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新明专利>正文

一种下肢投照多功能辅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81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肢投照多功能辅助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顶部设有条形开口,第一支架的内部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插槽和齿轮板,插槽的两侧设有转轴,插槽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的内部,转轴的底部设有齿轮轴,齿轮轴与齿轮板啮合连接,齿轮板固定在第一支架的内壁,齿轮轴远离插槽的一端设有旋转把手,旋转把手通过旋转孔设于第一支架的外部;第二支架的顶部为透明面板,第二支架的侧面设有抽拉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踝关节、足部站立位X光摄影辅助架,主要用于踝关节、足部站立位摄影,辅助诊断扁平足、高足弓、马蹄内翻足等先天性疾病,以及踝关节内外翻、骨关节炎等后天性疾患。骨关节炎等后天性疾患。骨关节炎等后天性疾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投照多功能辅助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下肢投照多功能辅助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对足踝部进行数字X线摄影检查时,在非负重情况下,踝与后足骨关节的关系,与正常负重情况下完全不同。X线是应用最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足踝X线摄影中踝关节应力位、全足负重位、后足轴位、后足力线位等负重功能位X线摄影临床意义显著,但是足踝部的疾患,往往是复合型的病变,传统的X线拍摄方式体位较受限制,难以多方位展示病变,也未能准确地显示足弓的受力状态。因此本技术设计一种下肢投照多功能辅助架,大大地提高了足踝疾患的检出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肢投照多功能辅助架,其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0004]一种下肢投照多功能辅助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组合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设有条形开口,所述第一支架的内部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插槽和齿轮板,所述插槽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插槽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内部,所述转轴的底部设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与所述齿轮板啮合连接,所述齿轮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内壁,所述齿轮轴远离所述插槽的一端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通过旋转孔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外部,所述旋转孔与所述齿轮轴的转动方向相互匹配;
[0005]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为透明面板,所述第二支架的侧面设有抽拉槽,所述抽拉槽的外部设有抽拉把手。
[0006]作为优选的,所述条形开口与所述插槽配合使用。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插槽用于放置平板探测器,所述插槽和所述条形开口的宽度均大于平板探测器的厚度。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抽拉槽用于放置平板探测器,所述抽拉槽的尺寸与平板探测器的尺寸相匹配。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旋转孔上设有角度刻度线,所述旋转把手的旋转角度范围为

20
°
至 30
°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整体长度为80cm、宽度为51.5cm,所述第一支架高度为47cm,所述第二支架高度为24cm。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为踝关节、足部站立位X光摄影辅助架,主要用于踝关节、足部站立位摄影,辅助诊断扁平足、高足弓、马蹄内翻足等先天性疾病,以及踝关节内外翻、骨关节炎等后天性疾患。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旋转装置立体图一;
[0016]图3为旋转装置立体图二;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8]1‑
第一支架、2

第二支架、3

条形开口、4

插槽、5

齿轮板、6

转轴、7

齿轮轴、8

旋转把手、9

旋转孔、10

透明面板、11

抽拉槽、12

抽拉把手、13

吊环、14

平板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0]如附图所示,一种下肢投照多功能辅助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组合呈“L”形,第一支架1的顶部设有条形开口3,第一支架1的内部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插槽4和齿轮板5,插槽4的两侧设有转轴6,插槽4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1的内部,转轴6的底部设有齿轮轴7,齿轮轴7与齿轮板5啮合连接,齿轮板5固定在第一支架1的内壁,齿轮轴7远离插槽4的一端设有旋转把手8,旋转把手8通过旋转孔9设于第一支架1的外部,旋转孔9与齿轮轴7的转动方向相互匹配;
[0021]第二支架2的顶部为透明面板10,第二支架2的侧面设有抽拉槽11,抽拉槽11的外部设有抽拉把手12。
[0022]条形开口3与插槽4配合使用。
[0023]插槽4用于放置平板探测器,插槽4和条形开口3的宽度均大于平板探测器14的厚度。
[0024]抽拉槽11用于放置平板探测器14,抽拉槽的尺寸与平板探测器14的尺寸相匹配。
[0025]第一支架1的侧面还设有吊环13。
[0026]旋转孔9上设有角度刻度线,旋转把手8的旋转角度范围为

20
°
至30
°

[0027]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整体长度为80cm、宽度为51.5cm,第一支架1高度为47cm,第二支架2高度为24cm。
[0028]使用时,将平板探测器14(平板探测器为现有产品,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通过条形开口3放置在插槽4中,并通过旋转把手8调节插槽4的转动角度,可使平板探测器的转动幅度达到50
°
,患者脚踩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可拍摄不同部位;将平板探测器14放在抽拉槽11中,可避免被检查者直接站立于平板探测器上而压坏贵重设备。
[0029]本技术为踝关节、足部站立位X光摄影辅助架,主要用于踝关节、足部站立位摄影,辅助诊断扁平足、高足弓、马蹄内翻足等先天性疾病,以及踝关节内外翻、骨关节炎等
后天性疾患。
[0030]能辅助拍摄的体位包括:踝关节、足部站立正侧位、足斜位、跟骨站立侧轴位、后足力线(Saltzman)位、足籽骨轴位等,利用此支架,基本可完成所有足部及踝部的投照体位。
[0031]可辅助投照双下肢全长,对膝关节内、外翻、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过伸有诊断价值;可支持插槽内平板探测器能在

20
°
至30
°
范围内摆动,能最大限度贴近患肢,避免影像失真;减少立位滤线器使用,减少被检查者辐射剂量。作为辅助增高架,弥补X光球管悬臂不能延伸至地面的长度不足;除了使用于足踝的投照,平板探测器旋转角度的功能还可以辅助膝关节Rosenberg摄片法,于膝关节负重状态下评价软骨变性导致的关节间隙变化。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专利的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投照多功能辅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组合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1)的顶部设有条形开口(3),所述第一支架(1)的内部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插槽(4)和齿轮板(5),所述插槽(4)的两侧设有转轴(6),所述插槽(4)通过所述转轴(6)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内部,所述转轴(6)的底部设有齿轮轴(7),所述齿轮轴(7)与所述齿轮板(5)啮合连接,所述齿轮板(5)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1)的内壁,所述齿轮轴(7)远离所述插槽(4)的一端设有旋转把手(8),所述旋转把手(8)通过旋转孔(9)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的外部,所述旋转孔(9)与所述齿轮轴(7)的转动方向相互匹配;所述第二支架(2)的顶部为透明面板(10),所述第二支架(2)的侧面设有抽拉槽(11),所述抽拉槽(11)的外部设有抽拉把手(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投照多功能辅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开口(3)与所述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新明黄强庄志雄马光俊丁镜波钟慧欧忠耿吴成文曹欣荔施汉东
申请(专利权)人:许新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