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涂覆考试答题框的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34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涂覆考试答题框的笔,所述的笔身上设置有覆盖墨储管、出墨机构和涂覆块,所述的覆盖墨储管用于存储可擦拭的覆盖墨,覆盖墨储管和涂覆块可连通设置,所述的出墨机构用于将覆盖墨储管中的覆盖墨导向涂覆块,所述的涂覆块用于将覆盖墨覆盖于答题框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涂覆考试答题框的笔,其无需重复涂抹,便于操作,并能够避免牵扯考生的精力。并能够避免牵扯考生的精力。并能够避免牵扯考生的精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涂覆考试答题框的笔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考试答题笔,尤其是一种用于涂覆考试答题框的笔。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针对学生考试的阅卷方式,由人工阅卷逐步向电脑阅卷改变,由最初替代高考、中考等的升学考试,逐步对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甚至日常考试进行替代,相较传统的阅卷方式而言,电脑阅卷需要考生使用专门用于电脑识别的答题卡,考生需要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答题框中进行涂抹,通过对答题框处纸张的纤维染色,改变答题框中的吸光率,之后由识别设备发光器件和接收器件识别,从而达到电脑阅卷的目的,而在2B铅笔的基础上,市面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便于考生对答题框处纸张的纤维染色的答题笔,如:笔芯呈条状的粗芯笔,通过自身粗芯的设置,减少考生涂抹的次数;粗芯自动笔,通过按压自动出芯的设置,避免笔芯断裂后,需要重新削尖的问题等等,但是现有技术的答题笔,其仍然需要考生通过重复涂抹,达到对纸张答题框处纸张染色的目的,而在重复涂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考生将部分的精力耗费在涂抹的均匀、防止涂到答题框外、避免过于用力笔芯断裂等等得到问题上,牵扯考生的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涂覆考试答题框的笔,其无需重复涂抹,便于操作,并能够避免牵扯考生的精力。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涂覆考试答题框的笔,所述的笔身上设置有覆盖墨储管、出墨机构和涂覆块,所述的覆盖墨储管用于存储可擦拭的覆盖墨,覆盖墨储管和涂覆块连通设置,所述的出墨机构用于将覆盖墨储管中的覆盖墨导向涂覆块,所述的涂覆块用于将覆盖墨覆盖于答题框处。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设置与覆盖墨储管相连通设置的涂覆块,和将覆盖墨储管中的覆盖墨导向涂覆块的除膜组件,在使用者对出墨机构进行控制时,使出墨机构将覆盖墨储管中的覆盖墨导向涂覆块处,之后由涂覆块将覆盖墨覆盖于答题框处,完成覆盖墨对答题框处纸张纤维的染色,而出墨机构的控制部分则可以是设置在笔身上的按压、旋转式等的操作部件构成,相比现有技术,需要通过重复涂抹,期间还要防止涂抹不均匀、涂到答题框外、用力过大笔芯断裂等等的问题,其便于操作,避免牵扯考生的精力,更好的辅助学生考试。
[0006]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涂覆块和/或覆盖墨储管与出墨机构之间构成相对方向的滑移联动配合,且涂覆块和/或覆盖墨储管与出墨机构之间的联动滑移使出墨机构促使覆盖墨导向涂覆块。
[0007]通过进一步设置,由涂覆块和/或覆盖墨储管与出墨机构之间相对方向的滑移联动,构成出墨机构促使覆盖墨导向涂覆块,使得涂覆块和/或覆盖墨储管和出墨机构之间的滑移配合构成出墨机构的操作部件,这使得使用者能够在将涂覆块对准答题框并覆盖其上
之后,施力使涂覆块和/或覆盖墨储管与出墨机构之间相对方向滑移,构成出墨,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方便考生的使用。
[0008]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覆盖墨储管与涂覆块相联动,所述的出墨机构包括有推杆和出墨弹块,所述的推杆一端与笔身抵接限位,所述的出墨弹块置于推杆滑动插设于覆盖墨储管中的另一端处,出墨弹块能够在与覆盖墨储管之间联动滑移的驱使下与覆盖墨储管构成抵紧形变,并促使覆盖墨向涂覆块导出。
[0009]通过进一步设置,覆盖墨储管与涂覆块相联动的情况下能够与笔身滑移配合,在涂覆块抵接在答题框上并施力时,涂覆块和覆盖墨储管一同相对笔身位移,而由于墨机构的推杆、出墨弹块与笔身之间则通过推杆的一端与笔身构成抵接限位,则使推杆于覆盖墨储管中伸缩,进而使出墨弹块与覆盖墨储管构成抵紧形变,并促使覆盖墨向涂覆块导出,仅需使用者在将涂覆块对准答题框并覆盖其上之后,对笔身施力,便能完成对答题框的涂覆。
[0010]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覆盖墨储管包括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的第二内腔与涂覆块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内腔的半径大于第二内腔,且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内壁的肩部,所述的墨弹块能够位移至压紧于肩部处并将覆盖墨从第一内腔推向第二内腔中。
[0011]通过进一步设置,由于出墨弹块能够构成对第二内腔的遮盖,且出墨弹块能够弹性形变,出墨弹块在遮盖第二内腔后,后续的施力,会使得出墨弹块朝向第二内腔方向形变,而这部分形变的量,能够完整的反应在出墨量上,一方面,使得能够通过位移距离和出墨弹块形变量之间的关系,准确的测算所需的出墨量,调整各方面的参数,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随着覆盖墨储管中覆盖墨的使用,覆盖墨储管内压小于外压时,不能正常出墨的问题。
[0012]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墨弹块朝向第二腔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盛装覆盖墨的弧形凹部。
[0013]通过进一步设置,出墨弹块朝向第二腔体的一端设置弧形凹部,出墨弹块会由于弧形凹部的存在,局部的弹性能力发生变化,从而对出墨弹块形变的方向构成导向,同时通过弧形凹部使覆盖墨的出墨量更准确。
[0014]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覆盖墨储管的另一端处设置有后盖,推杆滑动穿设在后盖上,且推杆周向排布有若干气槽,所述的气槽设置在推杆一端靠近后盖处,且气槽能够在推杆伸缩过程中构成出覆盖墨储管与外部的连通。
[0015]通过进一步设置,在覆盖墨储管和推杆复位的过程中,气槽在穿过后盖部分,形成覆盖墨储管的内外的连通,自动平衡覆盖墨储管内外的气压,避免覆盖墨储管产生负压,向墨槽处吸气,导致覆盖墨回流、空气淤积在覆盖墨储管靠近墨槽处,后续使用时无法正常导出覆盖墨、或者出墨量少的情况发生,并且由于后盖弹性紧套在推杆上的,推杆的气槽对应后盖位置处时,后盖会受自身弹性力驱动,逐步填满气槽,避免覆盖墨渗出。
[0016]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后盖中设置有弹性块,所述的弹性块能够紧套在推杆上,所述弹性块远离覆盖墨储管的一端处延伸形成有凸出后盖的弹性抵接部。
[0017]通过进一步设置,设置弹性块紧套在推杆上,保证覆盖墨储管的密封性,而弹性块延伸形成的弹性抵接部,在与推杆相对滑动的过程中,能够相比后盖更早的与比笔身中对应的限位部分发生抵接配合,之后弹性形变,最后才是后盖发生抵接配合,其中产生了正常运动、弹性抵接部抵接,需要克服弹性块弹性力、后盖抵接无法运动,使使用者能够根据施
力情况,判断出墨量。
[0018]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涂覆块与覆盖墨储管之间形成有墨槽,所述的墨槽对应答题框形状设置,所述的墨槽和覆盖墨储管之间设置有构成两者连通的出墨通道,所述的出墨通道呈管状设置。
[0019]通过进一步设置,在导出覆盖墨的过程中,设置呈管状的出墨通道,相比传统技术海绵体口部而言,能够避免破坏大分子材料作为基料的覆盖墨的完整性;而在涂覆块上设置跟覆盖墨储管构成连通的墨槽,将覆盖墨会导向墨槽处,墨槽的内壁能够很好的对覆盖墨形成限位并使之汇聚呈膜状,最后由膜状的覆盖墨覆盖在纸张的答题框上进行覆盖染色,保证墨槽处的覆盖墨呈膜状的覆盖在答题框处,保证吸光率的同时便于擦拭。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涂覆考试答题框的笔,包括有笔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身上设置有覆盖墨储管、出墨机构和涂覆块,所述的覆盖墨储管用于存储可擦拭的覆盖墨,覆盖墨储管和涂覆块可连通设置,所述的出墨机构用于将覆盖墨储管中的覆盖墨导向涂覆块,所述的涂覆块用于将覆盖墨覆盖于答题框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涂覆考试答题框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覆块和/或覆盖墨储管与出墨机构之间构成相对方向的滑移联动配合,且涂覆块和/或覆盖墨储管与出墨机构之间的联动滑移使出墨机构促使覆盖墨导向涂覆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涂覆考试答题框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墨储管与涂覆块相联动,所述的出墨机构包括有推杆和出墨弹块,所述的推杆一端与笔身抵接限位,所述的出墨弹块置于推杆滑动插设于覆盖墨储管中的另一端处,出墨弹块能够在与覆盖墨储管之间联动滑移的驱使下与覆盖墨储管构成抵紧形变,并促使覆盖墨向涂覆块导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涂覆考试答题框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盖墨储管包括有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的第二内腔与涂覆块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内腔的半径大于第二内腔,且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内壁的肩部,所述的墨弹块能够位移至压紧于肩部处并将覆盖墨从第一内腔推向第二内腔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但凌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佰思德笔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