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使用的胆囊牵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82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腹腔镜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腹腔镜下使用的胆囊牵拉器,包括套杆组件,套杆组件包括固定套管及设置于固定套管内腔中的内拉杆;固定套管的轴向一端设置手柄组件,固定套管的轴向另一端设置抓钳组件,所述抓钳组件与手柄组件通过内拉杆相连接,以实现对抓钳组件开口大小的调节;固定套管内腔中还设置有能够轴向移动的穿刺吸引组件;所述固定套管的外表面还设置外固定组件,以实现对套杆组件的支撑。该牵拉器能够方便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对胆囊进行可靠定位及胆囊穿刺减压。及胆囊穿刺减压。及胆囊穿刺减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腔镜下使用的胆囊牵拉器


[0001]本技术属于腹腔镜手术器械
,涉及一种腹腔镜下使用的胆囊牵拉器。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它通过在腹部不同部位做数个5

12毫米的小切口,从切口插入摄像头和各种特殊的手术器械,将插入腹腔内的摄像头所拍摄的腹腔内各脏器的图像传输到电视屏幕上,术者通过观察图像,在体外进行操作来完成手术。其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阶段腔镜技术技巧日趋完善,腔镜器械不断改进,逐渐将腹腔镜带入越来越多外科领域。在肝胆外科,各类肝胆脾胰手术现阶段几乎都可以在腹腔镜下开展。
[0003]胆囊呈梨状,位于肝右叶下面胆囊窝内,借结缔组织附于肝脏,具有浓缩和储存胆汁的作用。正常胆囊长约5

8cm,宽3

5cm,容积约为40

60ml,可分为底、体、颈、管四部分。底部为盲端,向左上方延伸为体部,体部向前上方弯曲变窄形成胆囊颈,颈部连与胆囊管,胆囊颈膨出的后壁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囊,称为Hartmann袋,胆囊结石常嵌顿于此处。胆囊与肝脏之间存在一个特殊的区域,由胆囊管、肝总管及肝脏下缘构成,称为胆囊三角,其内有胆囊动脉穿行,是胆道手术易发生误伤的区域。
[0004]当前经典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首先在脐上缘做一长约1 cm手术切口(观察孔)创造气腹,调节气腹压力,经脐孔放入腹腔镜,同时分在剑突下做一长约1 cm手术切口(主操作孔)作为主操作孔,右肋下缘锁骨中线(副操作孔)及腋前线(辅助孔)分别做一长约0.5 cm手术切口,分别于各个切口置入手术器械及Trocar穿刺器。辅助孔内置入抓钳,用于抓取和提拉胆囊,主操作孔进入分离钳或电凝钩分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
[0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使用抓钳常遇到以下问题:1.上述手术通常需要3位临床医师同时进行。主刀主要使用的是主操作孔和副操作孔。扶镜手使用观察孔,助手使用的是辅助孔,利用抓钳工具抓取和提拉胆囊,协助主刀将胆囊三角暴露出来。在实际操作中,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操作均围绕胆囊三角进行,助手需要调整的过程不多。即手术中,只需要助手将胆囊抓好后,保持住位置即可。2.急性胆囊炎时,胆囊表面张力大且常常伴明显渗出,抓钳抓取胆囊时常常易滑脱,不仅影响胆囊三角的暴露和手术进程。3.对于张力很大的颈部结石嵌顿的急性期胆囊,我们在手术时,需要将胆囊先行穿刺减压,然后再行胆囊切除术。这时候直接电凝钩烫开胆囊,让脓性胆汁流出,再行吸引器吸出。这种操作存在引起腹腔感染甚至脓肿可能,因此胆囊减压的患者常常术后放置一根橡胶引流管,用于及时引出积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腹腔镜下使用的胆囊牵拉器,该牵拉器能够方便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对胆囊进行可靠定位及胆囊穿刺减压。
[0007]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腹腔镜下使用的胆囊牵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杆组件,套杆组件包括固定套管及设置于固定套管内腔中的内拉杆;
[0008]固定套管的轴向一端设置手柄组件,固定套管的轴向另一端设置抓钳组件,所述抓钳组件与手柄组件通过内拉杆相连接,以实现对抓钳组件开口大小的调节;
[0009]固定套管内腔中还设置有能够轴向移动的穿刺吸引组件;
[0010]所述固定套管的外表面还设置外固定组件,以实现对套杆组件的支撑。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组件包括固定手柄,固定手柄与固定套管固定连接,固定手柄上铰接移动手柄,移动手柄与内拉杆通过传动系统相连动。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手柄上设置带齿锁扣,移动手柄上设置有与带齿锁扣相配合的锁槽部。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吸引组件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轴向一端通过固定环连接穿刺针,引流管的轴向另一端与固定套管上设置的吸引连接座上设置的吸引器口相连接,引流管上设置滑动手柄,固定套管上设置有条形开口槽,以便于滑动手柄能够在条形开口槽中轴向移动。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吸引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固定套管上的刻度尺。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钳组件包括两个分别铰接于固定套管轴向端部并能进行开合调节的抓钳柄,每个所述抓钳柄的工作面分别均布设置多个咬齿及多个钩齿;
[0016]固定套管的内腔设置T型管,T型管的轴向一端与内拉杆固定连接,T型管的轴向另一端铰接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与相应的抓钳柄相连接。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固定组件包括旋转套管,旋转套管套设于固定套管上,旋转套管的轴向一端通过销钉连接活动夹,销钉上套设扭簧,扭簧的两个扭臂分别顶紧于活动夹、旋转套管上,活动夹的夹紧部夹紧于固定套管表面,活动夹的夹紧部一体连接手柄;旋转套管的轴向另一端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多个滑轮装置,每个所述滑轮装置分别转动连接活动支架。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支架为伸缩支架。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轮装置包括一体连接于活动支架端部的两个支架耳部,两个支架耳部上支撑连接滑轮杆,滑轮杆对应于支架耳部的外侧杆体上分别转动设置一个滑轮,滑轮杆上对应于两个支架耳部之间的杆体上套设第二弹簧,滑轮杆的轴向外端连接按钮。
[002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产品结构简单、合理巧妙,在临床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可有效减少手术医生的数量;抓钳组件上的咬齿和钩齿能够有效避免抓取时,胆囊滑脱;在对胆囊稳固抓取后,能够对胆囊进行方便快捷的穿刺减压操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去掉手柄组件后的俯视图。
[0023]图3为移动夹的俯视图。
[0024]图4为外固定组件与固定套管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中活动支架展开并伸出后的示意图。
[0026]图6为滑轮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7]图7为滑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图1~7中,包括抓钳组件10、抓钳柄11、咬齿12、钩齿13、T型管14、第一弹簧15、套杆组件20、固定套管21、内拉杆22、穿刺吸引组件30、穿刺针31、滑动手柄32、引流管33、吸引器口34、吸引座35、固定环36、刻度尺37、手柄组件40、固定手柄41、移动手柄42、带齿锁扣43、传动系统44、外固定组件50、旋转套管51、活动夹52、滑轮装置53、滑轮杆53

1、滑轮53

2、支架耳部53

3、按钮53

4、第二弹簧53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下使用的胆囊牵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杆组件(20),套杆组件(20)包括固定套管(21)及设置于固定套管(21)内腔中的内拉杆(22);固定套管(21)的轴向一端设置手柄组件(40),固定套管(21)的轴向另一端设置抓钳组件(10),所述抓钳组件(10)与手柄组件(40)通过内拉杆(22)相连接,以实现对抓钳组件(10)开口大小的调节;固定套管(21)内腔中还设置有能够轴向移动的穿刺吸引组件(30);所述固定套管(21)的外表面还设置外固定组件(50),以实现对套杆组件(20)的支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使用的胆囊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40)包括固定手柄(41),固定手柄(41)与固定套管(21)固定连接,固定手柄(41)上铰接移动手柄(42),移动手柄(42)与内拉杆(22)通过传动系统(44)相连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下使用的胆囊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柄(41)上设置带齿锁扣(43),移动手柄(42)上设置有与带齿锁扣(43)相配合的锁槽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使用的胆囊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吸引组件(30)包括引流管(33),引流管(33)的轴向一端通过固定环(36)连接穿刺针(31),引流管(33)的轴向另一端与固定套管(21)上设置的吸引连接座(35)上设置的吸引器口(34)相连接,引流管(33)上设置滑动手柄(32),固定套管(21)上设置有条形开口槽,以便于滑动手柄(32)能够在条形开口槽中轴向移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腔镜下使用的胆囊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吸引组件(30)还包括设置于固定套管(21)上的刻度尺(37)。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使用的胆囊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钳组件(10)包括两个分别铰接于固定套管(21)轴向端部并能进行开合调节的抓钳柄(11),每个所述抓钳柄(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周永平谢静静华志元戴途徐文静闫勇胡承熙渠辉恒邓凯元陈义钢夏加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