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星轮上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星轮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星轮是汽车等速万向节的重要部品之一。
[0003]对于现有的内星轮毛坯件,在精加工之前,通常是随意堆放在一个工件筐里,基于这种工件放置情况,目前,需要用人的智慧和意识去完成内星轮毛坯件的拿取、内星轮毛坯件的姿势调整以及将内星轮毛坯件放入内星轮工件加工设备内等顺序作业。
[0004]为了降低人工成本,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引入了协同机器人替代人工,来实施对内星轮毛坯件的取放作业,将内星轮毛坯件拿取后放置到现有的内星轮工件加工设备内进一步加工。
[0005]但是,现有的协同机器人在作业时,协同机器人无法替代人的智慧和意识,协同机器人的机械手臂无法以正确的姿势,识别内星轮毛坯件的正反面,从而内星轮毛坯件的拿取朝向容易出错,进而会造成内星轮毛坯件在放置到现有的内星轮工件加工设备内时,朝向出错(例如有的内星轮毛坯件正面朝上,有的反面朝上,而有的甚至是倾斜放置),即协同机器人在取放内星轮毛坯件时,存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星轮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支架(100);装置主支架的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9);第二支撑框架(9),位于第一支撑框架(1)的正上方;其中,对于第一支撑框架(1),第一支撑框架(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第二电缸(10);第二电缸(10)顶部的滑块,与纵向分布的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相连接;第二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纵向分布的第一电缸(4);第一电缸(4)顶部的滑块上,安装有L形的工件推板(26);其中,对于第二支撑框架(9),第二支撑框架(9)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多对光轴基座(13);第二支撑框架(9)的后端顶部,具有横向分布的后铝型材支架(52);每对光轴基座(13),分别前后对称地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框架(9)的前框顶部和后铝型材支架(52)顶部;每对光轴基座(13)上,安装有纵向分布的一对第一光轴(15);每对第一光轴(15)的前端外部,套有同一个滑道推块(16);每对第一光轴(15)横向间隔分布;每对第一光轴(15)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工件滑道;每对第一光轴(15)形成的工件滑道中,用于放入需要上料的多个内星轮毛坯件(17),并且多个内星轮毛坯件(17),位于该对第一光轴(15)的滑道推块(16)的正后方;其中,第二电缸(10),用于带动第一电缸(4)在横向方向上左右移动;第一电缸(4),用于当需要推动一对第一光轴(15)上的多个内星轮毛坯件(17)时,将其滑块上的工件推板(26)移动到该对第一光轴(15)上的滑道推块(16)的前侧,然后通过工件推板(26)在纵向方向上向后推动该滑道推块(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星轮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件推板(26)的顶面高度,低于第一光轴(15)的底面高度,且高于滑道推块(16)的底面高度;滑道推块(16)的纵截面形状为L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星轮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框架(1)和第二支撑框架(9),为回字形的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星轮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垂直分布的一个第一支撑块(24);两个第一支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琪,李志军,耿学松,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丰津汽车传动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