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的汽车转向系统油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305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汽车转向系统油,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抗氧剂0.1~10%,分散剂0.5~10%,极压抗磨剂0.1~0.5%,橡胶改进剂3~10%,抗泡剂0.01~0.2%,摩擦改进剂0.1~1%,余量为煤制基础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汽车转向系统油组合物,选择煤制基础油,同时优化配伍抗氧剂、分散剂、极压抗磨剂、橡胶改进剂、抗泡剂及摩擦改进剂,在汽车转向系统中,起到传递转向力和缓冲的作用,具有高效节能的特性,并能够显著减轻驾驶员用于转向的劳动强度,提升汽车转向系统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车转向系统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的汽车转向系统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汽车转向系统油。

技术介绍

[0002]汽车转向系统是控制汽车行驶路线和方向的重要装置,它直接影响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对于汽车转向系统,除了要求其工作安全可靠、操纵轻便、机动性好、高效节能外,还要求它能够在各种工况(例如直线行驶、正常转向、快速转向、原地转向等)下,根据不同的行驶速度和路面状况,提供最佳的路感。
[0003]汽车的转向系统一般包括:方向机、转向油泵、油壶、油管及管接头。方向机所需能量来源于转向油泵,转向油泵通过转向系统油来传递转向力,因此转向系统油的性能直接决定方向机的性能。如果转向油泵提供的工作压力和流量过低时,就会感到方向沉重或打不动;当转向油泵提供的工作压力和流量过高时(活门卡死),高压油会刺穿低压密封,造成转向机漏油;因此汽车的转向系统要求使用的转向系统油在各种工况环境下,要具有优异的黏温性能,极压抗磨性能、橡胶相容性能以及适合的摩擦性能。如果转向系统油中含有空气或泡沫,会产生噪声及助力效果不好的现象,因此转向系统油也需要有较好的抗泡沫性能,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油泥分散性能来满足长换油期的要求。
[0004]鉴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优异的黏温性能、抗氧化性能、油泥分散性能、极压抗磨性能、橡胶相容性能、抗泡沫性能、摩擦性能,并且高效节能适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的油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黏温性能、抗氧化性能、油泥分散性能、极压抗磨性能、橡胶相容性能、抗泡沫性能、摩擦性能、高效节能的汽车转向系统油。
[0006]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汽车转向系统油,其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0008][0009]优选地,所述汽车转向系统油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0010][0011]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辛基二苯胺、硫代氨基甲酸酯、甲苯三氮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2]进一步优选为甲苯三氮唑,所述甲苯三氮唑具有高温热稳定性优良,且与多种添加剂复配效果好的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金属防腐蚀性能。
[0013]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硼化丁二酰亚胺、双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丁二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4]进一步优选为聚异丁烯丁二酸酯,所述聚异丁烯丁二酸酯,不含金属元素,属于无灰型添加剂,低温和高温情况下,都具有优异的分散性能。
[0015]优选的,所述极压抗磨剂为硼酸钙、丁基异辛基磷酸十二胺盐、丁基三苯基硫代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6]进一步优选为丁基三苯基硫代磷酸酯,所述丁基三苯基硫代磷酸酯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磨性能,对黄色金属不腐蚀。
[0017]优选的,所述橡胶改进剂为2,2-乙烷基己基癸二酸酯、己二酸二辛脂、2,2-乙烷基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8]进一步优选为2,2-乙烷基邻苯二甲酸酯,所述2,2-乙烷基邻苯二甲酸酯能够改善转向系统由对橡胶的兼容性能,特别是采用煤制基础油调和的转向系统油,由于煤制基础油能够使橡胶密封件收缩,从而导致油品泄露,加入2,2-乙烷基邻苯二甲酸酯后,能够明显改善煤制基础油对橡胶密封件的收缩作用,保证转向系统密封件变形小,不造成油品泄露。
[0019]优选的,所述抗泡剂为聚硅氧烷、聚甲基硅油、丙烯酸辛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20]进一步优选为丙烯酸辛酯,所述丙烯酸辛酯具有优良的抗泡性能和空气释放性,消泡快速,抑泡持久。
[0021]优选的,所述摩擦改进剂是硫化植物油、氮硼酸酯、二烷基二硫代氨基钼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22]进一步优选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钼,所述二烷基二硫代氨基钼能有效的降低转向系统油与设备表面的摩擦,使汽车转向系统更高效,更节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
[0023]作为优选的组合方式,各组分的具体选择为:
[0024][0025][0026]或者,
[0027][0028]或者,
[0029][0030]作为优选的方案,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0031][0032]其中,所述抗氧剂为甲苯三氮唑,所述分散剂为聚异丁烯丁二酸酯,所述极压抗磨
剂为丁基三苯基硫代磷酸酯,所述橡胶改进剂为2,2-乙烷基邻苯二甲酸酯,所述抗泡剂为丙烯酸辛酯,所述摩擦改进剂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钼。
[0033]作为优选的实例,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0034][0035]或者,所述汽车转向系统油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0036][0037]或者,所述汽车转向系统油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0038][003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汽车转向系统油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在煤制基础油中依次加入抗氧剂、分散剂、极压抗磨剂、橡胶改进剂、抗泡剂、摩擦改进剂,在55~65℃搅拌4.5~5.5小时,即得。
[0040]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
[004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各种道路工况下,高效节能并提升汽车转向系统的操纵性和稳定性的转向系统油品。该转向系统油组合物,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具有优异的黏温性能、抗氧化性能、油泥分散性能、极压抗磨性能、橡胶相容性能、抗泡沫性能和摩擦性能,可显著减轻驾驶员用于转向的劳动强度,提升汽车转向系统的操纵性和稳定性,高效节能,特别适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的润滑密封与传递作功。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商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0043]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所述煤制基础油购自山西潞安集团;所述甲苯三氮唑和二烷基二硫代氨基钼购自范德比尔特公司;聚异丁烯丁二酸酯和丙烯酸辛酯购自路博润公司;丁基三苯基硫代磷酸酯购自巴斯夫公司;2,2-乙烷基邻苯二甲酸酯购自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其余各试剂均为常规市售。
[0044]实施例1
[0045]本实施例汽车转向系统油组合物的组成为:
[0046][0047][0048]按照用量将所述甲苯三氮唑、聚异丁烯丁二酸酯、丁基三苯基硫代磷酸酯、2,2-乙烷基邻苯二甲酸酯、丙烯酸辛酯、二烷基二硫代氨基钼依次加入煤制基础油中,在60℃下混和搅拌5小时,即得组合物。
[0049]实施例2
[0050]本实施例汽车转向系统油组合物的组成为:
[0051][0052]按照用量将所述辛基二苯胺、硼化丁二酰亚胺、硼酸钙、2,2-乙烷基己基癸二酸酯、聚硅氧烷、硫化植物油依次加入煤制基础油中,在55℃下混和搅拌5.5小时,即得组合物。
[0053]实施例3
[0054]本实施例汽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转向系统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转向系统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转向系统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辛基二苯胺、硫代氨基甲酸酯、甲苯三氮唑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苯三氮唑。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转向系统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硼化丁二酰亚胺、双丁二酰亚胺、聚异丁烯丁二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聚异丁烯丁二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转向系统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压抗磨剂选自硼酸钙、丁基异辛基磷酸十二胺盐、丁基三苯基硫代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丁基三苯基硫代磷酸酯。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转向系统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改进剂选自2,2-乙烷基己基癸二酸酯、己二酸二辛脂、2,2-乙烷基邻苯二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2,2-乙烷基邻苯二甲酸酯;和/或,所述抗泡剂选自聚硅氧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睿水琳刘卜瑜李永超桂砚楠焦玉萍张静如韦安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