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线控制变色电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043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双线控制变色电路控制系统,包括LED灯A以及LED灯B,还包括变色模块,变色模块与电源正极、电源负极电性连接,其中,变色模块的分别与LED灯A、LED灯B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采用2条线实现变色电路控制系统,节省成本以及简化安装操作。及简化安装操作。及简化安装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线控制变色电路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装置
,尤指一种新型双线控制变色电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市面上采用三条线的形式对双色LED进行色温变化控制,采用三条线的形式存在生产成本高、安装不便的问题,同时,对于台灯或者台式镜子灯等而言,不适合采用三条线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双线控制变色电路控制系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采用变色模块,通过变色模块实现使用两条线亦可实现色温变化控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新型双线控制变色电路控制系统,包括LED灯A以及LED灯 B,还包括变色模块,所述变色模块与电源正极、电源负极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变色模块的分别与所述LED灯A、所述LED灯B电性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变色模块包括集成电路、第一场效应管以及第二场效应管,所述集成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与所述LED灯A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与所述LED灯B电性连接。
[0007]本技术通过设计新型结构的变色模块,由变色模块实现两条线实现对双色LED进行色温变化控制,一方面与三条线相比较,能够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与三条线相比较,其安装过程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现有市面上的三线控制示意图。
[0009]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标号说明:1.LED灯A;2.LED灯B;3.变色模块;4.集成电路;5.第一场效应管;6.第二场效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请参阅图1

2所示,为本技术实现的一种新型双线控制变色电路控制系统,包括LED灯A1以及LED灯B2,还包括变色模块3,所述变色模块3与电源正极、电源负极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变色模块3的分别与所述LED灯A1、所述LED灯B2电性连接。
[0012]如图1所示,为现有市面的采用三条线的连接方式实现对双色LED 灯的色温变化控制,由于其采用三条线的形式,造成成本的增加以及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
[0013]对此本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新型双线控制变色电路控制系统,其通过设置变色模块3,通过变色模块3与LED灯A1和LED灯B2连接的方式,能够实现从三条线的连接方式转
变为两条线的连接方式,从而降低成本以及简化安装操作。
[0014]如图所示,本技术中具体提供了变色模块3的结构设计,所述变色模块3包括集成电路4、第一场效应管5以及第二场效应管6,所述集成电路4分别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5、所述第二场效应管6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5与所述LED灯A1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6与所述LED灯B2电性连接。
[0015]其具体的使用过程为:当开关关断一次电时,LED灯A1灯开启,再关断一次电时,LED灯B2灯开启,再关断一次电时,LED灯A1和 LED灯B2同时开启,从而达到变化色温。(LEDA灯和LEDB灯的色温是不一致)。
[0016]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线控制变色电路控制系统,包括LED灯A以及LED灯B,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色模块,所述变色模块与电源正极、电源负极电性连接,其中,所述变色模块的分别与所述LED灯A、所述LED灯B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线控制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维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华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