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装置及取暖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1789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装置及取暖器。所述的发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容腔;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包括多组并联的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元件上设有多个接线端子,所述多个接线端子用于调节接入电路的发热单元的数量;绝缘支架,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架上,所述绝缘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容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热装置加热均匀,使用上述发热装置的取暖器在低暖模式下暖风不会发生偏移。暖模式下暖风不会发生偏移。暖模式下暖风不会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装置及取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发热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热装置及取暖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取暖器产品中,通常使用的发热装置为三组并联PTC发热单元。在该模式下,发热装置上的接线端子数量为四个。当取暖器产品需要进行低暖模式工作时,由于接线端子数量的限制,往往需要相邻两组的PTC发热单元进行加热工作。此时发热装置的加热组出现偏移的情况,导致取暖器的加热出风出现不均匀或偏移的情况,影响取暖器的加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取暖器发热装置在低暖模式下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加热均匀,且在低暖模式下暖风不发生偏移的发热装置以及取暖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装置,所述的发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容腔;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包括多组并联的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元件上设有多个接线端子,所述多个接线端子用于调节接入电路的发热单元的数量;绝缘支架,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架上,所述绝缘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容腔内,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安装容腔(101);发热元件(2),所述发热元件(2)包括多组并联的发热单元(21),所述发热元件(2)上设有多个接线端子(3),所述多个接线端子(3)用于调节接入电路的发热单元(21)的数量;绝缘支架(4),所述发热元件(2)设置在所述绝缘支架(4)上,所述绝缘支架(4)设置在所述安装容腔(101)内,并与所述壳体(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21)包括金属散热器(211)和多片并联的PTC发热片(212),所述PTC发热片(212)胶粘于相邻的金属散热器(211)之间,相邻的金属散热器(211)及相邻的金属散热器(211)之间的多排并联的PTC发热片(212)形成所述发热单元(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散热器(211)包括外压板(2111)、内压板(2112)和设于外压板(2111)和内压板(2112)之间的波纹状散热片(2113),外压板(2111)和内压板(2112)上设有所述接线端子(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2)包括四组并联的所述发热单元(21),所述发热元件(2)上设有五个所述接线端子(3),所述五个接线端子(3)分别为第一接线端子(31)、第二接线端子(32)、第三接线端子(33)、第四接线端子(34)、第五接线端子(35),其中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2)和所述第四接线端子(34)为ACN线公共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1)和所述第五接线端子(35)为ACL线低暖端,所述第三接线端子(33)为高暖端;当所述发热装置进行高暖模式加热时,所述第一接线端子(31)和所述第三接线端子(33)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32)并联连接,且所述第三接线端子(33)和所述第五接线端子(35)分别与所述第四接线端子(34)并联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福李昌林蔡先浩乐锦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中午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