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回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98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9
一种基于RFID的回收柜,包括柜体、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的投放门、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的回收门、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的存放机构和分别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和底部的上天线和下天线;所述存放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柜体内壁上的挂钩和通过挂钩固定在所述柜体内的医用织物回收袋,所述医用织物回收袋位于所述柜体内中下部,与所述回收门位置相对设置。与所述回收门位置相对设置。与所述回收门位置相对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的回收柜


[0001]本技术涉及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回收柜。

技术介绍

[0002]床单、被褥、病服、这些医用织物大多承担着与医生、护士、病人“亲密接触”的重任,其卫生情况将直接影响患者、医护人员的安全。目前多数医院对织物回收主要集中使用回收袋回收,回收桶回收。织物交接浪费人力、回收过程不符合院感规范。病人织物的回收科室与洗衣房的回收交接清点目前都是人工方式,交接位置通常在楼层病区。一方面人工清点浪费了原本就紧张的医护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场地限制,存在大量不符合院感规范情况,易引发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医用织物不便回收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 RFID的回收柜。
[0004]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基于RFID的回收柜,包括柜体、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的投放门、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的回收门、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的存放机构和分别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和底部的上天线和下天线;所述存放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柜体内壁上的挂钩和通过挂钩固定在所述柜体内的医用织物回收袋,所述医用织物回收袋位于所述柜体内中下部,与所述回收门位置相对设置。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天线和下天线分别与阅读器通讯连接,所述阅读器与控制主板通讯连接,所述控制主板与通讯模块连接。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柜体内壁上固定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挂钩的正上方,所述柜体上还装配有蜂鸣报警器和/或语音播报模块,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控制主板连接,所述控制主板与蜂鸣报警器和/或语音播报模块连接。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回收门上设有电磁锁,所述电磁锁为指纹识别开锁、面部识别开锁或ic卡识别开锁,所述电磁锁上设有电磁锁驱动模块,所述电磁锁驱动模块与控制主板通讯连接。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柜顶板上固定有弧形轨道,支架的两端通过滑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轨道的外弧轨道和内弧轨道中,所述上天线装配于所述支架上。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弧轨道和内弧轨道均为半圆形弧形轨道,或者所述外弧轨道和内弧轨道均为圆形轨道。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天线固定连接于卡箍上,沿所述卡箍的环周均布有多个固定孔位,所述卡箍抱合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的环周方向上设有固定槽,固定螺钉穿过所述固定孔位紧固于所述固定槽内。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天线和下天线均为方框形的天线,所述上天线设有一
个,所述下天线设有两个,并列设置在所述柜体底部的左右两侧。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天线装配于所述柜体内的柜顶板上,所述下天线装配于所述柜体内的柜底板上,阅读器装配于所述柜体内顶部,所述柜体的内壁上装配有走线槽,所述下天线的连接线穿过走线槽连接至所述阅读器上。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主板的型号为STM32F103VBT6,所述通讯模块的信号为 WH

LTE

7S4。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的回收柜,可自动完成回收织物的清点工作,省时省力,提高清点作业的准确性。
[0017]2.在回收柜内部设置红外传感器形成报警线,当回收柜内部的医用织物的堆叠高度。当达到预警线时,回收柜会将信号上传至数据后台中心,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调度人员尽快安排对该回收柜进行清空。
[0018]3.在回收柜设施两排挂钩,用于悬挂回收袋,以避免织物在所述投放门底边和门框之间出现阻滞现象,影响扫描准确度。其中回收袋可收纳于回收柜中,当回收袋中织物数量到达回收阈值时,所述回收袋可便于织物收纳和移除。
[0019]4.根据使用者的投放习惯,避免一侧堆积高度太多,导致扫描精度不准,可手动调节上方天线摆放位置,从而扫描准确度最大化。
附图说明
[0020]图1所示为回收柜的主视图。
[0021]图2是回收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上天线与弧形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圆形轨道)。
[0023]图4是上天线与弧形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半圆形轨道),其中(a)为俯视图,(b)为前视图,(c)为左视图。
[0024]图5是各模块引脚连接图,其中(a)为控制主板,(b)为读卡器,(c)为通讯模块,(d) 为数据存储模块,(e)为系统复位模块,(f)为蜂鸣报警器,(g)为语音播报模块,(h)为阅读器,(i)为电磁锁驱动模块。
[0025]图中:1

柜体,2

投放门,3

回收门,4

上天线,5

下天线,6

挂钩,7

阅读器,8

通讯模块,9

红外传感器,11

内弧轨道,12

外弧轨道,13

卡箍,14

固定孔位,15

固定槽,16
‑ꢀ
读卡器,17

走线槽,18

滑块,19

支架,20

固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基于RFID的回收柜,包括柜体1、设置于所述柜体1顶部的投放门2、设置于所述柜体1底部的回收门3、设置于所述柜体1内部的存放机构和分别设置于所述柜体1顶部和底部的上天线4和下天线5;所述存放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柜体1内壁上的挂钩6和通过挂钩6固定在所述柜体1内的医用织物回收袋,所述医用织物回收袋位于所述柜体1内中下部,与
所述回收门3位置相对设置;所述上天线4和下天线5分别与阅读器7通讯连接,所述阅读器7通过通讯模块8与远程监控端通讯连接。
[0029]使用本回收柜时,打开投放门2,将医用织物投放到医用织物回收袋内,需要进行信息扫描时,上天线4和下天线5扫描医用织物上的RFID柔性洗涤标签,阅读器7对扫描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删除重复项,并通过通讯模块8将信息传递给远程监控端。
[0030]为了可以定时提醒回收人员对医用织物进行回收,所述柜体1内壁上固定有红外传感器 9,所述红外传感器9位于所述挂钩6的正上方,所述柜体1上还装配有蜂鸣报警器和/或语音播报模块,当所述医用织物回收袋内的医用织物装满时,红外传感器9检测到信号,蜂鸣报警器进行报警,语音播报模块进行语音播报,回收人员打开回收门3将医用织物回收袋取出,送去消毒处理。为了便于安装所述上天线4和下天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的回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的投放门、设置于所述柜体底部的回收门、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的存放机构和分别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和底部的上天线和下天线;所述存放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柜体内壁上的挂钩和通过挂钩固定在所述柜体内的医用织物回收袋,所述医用织物回收袋位于所述柜体内中下部,与所述回收门位置相对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回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天线和下天线分别与阅读器通讯连接,所述阅读器与控制主板通讯连接,所述控制主板与通讯模块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回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壁上固定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挂钩的正上方,所述柜体上还装配有蜂鸣报警器和/或语音播报模块,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控制主板连接,所述控制主板与蜂鸣报警器和/或语音播报模块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回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门上设有电磁锁,所述电磁锁为指纹识别开锁、面部识别开锁或ic卡识别开锁,所述电磁锁上设有电磁锁驱动模块,所述电磁锁驱动模块与控制主板通讯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回收柜,其特征在于,柜顶板上固定有弧形轨道,支架的两端通过滑动块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强杨耿煌李享郝夏毅李崇伟
申请(专利权)人:斑马医疗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