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692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是微距光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到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凸面,且第三透镜像侧至少包含一处反曲点;还包括光阑,光阑放置在物侧或放置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微距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TTL/IH<1.45,tan(HFOV)≥1,其中,TTL为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IH为透镜组的半像高;HFOV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片式透镜组,极大地节省了生产成本,在保证镜头短物距下的高性能的同时,能保证镜头的小型化,且镜头的光学畸变较小,照度较高。照度较高。照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距光学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镜头
,尤其涉及微距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蓬勃发展,不仅对拍照摄影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其他拍摄领域也有了更多要求,如微距摄影。但由于大部分摄影镜头主要针对常规焦段进行设计,在物距较短时会出现失真和解析力下降等问题,加上目前电子产品以轻薄短小为发展趋势,因此,适用于多焦段的小型化摄影镜头俨然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微距光学镜头,适用于对尺寸有一定需求的手机或超薄视频摄像装置。该光学镜头能够在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在无穷远和5cm物距下保持良好的成像品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5]本技术提供微距光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到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凸面,且第三透镜像侧至少包含一处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距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侧到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凸面,像侧表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凸面,且第三透镜像侧至少包含一处反曲点;还包括光阑,光阑放置在物侧或放置在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所述微距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TTL/IH<1.45其中,TTL为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IH为透镜组的半像高;tan(HFOV)≥1其中,HFOV为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距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透镜满足以下关系式:0.4<R1/F<0.50.45<|F1/F2|<1其中,R1为第一透镜物侧面曲率半径,F为光学镜头的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距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R2/R3|<4其中,R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曲率半径,R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曲率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距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75<CT2/CT1<0.850.35<CT2/CT3<0.75其中,CT1为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为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距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45<(T12+T23)/ΣCT<0.55其中,T1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表面至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23为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至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在光轴上的距离,ΣCT为光学镜头中所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总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距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关系式:0.8<DT2/DT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建宋亮葛杰金兑映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