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肥降解搅拌装置及包含它的堆肥反应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265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肥降解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和搅拌叶;搅拌叶设在搅拌棒上,且搅拌叶有自搅拌棒底部起、沿搅拌棒高度方向设置的两层以上;每层搅拌叶有两片以上的叶片,叶片沿长度方向为波浪结构或螺旋结构,叶片上分布有网孔;同一层搅拌叶的相邻两叶片之间设有一圈以上的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为圆弧状,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同一层相邻两叶片连接;第一加强筋的截面呈从中间到两端逐渐渐缩的枣核形;搅拌棒、搅拌叶和第一加强筋均由不锈钢材质制备。上述装置可以对堆肥实现充分搅拌,保证微生物与试验材料充分接触,防止了材料的板结,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和搅拌效率,且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耐腐蚀强,不影响试验结果。结果。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肥降解搅拌装置及包含它的堆肥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堆肥降解搅拌装置及包含它的堆肥反应釜,属于堆肥降解


技术介绍

[0002]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中,新材料也被列为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之一。其中,江苏省面向资源再生的绿色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行业,在国家“绿色发展观”、江苏省“限塑令”等相关政策下迎来了飞速发展。目前,江苏省内以生物基可降解原料生产各种制品的公司有数百家,主要分布在南京、苏州、常州、宿迁等地,可降解原料年产能200万吨以上,共混型原料年产能1000万吨以上。在新材料与节能环保产业政策驱动下,未来几年有望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0003]可降解材料产业属于新兴行业,发展非常迅速,由于其生产成本高,一些商家利用普通的塑料制品与可降解型塑料制品的外观相似的特性,虚假宣传,以假乱真,加重了“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制约了降解材料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0004]可降解性能的检测与认证是判断可降解材料产品是否合规的关键手段。可降解性能的检测为在受控的堆肥条件下,通过测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来确定材料的降解性,检测过程中,为了防止板结,保证微生物与试验材料充分接触,需要对堆肥容器内物料进行搅拌,现有的搅拌装置难以确保搅拌的堆肥材料搅拌的均匀性和搅拌的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堆肥降解搅拌装置及包含它的堆肥反应釜,可用于堆肥搅拌,可以满足堆肥均匀性和搅拌强度的要求,耐腐蚀性强,结构简单,方便改造。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堆肥降解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和搅拌叶;搅拌叶设在搅拌棒上,且搅拌叶有自搅拌棒底部起、沿搅拌棒高度方向设置的两层以上;每层搅拌叶有两片以上的叶片,叶片沿长度方向为波浪结构或螺旋结构,叶片上分布有网孔;同一层搅拌叶的相邻两叶片之间设有一圈以上的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为圆弧状,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同一层相邻两叶片连接;第一加强筋的截面呈从中间到两端逐渐渐缩的枣核形;搅拌棒、搅拌叶和第一加强筋均由不锈钢材质制备。
[0008]搅拌叶有自搅拌棒底部起、沿搅拌棒高度方向设置的两层以上,指搅拌叶有两层以上、且自搅拌棒底部起开始设置,也即最底层的搅拌叶位于搅拌棒底部;搅拌叶有沿搅拌棒高度方向设置的两层以上,可以对堆肥实现充分搅拌,保证微生物与试验材料充分接触;叶片沿长度方向为波浪结构或螺旋结构,增大了搅拌面积,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和搅拌效率;叶片上分布有网孔,促进了物料的流动,增强了分散的效果;第一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搅拌的强度,第一加强筋的截面呈从中间到两端逐渐渐缩的枣核形,在增强搅拌强度的同时,增强了对物料的剪切分散,减少了搅拌阻力;搅拌棒、搅拌叶和第一加强筋均由不锈钢
材质制备,耐高温耐腐蚀,且不影响试验结果。
[0009]为了进一步提高搅拌强度和搅拌效果,相邻两层搅拌叶的叶片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相邻两层对应的两叶片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截面呈从中间到两端逐渐渐缩的枣核形。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层对应的两叶片。第二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搅拌的强度,且通过第二加强筋的截面形状的设计,增强了对物料的剪切分散,减少了搅拌阻力。
[0010]本申请第一、第二加强筋的截面,指沿与第一、第二加强筋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切割第一、第二加强筋所形成的截面。
[0011]优选,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层搅拌叶对应两叶片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0012]为了确保搅拌强度,优选,同一层搅拌叶的相邻两叶片之间设有两圈第一加强筋、分别为内圈第一加强筋和外圈第一加强筋,内圈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叶片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外圈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叶片长度方向的末端。
[0013]为了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优选,搅拌叶上的网孔大小为3~8mm。
[0014]为了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搅拌叶的宽度方向与水平面呈30~60
°
夹角。这可增强剪切分散效果。搅拌叶的宽度方向指与搅拌叶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0015]为了确保搅拌效果,优选,搅拌叶沿长度方向为波浪结构。
[0016]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散效果,相邻两层搅拌叶的叶片呈交错分布。
[0017]作为其中一种实现方案,每层搅拌叶有三片以上的搅拌叶。
[0018]一种堆肥反应釜,包括上述的堆肥降解搅拌装置,还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有盖体,堆肥降解搅拌装置位于罐体内,盖体外侧顶部中央设有驱动搅拌棒转动的电机。
[0019]电机的电连接、开关控制和转速控制等均参照现有技术,本申请对此并无特别改进,因此不再赘述。
[0020]上述堆肥反应釜,结构简单,但实效性很强,不仅工作效率高,且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0021]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0022]本技术堆肥降解搅拌装置,可以对堆肥实现充分搅拌,保证微生物与试验材料充分接触,防止了材料的板结;叶片沿长度方向为波浪结构或螺旋结构,增大了搅拌面积,提高了搅拌的均匀性和搅拌效率;叶片上分布有网孔,促进了物料的流动,增强了分散的效果;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搅拌的强度,增强了对物料的分散,通过特定形状的设计减少了搅拌阻力;装置由不锈钢材质制备,耐高温耐腐蚀,且不影响试验结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堆肥降解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只显示了一层搅拌叶);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第一加强筋的截面放大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堆肥降解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堆肥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6中堆肥降解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只显示了一层
搅拌叶);
[0028]图中,1为搅拌棒。2为叶片,21为网孔,3为内圈第一加强筋,4为外圈第一加强筋,5为第二加强筋,6为罐体,7为盖体,8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30]本申请“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方位词为基于附图所示或使用状态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所示,一种堆肥降解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棒和搅拌叶;搅拌叶设在搅拌棒上,且搅拌叶有自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肥降解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棒和搅拌叶;搅拌叶设在搅拌棒上,且搅拌叶有自搅拌棒底部起、沿搅拌棒高度方向设置的两层以上;每层搅拌叶有两片以上的叶片,叶片沿长度方向为波浪结构或螺旋结构,叶片上分布有网孔;同一层搅拌叶的相邻两叶片之间设有一圈以上的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为圆弧状,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同一层相邻两叶片连接;第一加强筋的截面呈从中间到两端逐渐渐缩的枣核形;搅拌棒、搅拌叶和第一加强筋均由不锈钢材质制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肥降解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搅拌叶的叶片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相邻两层对应的两叶片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截面呈从中间到两端逐渐渐缩的枣核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堆肥降解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层搅拌叶对应两叶片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4.如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堆肥降解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层搅拌叶的相邻两叶片之间设有两圈第一加强筋、分别为内圈第一加强筋和外圈第一加强筋,内圈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叶片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张驰王浩杰庄棪葛冰洋朱南周骏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