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06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保护重要脏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能够较为方便的包裹住人体的上身。包括由保温金属薄膜裁剪成型的保温衣主体,所述保温衣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区、脖颈区、躯干区和裆部区,所述躯干区两侧分别连接有上臂区,在摊平状态下,所述头部区、脖颈区、躯干区、裆部区和上臂区摊开处于同一平面;在包裹状态下,所述头部区、脖颈区、躯干区、裆部区和上臂区能够分别包裹住对应的人体部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头部区、脖颈区、躯干区、裆部区、上臂区的设置,能够具有针对性的覆盖在人体上,其包裹过程与急救毯相比更加简单快捷,且固定后的保温衣也更加具有稳定性,同时,如同一件衣物的设计除减少了所需的材料外,也能便于使用人的移动。移动。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衣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衣。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人们受伤后或长期暴露在气候恶劣的低温环境下,会产生体温下降的生理反应,尤其是当体温降到摄氏35度以下时,人体即已进入失温状态。因此,此时需要对伤病员进行保温,防止体温继续散失。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使用到急救毯。
[0003]急救毯,也称为保温袋,是低体温伤病员常用的应急救生装备。现有的保温急救毯一般用锡箔纸或铝膜做成方形结构,分为双面金色,双面银色和金银两面三种,具有保暖御寒防晒等作用。在使用时,需将急救毯完全展开,尽可能地将身体裹严实,尽量减少身体露在毯子外面的部分。其中较为正确的是将急救毯的一端打结做帽子状,在将其连同另外部分塞入上衣内,并将打结端扣在头上,其余部分包裹在上身外,使其贴着皮肤,既能隔绝潮湿的衣物,也能避免大风将急救毯吹飞,保证保暖御寒功能的实现,保护重要脏器。但是方形的结构在对人体进行包裹时具有多个缺陷,既难以保证完全切实的包裹住人体,可能导致热量的散失,同时在包裹过程中也相当的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衣,能够较为方便的包裹住人体的上身。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保温衣,包括由保温金属薄膜裁剪成型的保温衣主体,所述保温衣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区、脖颈区、躯干区和裆部区,所述躯干区两侧分别连接有上臂区,所述保温衣主体包括摊平状态和包裹状态两种使用状态,在摊平状态下,所述头部区、脖颈区、躯干区、裆部区和上臂区摊开处于同一平面;在包裹状态下,所述头部区、脖颈区、躯干区、裆部区和上臂区能够分别包裹住与之对应的人体部位。
[0007]该方案中,所述保温衣主体由包括锡箔或铝膜在内的保温金属薄膜制成,包括头部区、脖颈区、躯干区、裆部区以及上臂区,各部位按人体对应部位分布,即头部区与人体的头部、脖颈区与人体的脖子、躯干区与人体的整个躯干、裆部区与人体的胯部、上臂区与人体的上臂对应,在摊平状态下,各部位处于同一平面,即所述头部区、脖颈区、躯干区、裆部区和上臂区形成一个摊平的保温金属薄膜,便于后续保温衣主体自人体背部向胸腹侧进行包裹。在使用保温衣时,将保温衣主体塞进上衣与人体背部之间,并使头部区、脖颈区、躯干区、裆部区以及上臂区分别与人体对应部位贴合,通过手部挤压的方式使保温衣主体从背部侧向人体胸腹侧贴合在人体皮肤上,且使其边缘在人体胸腹侧重叠,通过一些配合件或直接通过手捏的方式将重叠在一起的保温衣主体连接在一起。
[0008]通过在保温衣主体中设置与人体各部位一一对应的头部区、脖颈区、躯干区、裆部区以及两个上臂区,使得在将保温衣包裹在人体表面时,能够具有针对性的覆盖在人体上,
其包裹过程与急救毯相比更加简单快捷,且固定后的保温衣也更加具有稳定性,同时,如同一件衣物的设计除减少了所需的材料外,也能便于使用人的移动。
[0009]优选的,所述保温金属薄膜为锡箔或铝箔。
[0010]优选的,在摊平状态下,所述头部区呈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的直径范围为40cm

50cm。
[0011]该方案中:所述头部区用于包裹在人体的头上,至少需要能够遮挡住耳朵等易在严寒气候下造成损伤的部位,而人的头围一般在54

58cm左右,考虑到所述头部区并不是与人体的头部形状匹配的碗型结构,而仅仅只是由平面结构通过变形折叠覆盖在头部上,难以保证头部区能够有效的遮挡住耳朵等部位,因此使所述头部区在摊开状态下时的圆形结构直径范围为40cm

50cm,以此预留一定余量,用于在遮挡耳朵等部位时通过揉捏使该余量部分能够贴合在面部,尽量保证对耳朵等部位的保温。
[0012]优选的,所述上臂区面向头部区的一侧分别设有肩部延伸区,在摊平状态下,所述肩部延伸区位于所述脖颈区两侧;在包裹状态下,所述肩部延伸区能够覆盖在人体肩部上并与所述上臂区连接。
[0013]通过所述肩部延伸区,在对人体进行包裹时,所述肩部延伸区通过弯折能够较为方便的覆盖在人体的肩部并与所述上臂区的处于腋下部位的部分进行连接形成形似衣袖的结构。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躯干区包括背部区以及连接于所述背部区两侧的胸腹区,所述胸腹区面向头部区的一侧设有胸部延伸区,在摊平状态下,所述胸部延伸区分别位于同侧上臂区的外侧,在包裹状态下,所述胸部延伸区能够覆盖在人体另一侧的肩部上并与所述肩部延伸区连接。
[0015]该方案中,所述背部区用于在对人体进行包裹时与人体的背部贴合,所述胸腹区设置于所述背部区的两侧,用于通过弯折覆盖在人体的胸腹部,其中,所述胸腹区的宽度略大于所述背部区,对于腰围较小的使用人,能够在其胸腹部同时重叠覆盖两层胸腹区,而对于腰围较大的使用人,也能够确保至少能够在其胸腹部覆盖并固定一层胸腹区,由此确保保温衣完全包裹住人体中胸腹部,避免在该处出现缝隙,进而影响保温效果。此外,所述胸部延伸区向所述头部区方向延伸,当其所述胸腹区覆盖在人体胸腹部时,所述胸部延伸区能够覆盖在人体另一侧的肩部并与该侧肩部延伸区连接加强所述胸腹区的覆盖强度,减少在后续移动过程中胸腹区之间连接脱落的可能性,此外,也能够适应不同胸围的使用人。
[0016]优选的,所述保温衣主体的棱角部位设有圆角。
[0017]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在将所述保温衣塞进上衣的过程中棱角部位与衣物刮蹭,对保温衣主体造成拉扯,导致保温衣主体产生损坏。
[0018]优选的,所述保温衣主体上设有用于使所述躯干区、上臂区和裆部区包裹在人体上的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将所述保温衣主体的边缘在胸腹侧进行包裹的时候能够较为稳定的进行固定。
[0019]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温衣,通过在保温衣主体中设置与人体各部位一一对应的头部区、脖颈区、躯干区、裆部区以及两个上臂区,使得在将保温衣包裹在人体表面时,能够具有针对性的覆盖在人体上,其包裹过程与急救毯相比更加简单快捷,且固定
后的保温衣也更加具有稳定性,同时,如同一件衣物的设计除减少了所需的材料外,也能便于使用人的移动。
[002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温衣,通过胸腹区的设置,能够确保保温衣完全包裹住人体中胸腹部,避免在该处出现缝隙,进而影响保温效果。此外所述胸部延伸区向所述头部区方向延伸,当其覆盖在人体胸部时,能够通过与另一侧肩部延伸区连接加强所述胸腹区的覆盖强度,减少在后续移动过程中胸腹区之间连接脱落的可能性,此外,也能够适应不同胸围的使用人。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摊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摊平状态时与人体的配合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衣,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保温金属薄膜裁剪成型的保温衣主体,所述保温衣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区(1)、脖颈区(2)、躯干区(3)和裆部区(4),所述躯干区(3)两侧分别连接有上臂区(5),所述保温衣主体包括摊平状态和包裹状态两种使用状态,在摊平状态下,所述头部区(1)、脖颈区(2)、躯干区(3)、裆部区(4)和上臂区(5)摊开处于同一平面;在包裹状态下,所述头部区(1)、脖颈区(2)、躯干区(3)、裆部区(4)和上臂区(5)能够分别包裹住与之对应的人体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金属薄膜为锡箔或铝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衣,其特征在于,在摊平状态下,所述头部区(1)呈圆形结构,所述圆形结构的直径范围为40cm

5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区(5)面向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异左立旻翟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