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296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底座,具有收容空间;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的前端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连接;线缆,所述线缆的前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后端,所述线缆的后端伸出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线缆包括多根芯线,多根所述芯线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成型胶块,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包覆住所有所述芯线;上盖,固定于所述底座且压住所述成型胶块。上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利用成型胶块固定所有的芯线,且上盖将成型胶块压紧,避免线缆晃动,保证整个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还提出一种上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造方法。法。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此外还提出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小型八通道可插拔(QSFP Double Density,简称QSFP-DD)是一种更高双密度的可插拔连接器组件,其以上下各四通道的方式布置。
[0003]QSFP-DD连接器中,线缆的芯线焊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固定在屏蔽壳内。由于通道数较多,芯线在分线序及布线时操作不便影响生产效率,而利用线扣分线和布线时由于线扣的高度较大导致无法放入屏蔽壳内;此外芯线容易晃动,影响信号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QSFP-DD连接器分线序及布线时操作不便、芯线容易晃动的问题,提出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还提出一种该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造方法。
[0005]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底座,具有收容空间;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的前端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连接;线缆,所述线缆的前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后端,所述线缆的后端伸出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线缆包括多根芯线,多根所述芯线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成型胶块,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包覆住所有所述芯线;上盖,固定于所述底座且压住所述成型胶块。
[0006]上述线缆连接器组件,利用成型胶块固定所有的芯线,且上盖将成型胶块压紧,避免线缆晃动,保证整个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根所述芯线包括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的下、上表面的第一层芯线和第二层芯线,所述线缆上还设有将所述第一层芯线中各芯线分线序的第一线扣、将所述第二层芯线中各芯线分线序的第二线扣,其中在所述线缆的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线扣和所述第二线扣彼此错开,且沿各层芯线层叠的方向,第一层芯线的各芯线与第二层芯线中的各芯线彼此错开。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根所述芯线还包括第三层芯线,所述第三层芯线位于所述第一层芯线的背对所述第二层芯线的一侧,所述第三层芯线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芯线和所述第二层芯线中各包括六根芯线,所述第三层芯线位包括四根芯线。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底座外部的所述线缆上还套有热缩套管。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锁扣及解锁机构,所述锁扣及解锁机构包括解锁件及复位件,所述解锁件包括主体部、自所述主体部前端延伸而出的一对延伸臂,所述主体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延伸臂与所述底座的侧壁滑动配合,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延伸臂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复位件配置为提供使所述解锁件朝向所述电
路板的前端方向运动的弹性力。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固定连接的拉带,所述拉带套设于所述线缆,所述拉带的末端还连接有拉环。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为弹簧。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通过铆钉固定连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线焊接在所述电路板上。
[0016]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将各所述芯线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通过注射成型形成所述包覆住所有所述芯线的成型胶块;将与所述线缆电连接的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底座的收容空间内;将所述上盖固定至所述底座且压住所述成型胶块。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爆炸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电路板与线缆的立体组装图。
[0020]图4为图3所示组装体的侧视图。
[0021]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电路板与线缆的立体组装图。
[0022]图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0023]100、线缆连接器组件;10、底座;110、底壁;120、侧壁;121、定位块;122、固定孔;20、电路板;201、凹口;210、下表面;220、上表面;230、导电片;30、线缆;310、绝缘壳;320、芯线;321、导电介质;322、绝缘层;330、第一层芯线;340、第二层芯线;350、第三层芯线;360、第一线扣;370、第二线扣;380、热缩套管;390、成型胶块;40、上盖;410、通孔;50、固定件;60、锁扣及解锁机构;610、解锁件;611、主体部;612、延伸臂;613、斜面;614、凸片;615、拉带;616、拉环;620、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具有收容空间;电路板,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的前端用于与一对接连接器连接;线缆,所述线缆的前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后端,所述线缆的后端伸出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线缆包括多根芯线,多根所述芯线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成型胶块,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包覆住所有所述芯线;上盖,固定于所述底座且压住所述成型胶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芯线包括分别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的下、上表面的第一层芯线和第二层芯线,所述线缆上还设有将所述第一层芯线中各芯线分线序的第一线扣、将所述第二层芯线中各芯线分线序的第二线扣,其中在所述线缆的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线扣和所述第二线扣彼此错开,且沿各层芯线层叠的方向,第一层芯线的各芯线与第二层芯线中的各芯线彼此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芯线还包括第三层芯线,所述第三层芯线位于所述第一层芯线的背对所述第二层芯线的一侧,所述第三层芯线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芯线包括四层芯线,其中三层芯线均电连接至电路板的上表面,另一层芯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星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兆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