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组件拼装机
[0001]本技术涉及地铁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组件拼装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的出行可供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地铁是很多人选择的出行方式,现在的地铁一般采用装配式地铁,是通过装配式地铁车站顶层组件拼装设备施工而成,装配式地铁车站顶层组件拼装设备一般通过两侧的承载架对待拼装的预制墙板进行支撑定位,无法承接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中间的预制墙板,承载能力差,施工不方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组件拼装机,以解决现有装配式地铁车站顶层拼装机承载能力差、施工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0005]一种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组件拼装机,包括主梁、中间拼接机构、侧向拼接机构及行走机构,所述主梁上连接有所述中间拼接机构及所述侧向拼接机构,所述中间拼接机构适于承接并移动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组件的中间构件,所述侧向拼接机构适于承接并移动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组件拼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1)、中间拼接机构(2)、侧向拼接机构(3)及行走机构(4),所述主梁(1)上连接有所述中间拼接机构(2)及所述侧向拼接机构(3),所述中间拼接机构(2)适于承接并移动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组件(6)的中间构件(61),所述侧向拼接机构(3)适于承接并移动所述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组件(6)的侧向构件(62),所述行走机构(4)与所述主梁(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主梁(1)在地铁装配式车站中层组件(7)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组件拼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拼接机构(2)包括顶架(21)、第一立柱(25)、第一承接件(26)及第一调整机构,所述顶架(21)设置于所述主梁(1)上,且适于通过所述第一调整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立柱(25)及所述第一承接件(26)进行沿所述主梁(1)长度和宽度方向的移动以及绕所述主梁(1)高度方向的旋转;所述第一立柱(25)设置于所述顶架(21)上且适于沿所述主梁(1)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承接件(26)与所述第一立柱(25)背离所述顶架(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承接件(26)适于承接所述中间构件(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组件拼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1)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层顶架(211)和下层顶架(212),所述下层顶架(212)设置于所述主梁(1)上且适于沿所述主梁(1)长度方向移动,所述上层顶架(211)设置于所述下层顶架(212)上且适于沿所述主梁(1)宽度方向移动及绕所述主梁(1)高度方向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组件拼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接件(26)包括支撑板(261)及楔形块(262),所述支撑板(261)与所述第一立柱(25)连接,各所述楔形块(262)的楔形边适于与所述中间构件(61)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装配式车站顶层组件拼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拼接机构(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中间拼接机构(2)的两侧,所述侧向拼接机构(3)包括侧架(31)、第二立柱(35)、第二承接件(36)及第二调整机构,所述侧架(31)设置于所述主梁(1)上,且适于通过所述第二调整机构驱动所述第二立柱(35)及所述第二承接件(36)进行沿所述主梁(1)长度和宽度方向的水平移动以及绕所述主梁(1)高度方向的旋转,所述第二立柱(35)设置于所述侧架(31)上且适于沿所述主梁(1)的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承接件(36)与所述第二立柱(35)背离所述侧架(3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承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凤,罗璞,黄超,张准,马文彬,舒俊,饶烺,郑泽,陈垚学,李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