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86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胶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包括胶带主体,转动槽的内部连接有转动块,滑槽的内部连接有滑块,活动板的底部连接有弹簧,撕裂口的内部连接有V型撕裂槽,耐磨层的底部连接有防水层,通过转动块与转动槽,可使分离片对胶带头进行寻找,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滑块与滑槽,可带动活动板下降,从而根据胶带的使用量减少,进行调整,通过弹簧可使活动板在活动槽内移动,从而保证活动架的调整效果,通过撕裂口与V型撕裂槽,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也可以快速便捷的撕裂胶带主体,提高便捷性,通过撕裂孔可保证胶带主体的撕裂面平整,避免胶带的不平整影响使用效果,通过耐磨层可增强胶带表面的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


[0001]本技术涉及胶带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

技术介绍

[0002]192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圣保罗,理查
·
德鲁专利技术了透明胶带。胶带按它的功效可分为:高温胶带、双面胶带、绝缘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不同的功效适合不同的行业需求。胶带表面上涂有一层粘合剂,才能令胶带粘住物品,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分;而现代则广泛使用各种聚合物。
[0003]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胶带大多为透明状,并且全部都是粘在一起,每一次使用都需要找胶带头,揭起时胶带容易发生竖向撕裂的问题,不便于快速揭起,使用效率较低,而且在使用时,需要使用剪刀进行剪切,没有工具时就不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胶带进行撕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起来较为麻烦,并且在使用时,胶带表面常暴露在外部,容易造成表面的损坏,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包括胶带主体,所述胶带主体的内部表面连接有胶带内圈,所述胶带内圈的内部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内部连接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一侧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活动板的顶部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底部连接有分离片,所述胶带主体的表面一侧连接有撕裂口,所述撕裂口的内部连接有V型撕裂槽,所述胶带主体的表面连接有撕裂孔,所述胶带主体的内部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底部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连接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底部连接有粘合胶层。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胶带内圈与胶带主体套接,所述内筒与胶带内圈套接,所述转动槽与内筒固定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转动块与转动槽旋转连接,所述转动槽有两组,所述连接杆与转动块固定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连接杆有两组,所述滑槽与连接杆套接,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滑块固定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活动槽与活动板套接,所述弹簧与活动板焊接,所述固定块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呈L形状。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活动架与活动板焊接,所述活动架与连接杆套接,所述分离片与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撕裂口与胶带主体固定连接,所述V型撕裂槽与撕裂口套接。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撕裂孔与胶带主体套接,所述撕裂孔与撕裂口处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耐磨层与胶带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层与耐磨层固定连接,所述阻燃层与防水层固定连接,所述粘合胶层与阻燃层粘性连接。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动块与转动槽,可使分离片对胶带头进行寻找,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滑块与滑槽,可带动活动板下降,从而根据胶带的使用量减少,进行调整,通过弹簧可使活动板在活动槽内移动,从而保证活动架的调整效果,通过撕裂口与V型撕裂槽,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也可以快速便捷的撕裂胶带主体,提高便捷性,通过撕裂孔可保证胶带主体的撕裂面平整,避免胶带的不平整影响使用效果,通过耐磨层可增强胶带表面的耐磨性,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的侧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的内筒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的胶带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的胶带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例说明:
[0026]1、胶带主体;2、活动架;3、分离片;4、连接杆;5、胶带内圈;6、内筒;7、转动槽;8、转动块;9、滑槽;10、滑块;11、活动板;12、活动槽;13、弹簧;14、固定块;15、撕裂口;16、V型撕裂槽;17、撕裂孔;18、耐磨层;19、防水层;20、阻燃层;21、粘合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
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参照图1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包括胶带主体1,胶带主体1的内部表面连接有胶带内圈5,胶带内圈5的内部连接有内筒6,内筒6的内部连接有转动槽7,转动槽7的内部连接有转动块8,转动块8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内部一侧连接有滑槽9,滑槽9 的内部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的一侧连接有活动板11,活动板11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槽12,活动板11的底部连接有弹簧13,弹簧13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块14,活动板11的顶部连接有活动架2,活动架2的底部连接有分离片3,胶带主体1的表面一侧连接有撕裂口15,撕裂口15的内部连接有V型撕裂槽 16,胶带主体1的表面连接有撕裂孔17,胶带主体1的内部连接有耐磨层18,耐磨层18的底部连接有防水层19,防水层19的底部连接有阻燃层20,阻燃层20的底部连接有粘合胶层21。
[0030]胶带内圈5与胶带主体1套接,内筒6与胶带内圈5套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包括胶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主体(1)的内部表面连接有胶带内圈(5),所述胶带内圈(5)的内部连接有内筒(6),所述内筒(6)的内部连接有转动槽(7),所述转动槽(7)的内部连接有转动块(8),所述转动块(8)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内部一侧连接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部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一侧连接有活动板(11),所述活动板(11)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槽(12),所述活动板(11)的底部连接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活动板(11)的顶部连接有活动架(2),所述活动架(2)的底部连接有分离片(3),所述胶带主体(1)的表面一侧连接有撕裂口(15),所述撕裂口(15)的内部连接有V型撕裂槽(16),所述胶带主体(1)的表面连接有撕裂孔(17),所述胶带主体(1)的内部连接有耐磨层(18),所述耐磨层(18)的底部连接有防水层(19),所述防水层(19)的底部连接有阻燃层(20),所述阻燃层(20)的底部连接有粘合胶层(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撕裂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内圈(5)与胶带主体(1)套接,所述内筒(6)与胶带内圈(5)套接,所述转动槽(7)与内筒(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治权易韬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杨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