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病害生防用滴灌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241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在棉花种植技术领域的一种棉花病害生防用滴灌杀菌装置,通过设置的滴灌机构,可根据药液的药效作用选择性地将其喷施在棉花叶芉表面或根系处,使药物直达起效部位,减少传递过程中药物的损耗,同时便于对病株及其周围的土壤进行土壤处理,无需翻耕棉花种植土地;通过设置的药液储存机构,能够将需要使用的药液装入储存罐中,使用者透过重量计可随时了解罐内剩余药液的含量,并根据药剂使用需要控制添加药液量,便于调整药液浓度,无需翻耕处理土壤,解决了现有的滴灌杀菌装置在防治棉花病虫害的过程中药剂渗透效果差、植株易死亡、喷施药剂时药剂种类和浓度调整不便的技术问题,在棉花种植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广应用价值。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花病害生防用滴灌杀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棉花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棉花病害生防用滴灌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产量大、生产成本低。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坚牢耐磨,能够洗涤和在高温下熨烫,棉布由于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服。
[0003]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已发现的棉花病虫害有40多种,危害最严重的是生长期病害枯萎病和黄萎病,另外还有苗期病害和铃期病害,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是药剂拌种杀毒后再种植,如棉花立枯病用种子重量0.6%的乙酸铜或种子重量1%的恶霉灵拌种、棉苗猝倒病用种子重量0.2%的二氯萘醌拌种等等;在防治棉花炭疽病时,除了温汤浸种、药剂拌种外,还需要用炭疽诺康或贝尔生对准根茎部喷浇;在针对棉花枯萎病时,除了种子消毒处理,拔除和销毁零星病株并就地烧毁外,还需要对病株及其周围的土壤进行土壤处理。播种前的药剂拌种和播种后处理地面以上的植株较为简单,人工干预方便,播种后针对根茎喷浇药剂则十分不便,现有的滴灌杀菌装置一是棉花叶柄的阻挡使药剂渗透效果差,二是刨除病株周围土壤再对根茎喷浇药剂易损坏棉花根茎造成植株死亡,三是针对不同的棉花病害喷施的药剂种类及浓度也都不同,需要提前配置后再人工喷洒,配置、换药费时费力,使用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棉花病害的防治过程中现有的滴灌杀菌装置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药剂渗透效果差、对准根茎施药易造成植株死亡、喷施药剂时药剂种类和浓度调整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棉花病害生防用滴灌杀菌装置,通过设置的滴灌机构,能够根据药液的药效作用,将其滴灌在棉花作物的叶芉表面或根系处,使药物直达起效部位,减少传递过程中药物的损耗,确保棉花病害防治到位,同时便于对病株及其周围的土壤进行土壤处理,无需翻耕棉花种植土地;通过设置的药液储存机构,能够将需要使用的药液装入储存罐中,使用者透过重量计可随时了解罐内剩余药液的含量,并根据药剂使用需要,自行控制添加药液量,便于调整药液浓度,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无需翻耕处理土壤,在棉花病害防治
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棉花病害生防用滴灌杀菌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侧表面靠近底端边缘处设置有滴灌机构,所述搅拌罐的侧表面靠近中部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搅拌罐的上端表面靠近两侧对称设置有药液储存机构,所述搅拌罐的上端表面位于中部处固定安装有电
机;
[0007]所述滴灌机构包括设置于搅拌罐侧表面靠近底端边缘处的过滤节,所述过滤节的一端表面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另一端表面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主滴灌管,所述主滴灌管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副滴灌管,所述副滴灌管的表面位于上端处等距安装有喷头,所述主滴灌管和副滴灌管的表面套设连接有支撑节所述支撑节的底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根系引流管。
[0008]为了使得残余药液能够排出,作为本技术一种棉花病害生防用滴灌杀菌装置,所述搅拌罐的底端表面位于中部处安装有下料管,所述搅拌罐的底端表面靠近边缘处等距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搅拌罐的侧表面靠近中部处安装有液面计,搅拌罐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封闭盖,所述封闭盖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
[0009]为了使得水从罐体上方灌入,作为本技术一种棉花病害生防用滴灌杀菌装置,所述抽水泵的底端表面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抽水泵的上端表面安装有导流弯管,所述导流弯管与安装孔连接。
[0010]为了使得药液的流量可以进行控制,作为本技术一种棉花病害生防用滴灌杀菌装置,所述药液储存机构包括设置于搅拌罐上端表面靠近两侧的储存罐,所述储存罐的内侧表面靠近上顿边缘处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表面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盖,所述储存罐的底端表面位于中部处安装有流通管,所述流通管的表面安装有重量计,所述流通管的表面靠近底端处安装有限流阀,所述流通管与安装孔连接。
[0011]为了使得药液与水混合更加充分,作为本技术一种棉花病害生防用滴灌杀菌装置,所述电机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端表面位于中间处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表面靠近底端处安装有搅拌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设置的滴灌机构,能够根据药液的药效作用,将其滴灌在棉花作物的叶芉表面或根系处,使药物直达起效部位,减少传递过程中药物的损耗,确保棉花病害防治到位,无需对病株周围土壤翻耕进行处理。
[0014](2)通过设置的药液储存机构,能够将需要使用的药液装入储存罐中,使用者透过重量计可随时了解罐内剩余药液的含量,并根据药剂使用需要,自行控制添加药液量,便于调整药液浓度。
[0015](3)可通过搅拌灌溶解水溶肥后进行施肥或接灌溉用水后浇灌土壤,大大节省了接灌溉用水,提升了施肥效率,使用方便,可根据需要将药剂施加在叶茎表面会根系处,无需刨开根系周围土壤,适用于多种棉花病害的防治施药过程,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的棉花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和植株的存活率,在棉花种植
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显示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显示为本技术中搅拌罐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显示为本技术中滴灌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显示为本技术中抽水泵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显示为本技术中药液储存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显示为本技术中电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

搅拌罐;101

下料管;102

支撑脚;103

液面计;104

封闭盖;105

安装孔;2

滴灌机构;201

过滤节;202

加压泵;203

导流管;204

主滴灌管;205

副滴灌管;206

喷头;207

支撑节;208

根系引流管;3

抽水泵;301

导流弯管;30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花病害生防用滴灌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1),所述搅拌罐(1)的侧表面靠近底端边缘处设置有滴灌机构(2),所述搅拌罐(1)的侧表面靠近中部设置有抽水泵(3),所述搅拌罐(1)的上端表面靠近两侧对称设置有药液储存机构(4),所述搅拌罐(1)的上端表面位于中部处固定安装有电机(5);所述滴灌机构(2)包括设置于搅拌罐(1)侧表面靠近底端边缘处的过滤节(201),所述过滤节(201)的一端表面连接有加压泵(202),所述加压泵(202)的另一端表面连接有导流管(203),所述导流管(203)的另一端连接有主滴灌管(204),所述主滴灌管(204)的表面等距设置有副滴灌管(205),所述副滴灌管(205)的表面位于上端处等距安装有喷头(206),所述主滴灌管(204)和副滴灌管(205)的表面套设连接有支撑节(207),所述支撑节(207)的底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根系引流管(2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花病害生防用滴灌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的底端表面位于中部处安装有下料管(101),所述搅拌罐(1)的底端表面靠近边缘处等距安装有支撑脚(102),所述搅拌罐(1)的侧表面靠近中部处安装有液面计(103),搅拌罐(1)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封闭盖(104),所述封闭盖(104)的表面开设有安装孔(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洋王伟张仁福姚举丁瑞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