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272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括壳体、第一电极组件、连接于第一电极组件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第二电极组件、连接于第二电极组件的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设于壳体中。第一负极耳与第二负极耳电连接并形成电连接部,电连接部自壳体的第一端部伸出。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分别从第一端部伸出。本申请还公开了装载有上述电池的用电装置,上述电池既能提升充电速度,又能提升电池容量。升电池容量。升电池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池充电速度和容量的需求越来越高。高倍率充电可以实现快速充电,但是受电极材料和扩散速度的限制,可以高倍率充电的电池能量密度低,如果要提升容量,需要增大电池的体积,导致电子设备的体积增大,不符合用户轻薄化的需求。而能量密度高的电池只能低倍率充电,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和装载有该电池的用电装置,既能提升充电速度,又能提升电池容量。
[000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第一电极组件、连接于第一电极组件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第二电极组件、连接于第二电极组件的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设于壳体中。第一负极耳与第二负极耳电连接并形成电连接部,电连接部自壳体的第一端部伸出。第一正极耳和第二正极耳分别从第一端部伸出。
[0005]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的技术效果:通过电连接部作为第一电极组件与第二电极组件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括:壳体;第一电极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第二电极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负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耳电连接并形成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自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部伸出,所述第一正极耳和所述第二正极耳分别从所述第一端部伸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充电倍率高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充电倍率,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能量密度高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能量密度,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充电倍率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充电倍率的比值D的范围为1<D≤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二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空间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正极耳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所述第二正极耳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所述电连接部同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厚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堆叠设置。6.一种电池,包括:壳体;第一电极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第二电极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晨阳何永伟刘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