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阻尼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10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阻尼铰链,包括左侧、右侧转动臂,左侧、右侧转动臂的转轴之间连接联动机构,所述阻尼铰链设置有阻尼机构,阻尼机构设置阻尼板,所述阻尼板对应左侧和右侧转动臂转轴分别设置一侧开口的包夹孔;所述阻尼机构在左侧和右侧转动臂的转轴外固定地套有摩擦轴套,所述摩擦轴套与包夹孔的孔壁摩擦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保证阻尼机构起到正常作用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其轴向尺寸,并进一步地,能在轴向上减少转动角度限位结构以及轴的转动支撑所占用的长度,减小铰链的轴向尺寸,从而减小对便携电子终端的边框宽度约束,有利于便携电子终端的窄边框设计,可以应用于双屏移动终端、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等便携电子终端。等便携电子终端。等便携电子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阻尼铰链


[0001]本技术涉及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所述便携电子终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技术介绍

[0002]便携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翻盖手机(如柔性屏翻盖手机)等,为实现不同位置自由停止的功能,以及良好的开合手感,一般由核心部件

铰链来提供阻尼,并且同时又要满足消费电子的寿命测试要求。出于美观考虑,一般要求铰链占用的宽度越窄越好。
[0003]摩擦阻尼铰链,一般使用C型簧管包裹轴类部件产生阻尼。铰链的轴类部件一般使用车削加工,簧管部件一般采用冲压或MIM工艺等。但当轴类部件与其它部件参与外观而选采用整体式结构时,一般需要使用MIM等工艺来制作,但受限于材料性能和工艺方式,其往往无法很好的满足阻尼机构的要求,需要通过延长其长度,但这又会制约便携电子终端的边框宽度。
[0004]此外,铰链中的转动支撑结构以及相应的限位,也分别会占据轴向的一段空间,约束便携电子终端的边框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阻尼铰链,能够对便携电子终端的边框宽度约束更小,有利于便携电子终端的窄边框设计。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阻尼铰链,包括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左侧转动臂的转轴和右侧转动臂的转轴之间连接联动机构,所述阻尼铰链设置有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设置阻尼板,所述阻尼板对应左侧转动臂转轴和右侧转动臂转轴分别设置一侧开口的包夹孔;所述阻尼机构在左侧转动臂的转轴和右侧转动臂的转轴外固定地套有摩擦轴套,所述摩擦轴套与包夹孔的孔壁摩擦配合。
[0007]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0008]左侧转动臂与其转轴为整体结构件,右侧转动臂与其转轴为整体结构件。
[0009]所述阻尼板设置在所述阻尼铰链的轴向内端,所述左侧转动臂转轴和右侧转动臂转轴的内端与所述阻尼板齐平或略有凸出。
[0010]所述铰链设置单独的端盖,并且所述端盖的边沿分别设置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一侧转动支撑结构,所述端盖的边沿还被作为铰链打开到极限位时的限位,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设置与作为限位的边沿配合的限位配合结构;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相互邻近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端盖的外侧,并与端盖一起作为外观结构。
[0011]所述联动机构采用同步反向传动机构;所述同步反向传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机构,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相互邻近的一端的内侧设置转轴,所述转轴设置齿轮
传动机构中的齿轮,所述转轴在齿轮和转动臂之间设置与转动角度限位结构配合的限位配合结构;所述阻尼板设置在所述齿轮的轴向内侧,所述左侧转动臂转轴和右侧转动臂转轴的内端与所述阻尼板齐平或略有凸出。
[0012]所述端盖的侧边设置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作为与转轴配合的所述一侧转动支撑结构。
[0013]所述端盖下部两端边沿作为铰链打开到极限位时的转动角度限位结构。
[0014]所述联动机构采用同步反向传动机构;所述同步反向传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处于两端的齿轮和中间齿轮,中间齿轮的轴与所述端盖连接,所述两端齿轮分别设置在左侧转动臂转轴和右侧转动臂转轴上,所述铰链设置支架,所述支架的两侧内壁设置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另一侧转动支撑结构。
[0015]所述阻尼铰链设置支架,所述阻尼板和支架固定连接。
[0016]所述支架设置为支架环,所述支架环为分体于便携电子终端中部外壳的部件,支架环的上部和下部上设置向轴向内侧伸出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固定阻尼板。
[0017]所述支架设置为支架环,所述支架环为分体于便携电子终端中部外壳的部件,端盖连接在所述支架环的轴向外侧,支架环内部容纳齿轮传动机构中的齿轮;支架环上的所述另一侧转动支撑结构和端盖上的所述一侧转动支撑结构构成在轴向处于不同位置但对转轴形成两侧转动支撑的组合转动支撑结构;所述转轴上设置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设置圆弧面而与支架环上的所述另一侧转动支撑结构配合,齿轮传动机构中位于两端的齿轮分别设置在左侧转动臂转轴上的转动块的另一侧和右侧转动臂转轴上的转动块的另一侧。
[0018]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能够在保证阻尼机构起到正常作用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其轴向尺寸,并进一步地,能在轴向上减少转动角度限位结构以及轴的转动支撑所占用的长度,减小铰链的轴向尺寸,从而减小对便携电子终端的边框宽度约束,有利于便携电子终端的窄边框设计,可以应用于双屏移动终端、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等便携电子终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之一。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结构爆炸图。
[0022]图4、5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对应便携电子终端展平和折拢时的限位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附图。本技术提供的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包括左侧转动臂1和右侧转动臂2,便携电子终端的左侧机壳和右侧机壳分别与所述左侧转动臂1和右侧转动臂2连接,而能够进行相应的展平打开和折拢操作。
[0024]左侧转动臂1与其转轴10为采用MIM工艺的整体结构件,右侧转动臂2与其转轴20为采用MIM工艺的整体结构件。
[0025]左侧转动臂1的转轴10和右侧转动臂2的转轴20之间连接联动机构,而能够得到需要的转动控制,该转动控制可以是同步反向转动或不同步反向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为同步反向传动机构,并采用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四个依次啮合的齿轮,自左至右依次为齿轮41、42、43、44。
[0026]所述阻尼铰链设置有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设置阻尼板6,所述阻尼板6对应左侧转动臂转轴10和右侧转动臂转轴20分别设置一侧开口的包夹孔60;所述阻尼机构在左侧转动臂的转轴10和右侧转动臂的转轴20外固定地套有摩擦轴套7,所述摩擦轴套7可避开MIM工艺的限制,采用高摩擦力、高耐磨的材料制成,所述摩擦轴套7与包夹孔60的孔壁摩擦配合。
[0027]所述阻尼板6设置在阻尼铰链的轴向内端。所述阻尼铰链设置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为支架环5,所述支架环为分体于便携电子终端中部外壳的部件,支架环5的上部和下部上设置向轴向内侧伸出的连接臂51,利用连接臂51固定(比如夹住、焊接、胶黏)阻尼板6。阻尼板5无需设置成管状,采用较薄的厚度(包夹孔60的长度极短),左侧转动臂转轴10和右侧转动臂转轴20的内端只需与所述阻尼板6齐平或略有凸出,即能够保证阻尼板5姿态稳定而与转轴(摩擦轴套7)保持可靠连接,并通过摩擦轴套7,在长度短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摩擦力。
[0028]所述阻尼板6上还设置中间齿轮的轴420、430的支撑孔62、63,轴420、430一端支撑在下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阻尼铰链,包括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左侧转动臂的转轴和右侧转动臂的转轴之间连接联动机构,所述阻尼铰链设置有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机构设置阻尼板,所述阻尼板对应左侧转动臂转轴和右侧转动臂转轴分别设置一侧开口的包夹孔;所述阻尼机构在左侧转动臂的转轴和右侧转动臂的转轴外固定地套有摩擦轴套,所述摩擦轴套与包夹孔的孔壁摩擦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板设置在所述阻尼铰链的轴向内端,所述左侧转动臂转轴和右侧转动臂转轴的内端与所述阻尼板齐平或略有凸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设置单独的端盖,并且所述端盖的边沿分别设置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一侧转动支撑结构,所述端盖的边沿还被作为铰链打开到极限位时的限位,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设置与作为限位的边沿配合的限位配合结构;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相互邻近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端盖的外侧,并与端盖一起作为外观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采用同步反向传动机构;所述同步反向传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机构,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相互邻近的一端的内侧设置转轴,所述转轴设置齿轮传动机构中的齿轮,所述转轴在齿轮和转动臂之间设置与转动角度限位结构配合的限位配合结构;所述阻尼板设置在所述齿轮的轴向内侧,所述左侧转动臂转轴和右侧转动臂转轴的内端与所述阻尼板齐平或略有凸出。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阻尼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侧边设置圆弧凹槽,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飞凤安吉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