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公交站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49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公交站台,属于公共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遮阳挡板,遮阳挡板下方设置有若干座椅,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横臂,横臂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滑杆,支撑滑杆靠近中心一端连接有支撑臂一端,支撑臂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编程电机,编程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一端,驱动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啮合连接有齿条,齿条设置于支撑架之间底端位置,通过设置编程电机控制支撑臂的位置,以便调整乘客候车空间,实现根据阳光照射的角度确保乘客的候车遮阳效果的目的,能够打开与关闭的防尘板起到防尘作用,当乘客需要休息时只需要按压按压块即可打开防尘板,保证乘客的候车体验。客的候车体验。客的候车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公交站台


[0001]本技术涉及公共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公交站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日益严重,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系统成为各城市政府首选的解决方案。以公交车代步出行的方式被政府大力推广以代替私家车,这样既能够减轻道路压力,也能够减少尾气排放。因此城市中的公交站台也日益增多。
[0003]现有的公交站台通常会设置座位给乘客进行休息,同时在站台顶部设置遮盖板,能够为乘客提供遮阳功能,但是由于时间的变动,太阳的位置发生变动,对于公交站台的遮盖板来说,由于大都位置固定,因此导致不同时间段遮阳面积并不相同,进而对乘客的候车体验造成影响,同时对于为乘客提供休息的座位,当长时间没有人使用时,座位的上表面会沾染灰尘,当乘客需要休息时,需要对座位的上表面进行清理,影响了乘客的候车体验,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智能公交站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能够避免乘客由于时间的变动致使公交站台遮阳效果不同,同时避免由于座位长时间未使用,导致表面沾染灰尘,影响乘客的候车体验。
[0005]本技术要解决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智能公交站台,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遮阳挡板,所述遮阳挡板下方设置有若干座椅,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横臂,所述横臂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靠近中心一端连接有支撑臂一端,所述支撑臂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编程电机,所述编程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一端,所述驱动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支撑架之间底端位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靠近中心一侧设置有广告板,所述广告板一侧设置有指示板。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广告板,从而能够用于安装广告,以便为公交公司提供收入,借助指示板,方便乘客对换乘信息进行确认。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座椅包括座位板,所述座位板两侧设置有弧形限位板,所述弧形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固定安装于防尘板,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推动臂一端,所述推动臂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重力横块。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外力施加于重力横块时,能够在推动臂的作用下使防尘板以限位槽为位置限定向上进行移动,当外力撤离时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重力横块带动防尘板向下移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座位板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支
撑柱。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支撑柱为座位板提供支撑力。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一侧设置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位置与重力横块位置相互对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能够借助电动气缸推动推板,以便能够对重力横块提供作用力。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座位板上表面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所述重力感应装置与电动气缸电性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借助重力感应装置确定座位板上是否有乘客,以便控制电动气缸的开启以及停止。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侧所述防尘板内开设有第一调整腔,所述第一调整腔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滑动连接于第一调整腔腔壁且上端探出至第一调整腔外侧,所述按压块与第一调整腔下部腔壁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按压块连接有限位三角块,另一侧所述防尘板内开设有第二调整腔,所述限位三角块能够卡入第二调整腔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侧的防尘板相互靠近时,能够借助限位三角块时两侧的防尘板相互结合,当需要分离两侧的防尘板时,按压按压块即可使两侧的防尘板相互分离。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9]1、通过设置编程电机,从而能够控制支撑臂的位置,以便调整乘客的候车空间,从而实现根据阳光照射的角度确保乘客的候车遮阳效果的目的。
[0020]2、通过设置电动气缸,借助重力横块,从而能够使两侧防尘板相互靠近,借助限位三角块以及压缩弹簧,从而能够使两侧相互靠近防尘板相互卡合,以便实现防尘板的扣合。
[0021]3、通过设置按压块,从而能够在需要打开防尘板时,使两侧的防尘板相互卡合的关系解除,在重力的作用下,重力横块能够带动两侧的防尘板相互分离,完成防尘板的分离。
[0022]4、能够打开与关闭防尘板,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灰尘落至座位板上,同时当乘客需要休息时只需要按压按压块即可打开防尘板进行休息,保证了乘客的候车体验。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座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座椅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A部分的放大剖视示意图。
[0029]图中:1、支撑架;2、遮阳挡板;3、座椅;31、座位板;32、弧形限位板;33、限位槽;34、第一转轴;35、连接臂;36、防尘板;361、第一调整腔;362、按压块;363、压缩弹簧;364、限位
三角块;365、第二调整腔;37、推动臂;38、第二转轴;39、重力横块;310、支撑柱;311、电动气缸;312、伸缩杆;313、推板;314、重力感应装置;4、横臂;5、滑动槽;6、支撑滑杆;7、支撑臂;8、编程电机;9、驱动转轴;10、齿轮;11、齿条;12、广告板;13、指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经申请人的研究分析,现有的公交站台通常设有为乘客遮阳的挡板,但是由于时间的变动,太阳相对于公交站台的位置发生变动,从而使阳光的角度发生变动,在某个时间能够借助遮阳挡板进行这样的情况下,在另外的时间便无法保证遮阳效果,同时在公交站台,通常会设置供乘客休息的座位,长时间未使用的座位会沾染有灰尘,乘客想要进行休息时,需要先对灰尘进行清理,降低的乘客候车时的候车感受,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智能公交站台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003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2]结合附图1

6所示,一种新型智能公交站台包括支撑架1、遮阳挡板2、座椅3、座位板31、弧形限位板32、限位槽33、第一转轴34、连接臂35、防尘板36、第一调整腔361、按压块362、压缩弹簧363、限位三角块364、第二调整腔365、推动臂37、第二转轴38、重力横块39、支撑柱310、电动气缸311、伸缩杆312、推板313、重力感应装置3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遮阳挡板,所述遮阳挡板下方设置有若干座椅,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横臂,所述横臂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靠近中心一端连接有支撑臂一端,所述支撑臂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编程电机,所述编程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转轴一端,所述驱动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支撑架之间底端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靠近中心一侧设置有广告板,所述广告板一侧设置有指示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公交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座位板,所述座位板两侧设置有弧形限位板,所述弧形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固定安装于防尘板,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推动臂一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古忧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鼎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