闭合状态下遮挡所述内出风口;第二门体,所述第二门体在开启状态下避让所述内回风口,并在闭合状态下遮挡所述内回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冷端,设于所述风道中;热端,设于所述制冷设备的外部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加热装置,用于向所述制冷间室供应热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制冷间室中,用于检测所述制冷间室内部的温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进回风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风道与所述制冷设备的外部空间相互连通或相互分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回风组件包括:外出风口,所述风道和所述制冷设备的外部空间适于通过所述外出风口连通;外回风口,所述风道和所述制冷设备的外部空间适于通过所述外回风口连通;第三门体,所述第三门体在开启状态下避让所述外出风口,并在闭合状态下遮挡所述外出风口;第四门体,所述第四门体在开启状态下避让所述外回风口,并在闭合状态下遮挡所述外回风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出风口设于所述内回风口的上部区域,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内出风口和所述内回风口之间,所述外出风口与所述内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外回风口与所述内回风口相对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道隔板,设于所述风道中,用于将所述风道分隔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其中,换热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风道供冷,所述风机驱动气体在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之间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门体,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之间。1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庆赫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