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265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包括堆肥容器、冷凝装置、Y形接管、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和走气管路;堆肥容器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盖体;肥容器内侧中部以下设有隔离网、将堆肥容器内侧分割为上下两层,隔离网底部的堆肥容器内设有储水盘;第一回流管一端与堆肥容器的顶部连通、另一端与冷凝装置的进料口连通;Y形接管的单管路与冷凝装置的出料口对接连通,Y形接管的两分支管路分别与走气管路和第二回流管连通;第二回流管还穿过堆肥容器侧壁伸入储水盘中。上述装置,将好氧堆肥产生的水汽经过冷凝后回流进入储水盘,节约了用水,方便了操作,简化了装置;实现了堆肥和补水的连续性一锅法试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和准确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属于生物降解测试


技术介绍

[0002]可降解材料产业属于新兴行业,发展非常迅速,由于其生产成本高,一些商家利用普通的塑料制品与可降解型塑料制品的外观相似的特性,虚假宣传,以假乱真,加重了“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也制约了降解材料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0003]可降解性能的检测与认证是判断可降解材料产品是否合规的关键手段。可降解性能试验实际就是一个好氧堆肥过程,好氧堆肥是在通气条件好,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好氧菌对废物进行吸收、氧化以及分解的过程。好氧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合成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产生出更多生物体。因此在试验过程中需要不断通气,以保证堆肥容器中氧气含量,然后通过计量堆肥过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来评价材料的降解性能,而在气体排出的过程中会带走堆肥中大部分的水份,需要经常性的补水,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可将回流产生的水汽回流到堆肥容器内,方便了补水,简化了操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包括堆肥容器、冷凝装置、Y形接管、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和走气管路;堆肥容器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盖体;肥容器内侧中部以下设有隔离网、将堆肥容器内侧分割为上下两层,隔离网底部的堆肥容器内设有储水盘;第一回流管一端与堆肥容器的顶部连通、另一端与冷凝装置的进料口连通;Y形接管一端为单管路、另一端分支为双管路,Y形接管的双管路分别为气管和水管;Y形接管的单管路与冷凝装置的出料口对接连通,Y形接管的气管与走气管路的一端连通,Y形接管的水管与第二回流管的一端连通,其中,Y形接管的气管在上、水管在下;第二回流管的另一端穿过堆肥容器侧壁伸入储水盘中。
[0007]堆肥容器用于好氧堆肥,好氧堆肥产生的气体经过冷凝装置后,水汽被冷凝为水,回流到堆肥容器内的储水盘中,而没有被冷凝的气体则被走气管路送去进行二氧化碳的的检测。
[0008]经检测,采用上述装置,90%以上的水汽会被冷凝回流到储水盘中,节约了用水,方便了操作。
[0009]储水盘用于承接回流产生的水,经实践,在检测前可在储水盘中加入水,再加上回流水,可满足整个检测过程所需的水汽,无需在检测过程中补水;通过储水盘内水的蒸发,
在堆肥容器内形成饱和蒸汽水,满足堆肥容器内所需水汽;隔离网的设置,用于堆肥物料的承载,这样不但便于将储水盘放置在堆肥容器堆肥物料下方,实现对堆肥环境的补水,也便于实现从堆肥物料下方进气,提高氧气与堆肥物料的接触程度;Y形接管的设置,便于将冷凝产生的气体和液体进行分离,Y形接管的气管在上、水管在下,这样冷凝产生的水顺着第二回流管进入储水盘中,而冷凝后的气体则通过走气管路送去进行二氧化碳的检测。
[0010]第二回流管的另一端,指第二回流管不与Y形接管的水管连通的一端。
[0011]本申请连通为连接并想通。
[0012]为了便于生物降解测试,上述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还包括CO2吸收装置,走气管路的另一端伸入CO2吸收装置内。这样可通过检测CO2吸收装置中的碳酸根的生产量来计算走气管路所排出气体中的CO2量。
[0013]走气管路的另一端,指走气管路不与Y形接管连通的气路连通的一端。
[0014]上述CO2吸收装置内设有碱性溶液,走气管路的另一端伸入CO2吸收装置内的碱性溶液中。上述碱性溶液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等。
[0015]好氧堆肥过程中会产生氨气,进而污染周围环境,为了保护周围环境,上述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还包括氨气吸收装置,走气管路包括第一走气管路和第二走气管路,第一走气管路一端与Y形接管的气管连通、另一端伸入氨气吸收装置中,第二走气管路一端与氨气吸收装置的顶部连通、另一端伸入CO2吸收装置内的碱性溶液中。这样可将产生的氨气被氨气吸收装置吸收,以保护周围环境。
[0016]上述氨气吸收装置内设有酸性溶液,第一走气管路的另一端伸入氨气吸收装置内的酸性溶液中。酸性溶液可以硫酸等。
[0017]为了便于冷凝水的顺利回流,冷凝装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90
°
,且冷凝装置的进料口高于出料口。
[0018]为了防止水体逆流,第二回流管上设有止逆阀。这样水只能顺着第二回流管流向储水盘,而不会逆流。
[0019]为了避免堆肥物料落入隔离网底部,隔离网上网孔孔径小于40目。生物降解测试时,堆肥物料粒径通常为40目,隔离网上网孔孔径应小于堆肥物料粒径。
[0020]为了便于使用,堆肥容器由螺纹连接的上筒体和下筒体拼接而成,隔离网设在上筒体内侧底部。这样便于使用后的清洗,也便于使用前储水盘中的加水。
[0021]为了提高堆肥物料与氧气的接触程度,上述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还包括进气管和进气泵,进气管一端与进气泵出口连通、另一端穿过堆肥容器侧壁伸入隔离网下方。这样实现了气体的下进上出,提高了检测效率。
[0022]为了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上述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还包括CO2净化罐, CO2净化罐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一端连接进气泵、另一端伸入CO2净化罐内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第二进气管一端与CO2净化罐顶部连通、另一端穿过堆肥容器侧壁伸入隔离网下方。这样便于将进气中的CO2去除,进而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0023]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0024]本技术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好氧堆肥产生的水汽经过冷凝后回流进入储水盘,节约了用水,方便了操作,简化了装置;实现了堆肥和补水的连续性一锅法试
验;结构简单,实效性强,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方便了CO2的统计;保护了周围环境;实现了气体的下进上出,提高了气体与物料的接触程度,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为堆肥容器,101为上筒体,102为下筒体,2为冷凝装置,3为Y形接管, 4为第一回流管,5为第二回流管,6为走气管路,601为第一走气管路,602为第二走气管路,7为隔离网,8为储水盘,9为CO2吸收装置,10为氨气吸收装置,11为进气泵, 12为CO2净化罐,13为第一进气管,14为第二进气管,15为止逆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堆肥容器、冷凝装置、Y形接管、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和走气管路;堆肥容器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盖体;肥容器内侧中部以下设有隔离网、将堆肥容器内侧分割为上下两层,隔离网底部的堆肥容器内设有储水盘;第一回流管一端与堆肥容器的顶部连通、另一端与冷凝装置的进料口连通;Y形接管一端为单管路、另一端分支为双管路,Y形接管的双管路分别为气管和水管;Y形接管的单管路与冷凝装置的出料口对接连通,Y形接管的气管与走气管路的一端连通,Y形接管的水管与第二回流管的一端连通,其中,Y形接管的气管在上、水管在下;第二回流管的另一端穿过堆肥容器侧壁伸入储水盘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O2吸收装置,走气管路的另一端伸入CO2吸收装置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CO2吸收装置内设有碱性溶液,走气管路的另一端伸入CO2吸收装置内的碱性溶液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降解测试用回流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氨气吸收装置,走气管路包括第一走气管路和第二走气管路,第一走气管路一端与Y形接管的气管连通、另一端伸入氨气吸收装置中,第二走气管路一端与氨气吸收装置的顶部连通、另一端伸入CO2吸收装置内的碱性溶液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棪张驰王浩杰葛冰洋王丹周骏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