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99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壶身,内置有第一腔体,其中,壶身上远离第一腔体的腔底一端设置有壶口;壶盖,可拆卸连接于壶身上;内胆,安装于第一腔体内,且在内胆中设置有第二腔体;动力组件,安装于第一腔体内,其中,动力组件包括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粉碎刀头;咖啡组件,可拆卸连接于内胆中,通过咖啡组件将第二腔体分割呈相互连通并沿电机输出端的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分腔体、第二分腔体以及第三分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通过可拆卸的咖啡组件,能够实现榨豆浆、榨汁、打咖啡豆、泡咖啡等功能,实现食品加工壶的多功能化。功能化。功能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


[0001]本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涉及一种食品加工壶,特别是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和粉碎杯,主机内设有电机,粉碎杯中设于由电机驱动的粉碎刀,电机驱动粉碎刀以对投入搅拌杯内的物料进行粉碎加工,为人们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饮品,例如豆浆和果汁。
[0003]传统的食品加工机的基础技术的发展已经成熟,但是功能却很单一,只能实现粉碎功能。咖啡作为西方生活方式的一种代表,越来越受年轻人的欢迎,而现在市场上的食品加工机基本上都没有制作咖啡的功能,市面上也没有能运用在食品加工机上的咖啡配件,因此,传统的食品加工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食品加工机多种功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集成多种功能的食品加工壶。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包括:
[0006]壶身,内置有第一腔体,其中,壶身上远离第一腔体的腔底一端设置有壶口;
[0007]壶盖,可拆卸连接于壶身上,通过壶盖开启或者密封第一腔体;
[0008]内胆,安装于第一腔体内,且在内胆中设置有第二腔体;
[0009]动力组件,安装于第一腔体内,并位于第一腔体的腔底和第二腔体的腔底之间,其中,动力组件包括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位于第二腔体内的粉碎刀头;
[0010]咖啡组件,可拆卸连接于内胆中,通过咖啡组件将第二腔体分割呈相互连通并沿电机输出端的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分腔体、第二分腔体以及第三分腔体,其中,第一分腔体作为咖啡的成形腔体,第二腔体作为咖啡粉的存放腔体,第三分腔体作为水体的存放腔体。
[0011]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中,咖啡组件包括壳体,且在壳体内设置有隔板,其中,在壳体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以预存咖啡粉的储存盒,且隔板的一侧与壶盖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分腔体,隔板的另一侧与储存盒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分腔体,储存盒与内胆底壁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三分腔体。
[0012]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中,储存盒以抽屉式连接于壳体上,或者以螺纹式连接于壳体上,或者以卡接式连接于壳体上。
[0013]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中,隔板上朝向壶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管,且在第一导管内设置有与第二分腔体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储存盒上朝向内胆底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管,且在第二导管内设置有与第二分腔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其中,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均与第二分腔体相连通。
[0014]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中,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互平行,且错位设置。
[0015]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中,隔板与壳体呈一体设置,隔板与第一导管之间为一体设置,或者分体设置,储存盒与第二导管之间为一体设置,或者分体设置,其中,第二导管上与储存盒相连的一端设置有滤网。
[0016]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中,第一导管上远离隔板的一端安装有增压阀,其中,在壳体上设置有泄压口。
[0017]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中,壳体与内胆之间形成间隙,其中,该间隙与第三分腔体相连通。
[0018]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中,动力组件还包括加热管,且该加热管贴合于内胆的底壁上;PCB板,分别与电机和加热管电连接。
[0019]在上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中,壶盖上朝向壳体的一侧连接有密封圈,壶身上设置有手柄。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通过可拆卸的咖啡组件,能够实现榨豆浆、榨汁、打咖啡豆、泡咖啡等功能,实现食品加工壶的多功能化。
[0022](2)、储存盒可拆卸连接于壳体上,从而便于咖啡粉的存放以及储存盒的清洗,提高咖啡组件使用的可靠性。
[0023](3)、通过虹吸与溢流的方式,在第一分腔体内形成咖啡,从而避免咖啡的回流,并且咖啡中仅含有咖啡液而无咖啡粉,提高了咖啡的口感。
[0024](4)、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错位设置,使得水体以虹吸的方式进入储存盒内时,能够与咖啡粉充分混合,提高咖啡的口感。
[0025](5)、通过增设增压阀,使得第三分腔体的水体更能可靠的进入第二通道,实现与储存盒内的咖啡粉充分混合。
[0026](6)、通过设置加热管,为用户在第三分腔体内存放水体的温度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提高用户使用该加工壶时的便捷性。
[0027](7)、通过壳体与内胆之间的间隙,使得第三分腔体内的水体在加热管的加热作用下,形成水蒸气,而水蒸气能够填满该间隙,使得在壳体的表面形成“保温层”,延长咖啡的保温时间,提高咖啡的口感。另外,通过水蒸气能够将第三分腔体内的水体进一步压入第二通道内,实现水体与咖啡粉的充分混合。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图2中的剖视图A

A。
[0031]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00、壶身;110、第一腔体;120、壶口;130、手柄;200、壶盖;210、密封圈;300、内胆;310、第二腔体;311、第一分腔体;312、第二分腔体;313、第三分腔体;314、间隙;400、动力组件;410、电机;420、粉碎刀头;430、加热管;440、PCB板;500、咖啡组件;510、壳体;511、泄压口;520、隔板;530、储存盒;540、第一导管;541、第一通道;550、第二导管;551、第二通道;560、增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4]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5]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包括:
[0036]壶身100,内置有第一腔体110,其中,壶身100上远离第一腔体110的腔底一端设置有壶口120;
[0037]壶盖200,可拆卸连接于壶身100上,通过壶盖200开启或者密封第一腔体110;
[0038]内胆300,安装于第一腔体110内,且在内胆300中设置有第二腔体310;
[0039]动力组件400,安装于第一腔体110内,并位于第一腔体110的腔底和第二腔体310的腔底之间,其中,动力组件400包括电机410,且电机410的输出端连接有位于第二腔体310内的粉碎刀头4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身,内置有第一腔体,其中,壶身上远离第一腔体的腔底一端设置有壶口;壶盖,可拆卸连接于壶身上,通过壶盖开启或者密封第一腔体;内胆,安装于第一腔体内,且在内胆中设置有第二腔体;动力组件,安装于第一腔体内,并位于第一腔体的腔底和第二腔体的腔底之间,其中,动力组件包括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位于第二腔体内的粉碎刀头;咖啡组件,可拆卸连接于内胆中,通过咖啡组件将第二腔体分割呈相互连通并沿电机输出端的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一分腔体、第二分腔体以及第三分腔体,其中,第一分腔体作为咖啡的成形腔体,第二腔体作为咖啡粉的存放腔体,第三分腔体作为水体的存放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其特征在于,咖啡组件包括壳体,且在壳体内设置有隔板,其中,在壳体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以预存咖啡粉的储存盒,且隔板的一侧与壶盖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分腔体,隔板的另一侧与储存盒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分腔体,储存盒与内胆底壁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三分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其特征在于,储存盒以抽屉式连接于壳体上,或者以螺纹式连接于壳体上,或者以卡接式连接于壳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壶,其特征在于,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张君臣费秀杰
申请(专利权)人:薄荷宁波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