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钢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64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6
一种轻质钢钎,包括一钎帽、一钎杆、三个以上钎棱,钎帽底部垂直连接钎杆头端,钎杆尾端为尖部;所述钎棱为长条形板,钎棱的板身宽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缩小,钎棱板身上有孔,各钎棱前端面与钎帽底部垂直连接,各钎棱内侧面环绕连于钎杆杆身周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松软地面使用时,因其钎棱能够更好的抓住周围地面,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极强的环境适应性。极强的环境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钢钎


[0001]本技术涉及地面固定的
,特别涉及一种钢钎。

技术介绍

[0002]在民用和军用领域,用于帐篷、遮阳篷、火箭发射装置等与地面固定的钢钎有刀片状的扁钢钎(如图1)和柱状的圆钢钎(如图2),重量轻。刀片状的扁钢钎在土质地面使用时尚可满足地面固定的使用要求,但在冻土、戈壁等地面条件下用大锤敲击时极易震颤,难以进入地面。柱状的圆钢钎在冻土地面可以牢固固定,但与扁钢钎相同的是在松软的地面条件下又因着力面积小不能起到可靠固定的作用。因此现有钢钎不能满足在所有地面都能固定可靠的要求,环境适应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轻质钢钎,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抓地力能力大,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钎帽、一钎杆、三个以上钎棱,钎帽1底部垂直连接钎杆头端,钎杆尾端为尖部;所述钎棱为长条形板,钎棱的板身宽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缩小,钎棱板身上有孔,各钎棱前端面与钎帽底部垂直连接,各钎棱内侧面环绕连于钎杆杆身周边。
[0005]所述钎棱板身外侧面前部有前倒角面,钎棱板身外侧面后部有后倒角面。
[0006]所述钎棱板身上的孔为仅为大孔或所述钎棱板身上的孔为大孔和小孔。
[0007]所述孔为圆孔、方孔、三角孔、菱形孔、椭圆孔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8]所述尖部为锥形。
[0009]所述钎棱为薄壁板材加工而成,薄壁板材的厚度为1.5mm

6mm。
[0010]所述钎帽底部还环布有筋板,筋板分别设置于相邻两钎棱之间。
[0011]所述筋板包括直角三角形板、梯形板;所述直角三角形板的一直角面垂直连于钎帽底部,直角三角形板的另一直角面垂直连于钎杆;所述梯形板的板面与钎帽底部倾斜设置,梯形板的大端面与钎帽底部对应连接,梯形板的两侧面与相对应的钎棱板身连接,梯形板的小端面与钎杆对应连接。
[0012]所述钎帽是实心圆柱体,所述钎帽与钎杆同心,所述钎棱为三个,各钎棱在钎杆一周呈120
°
均布。
[0013]所述钎棱板身包括中间段、前段、后端段,前段宽度,中间段的宽度从前向后相同,前段宽度从后向前逐渐缩小,后段宽度从前向后逐渐缩小。
[0014]本技术为金属材料,优选钢材,重量较轻,实物设计重量约1千克,选择8磅左右的国标八角锤头可方便将其砸进土质、冻土、戈壁等地面,在松软地面使用时因其具有三个钎棱能够更好的抓住周围地面,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本技术可用于帐篷、遮阳篷、火箭发射装置等与地面固定。本技术的一种轻质钢钎的钎棱上可加工诸多小孔后,
可显著增大钢钎的抓地力,防止火箭发射过程中钢钎被拔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刀片状的扁钢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现有柱状的圆钢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基本型三维线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钎棱增加小孔后的效果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增加筋板后的效果图一;
[0020]图6为本技术增加筋板后的效果图二;
[0021]图7为梯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图3、4中,本技术包括钎帽1、钎杆2、钎棱3,钎帽1是实心圆柱体,钎杆2是下端锥尖的实心圆柱细长杆,钎棱3是加工有孔的薄壁板材。钎帽1、钎杆2与钎棱3通过焊接成为一个整体。钎帽1与钎杆2同心,钎棱3在钎杆2一周呈120
°
均布。钎棱3加工的大孔31为圆孔。钎棱3板身上可加工诸多小孔32。钎棱板身上加工的大孔31可以为方孔、三角孔、菱形孔、椭圆孔等形状,与圆孔方案具有同样的效果。钢钎需要起拔时,用撬棍穿过大孔31将钢钎撬出来。大孔孔径是20mm,小孔孔径是6mm。
[0023]图5中,钢钎上钎帽与钎杆之间可增加直角三角形板33,提升钢钎的刚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直角三角形板33分别设置于相邻两钎棱3之间。直角三角形板33的一直角面垂直连于钎帽1底部,直角三角形板33的另一直角面垂直连于钎杆2。
[0024]图6、7中,钎帽、钎杆与钎棱之间可增加梯形板34,梯形板34的板面与钎帽1底部倾斜设置,梯形板34的大端面342与钎帽1底部对应连接,梯形板34的两侧面与相对应的钎棱3板身连接,梯形板34的小端面341与钎杆2对应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钢钎,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钎帽(1)、一钎杆(2)、三个以上钎棱(3),钎帽(1)底部垂直连接钎杆(2)头端,钎杆(2)尾端为尖部;所述钎棱(3)为长条形板,钎棱(3)的板身宽度从中间向两端逐渐缩小,钎棱(3)板身上有孔,各钎棱(3)前端面与钎帽(1)底部垂直连接,各钎棱(3)内侧面环绕连于钎杆(2)杆身周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钢钎,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棱(3)板身外侧面前部有前倒角面,钎棱(3)板身外侧面后部有后倒角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钢钎,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棱(3)板身上的孔为仅为大孔(31)或所述钎棱(3)板身上的孔为大孔(31)和小孔(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质钢钎,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圆孔、方孔、三角孔、菱形孔、椭圆孔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钢钎,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部为锥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钢钎,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棱(3)为薄壁板材加工而成,薄壁板材的厚度为1.5mm

6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乐周国栋王丹郑朝阳吴礼科张华雷牛君杰陶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山重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