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结构布线设计的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便携式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媒体播放器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大多都采用触控结构作为输入设备,以使产品具有更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根据其触控原理的不同,触控结构包括电阻式触控结构、电容式触控结构、红外式触控结构以及声波式触控结构等。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触控结构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音波式等触控结构。其中,尤以电容式触控结构的应用更为广泛。电容式触控结构由于其触控灵敏度好、使用寿命长、不易被外界信号干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
[0003]在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设备中,可以通过在触摸屏体上设置的氧化铟锡 (Indium Tin Oxides,ITO)感应电极之间的互电容来实现触摸屏设备的触摸。在触摸屏设备的触摸屏体中可以采用双层互电容或单层互电容方案,在触摸屏体上设置有互电容即感应节点,每个感应节点对应一个驱动电极和一个接收电极,且每个驱动电极和接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装置,包括盖板、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以及柔性电路板;所述盖板、所述第一功能层以及所述第二功能层重叠设置,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功能层上,且与所述第一功能层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功能层被图案化形成多个驱动电极、多个接收电极以及多条信号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功能层上方的辅助功能层;所述辅助功能层包括绝缘层以及穿透所述绝缘层设置的多个过孔;所述第一功能层还被图案化形成多条连接引线;每条所述信号引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驱动电极或一个所述接收电极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一条连接引线电性连接;多个所述驱动电极和多个所述接收电极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划分;所述连接引线用于将具有相同功能的多个所述驱动电极或多个所述接收电极对应的多条所述信号引线的末端电性连接,且与一个所述过孔电性连接,以将多个所述驱动电极或多个所述接收电极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下基板、发光层以及上封装层;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上封装层之间;所述下基板部分相对所述发光层以及所述上封装层外露;所述上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层的上表面以及侧面,以将所述发光层密封;所述第一功能层覆盖所述上封装层的上表面以及侧面,且覆盖所述下基板相对所述发光层以及所述上封装层外露的部分;所述辅助功能层与所述第一功能层以及所述发光层重叠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定义有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设置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还包括辅助区域;所述连接引线包括第一连接引线和第二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用于将具有相同功能的所述驱动电极或所述接收电极对应的多条所述信号引线的末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由所述显示区域向所述辅助区域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引线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引线与所述过孔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引线位于所述辅助区域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定义有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设置的非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区域还包括辅助区域;所述连接引线包括第一连接引线和第二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用于将具有相同功能的所述驱动电极或所述接收电极对应的多条所述信号引线的末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引线由所述显示区域向远离所述辅助区域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引线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引线与所述过孔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引线设置于与所述辅助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箭雾,侯卫京,
申请(专利权)人:敦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