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09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相对于现有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通过子电池两侧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P1、P2、P3三个刻线槽实现相邻子电池的串联连接,该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将相邻子电池的串联连接部分转移到子电池沿第二方向的一端或两端,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使得相邻子电池之间的死区部分只有一种刻线槽,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相邻子电池之间沿第二方向延伸的P1、P2、P3三个刻线槽重合,即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相邻子电池之间的两种刻线槽以及相邻刻线槽之间的间距,从而大大减小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死区面积,增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积,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薄膜太阳能电池,顾名思义其厚度很薄,更容易降低成本,同时它既是一种高效能源产品,又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更容易与建筑完美结合,因此,薄膜太阳能电池已成为光伏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热点。
[0003]现有薄膜太阳能电池通常在各子电池两侧依次进行P1、P2、P3激光刻线,以实现相邻子电池的串联连接,然而,这种激光刻线方式不可避免地在相邻子电池之间产生死区,相邻子电池之间的死区部分包括P1刻线槽至P3刻线槽之间的区域,即P1、P2、P3三个刻线槽、P1刻线槽与P2刻线槽之间的间距、以及P2刻线槽与P3刻线槽之间的间距,由于死区内没有活性层,或死区内活性层正负电极短接,因此,死区部分无法输出发电功率,从而影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如何减小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死区面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以减小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死区面积,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包括:
[0007]基板;
[0008]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至少一个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M个子电池,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
[0009]每一子电池包括沿背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依次排布的下电极、活性层和上电极,且每一子电池的下电极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电极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0010]其中,第i个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一端与第i

1个子电池的上电极的第三端连接,第i个子电池的上电极的第三端与第i+1个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一端连接,2≤i≤M

1。
[0011]可选的,第i个子电池和第M个子电池的下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下电极,及由所述第一下电极的一端向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下电极,所述第二下电极为所述下电极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下电极背离所述第二下电极的一端为所述下电极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且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0012]第i个子电池和第1个子电池的上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上电极,及由所述第一上电极的一端向第四方向延伸的第二上电极,所述第二上电极为所述上电极的第三端,所述第一上电极背离所述第二上电极的一端为所述上电极的第四端,所述第四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且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0013]其中,第i个子电池的第二下电极与第i

1个子电池的第二上电极至少部分接触,第i个子电池的第二上电极与第i+1个子电池的第二下电极至少部分接触。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均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反平行。
[0015]可选的,每一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一端与其上电极的第三端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侧,且第i个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一端与第i

1个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二端,以及第i+1个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同侧;
[0016]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第i个子电池的第一下电极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i+1个子电池的第二下电极的投影范围内,第i个子电池的第一上电极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i

1个子电池的第二上电极的投影范围内。
[0017]可选的,第1个子电池的下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第1个子电池的下电极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第2个子电池的第二下电极的投影范围内;
[0018]第M个子电池的上电极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第M个子电池的上电极至少部分位于第M

1个子电池的第二上电极的投影范围内。
[0019]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下连接电极和上连接电极,所述下连接电极和所述上连接电极用于将其所属电池组件与相邻电池组件串联起来,或作为其所属电池组件的输出电极。
[0020]可选的,所述下连接电极位于第M个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二端,并与第M个子电池的上电极的第三端至少部分接触;
[0021]所述上连接电极位于第1个子电池的上电极的第四端,并与第1个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一端至少部分接触。
[0022]可选的,每一子电池的活性层包括沿背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电荷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和第二电荷传输层,每一子电池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位于所述活性层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两端,用于隔离所述活性层在其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两端与所述上电极接触。
[0023]可选的,所述隔离层为金属铋层或氮化硅层。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5]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至少一个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M个子电池,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每一子电池包括沿背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依次排布的下电极、活性层和上电极,且每一子电池的下电极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电极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其中,第i个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一端与第i

1个子电池的上电极的第三端连接,第i个子电池的上电极的第三端与第i+1个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一端连接,2≤i≤M

1。由此可见,相对于现有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通过子电池两侧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P1、P2、P3三个刻线槽实现相邻子电池的串联连接,该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将相邻子电池的串联连接部分,即相邻子电池的上电极和下电极连接部分,转移到子电池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一端或两端,使得相邻子电池之间的死区部分只有一种刻线槽,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相邻子
电池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P1、P2、P3三个刻线槽重合,即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相邻子电池之间的两种刻线槽以及相邻刻线槽之间的间距,从而大大减小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死区面积,增加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积,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现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至少一个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M个子电池,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每一子电池包括沿背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依次排布的下电极、活性层和上电极,且每一子电池的下电极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电极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其中,第i个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一端与第i

1个子电池的上电极的第三端连接,第i个子电池的上电极的第三端与第i+1个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一端连接,2≤i≤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第i个子电池和第M个子电池的下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下电极,及由所述第一下电极的一端向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下电极,所述第二下电极为所述下电极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下电极背离所述第二下电极的一端为所述下电极的第二端,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且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第i个子电池和第1个子电池的上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上电极,及由所述第一上电极的一端向第四方向延伸的第二上电极,所述第二上电极为所述上电极的第三端,所述第一上电极背离所述第二上电极的一端为所述上电极的第四端,所述第四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表面,且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其中,第i个子电池的第二下电极与第i

1个子电池的第二上电极至少部分接触,第i个子电池的第二上电极与第i+1个子电池的第二下电极至少部分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均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且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反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子电池的下电极的第一端与其上电极的第三端位于所述电池组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侧,且第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超赵志国秦校军李新连李梦洁赵东明熊继光张赟黄斌李芳富冯笑丹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