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永泉专利>正文

一种抗风防撞击的草原生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0013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风防撞击的草原生态监测装置,包括抗风柱,四个所述二号推送杆的顶部均转动安装有二号侧锥,四个位于底部所述固定推送杆互相远离于双向螺纹杆的一侧均与四个二号侧锥相对于双向螺纹杆的一侧转动连接,四个一号侧锥的顶部均贯穿抗风柱并延伸至抗风柱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监测设备技术领域;该抗风防撞击的草原生态监测装置,通过一号侧锥受到一号推送杆配合固定推送杆的推力开始向抗风柱外侧平移,二号侧锥受到二号推送杆配合固定推送杆的推力并和一号侧锥均插入四周的泥土中,实现了草原生态监测装置的快速有效安装,减少了草原生态监测装置的安装周期,提高了草原生态监测装置的安装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风防撞击的草原生态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监测设备
,具体是一种抗风防撞击的草原生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态监测是指利用物理、化学、生化、生态学等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控和测试,而在草原上,为了实时记录草原生态环境的变化,需要在草原上安置草原生态监测装置,以实现对草原生态的实时监测。
[0003]现有的草原生态监测装置在进行安装时,需要在安装基点处挖坑并灌溉混凝土用以制作地基,灌溉的混凝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同时通过挖坑并灌溉混凝土作为基座,使得草原生态监测装置的安装周期长,且安装工序繁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风防撞击的草原生态监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草原生态监测装置安装周期长,且安装工序繁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风防撞击的草原生态监测装置,包括抗风柱,所述抗风柱的正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风防撞击的草原生态监测装置,包括抗风柱(1),所述抗风柱(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电源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风柱(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7),所述旋转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双向螺纹杆(11),所述双向螺纹杆(11)的外表面螺纹安装有正向套筒(8),所述正向套筒(8)的外表面与抗风柱(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11)的外表面且位于正向套筒(8)的下方转动安装有固定套筒(24),所述固定套筒(24)的外表面与抗风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正向套筒(8)的四周均转动安装有一号推送杆(26),所述固定套筒(24)四周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安装有固定推送杆(27),四个位于顶部所述一号推送杆(26)的底部均转动安装有一号侧锥(28),四个位于顶部所述固定推送杆(27)互相远离于双向螺纹杆(11)的一侧均与四个一号侧锥(28)相对于双向螺纹杆(11)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11)的外表面且位于固定套筒(24)的下方螺纹安装有反向套筒(10),所述反向套筒(10)的外表面与抗风柱(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反向套筒(10)的四周均转动安装有二号推送杆(9),四个所述二号推送杆(9)的顶部均转动安装有二号侧锥(13),四个位于底部所述固定推送杆(27)互相远离于双向螺纹杆(11)的一侧均与四个二号侧锥(13)相对于双向螺纹杆(11)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11)的底部螺纹安装有底锥(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防撞击的草原生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一号侧锥(28)的顶部均贯穿抗风柱(1)并延伸至抗风柱(1)的外部,四个所述二号侧锥(13)的顶部均贯穿抗风柱(1)并延伸至抗风柱(1)的外部,所述抗风柱(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平台杆(3),所述平台杆(3)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4),所述平台杆(3)顶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泉
申请(专利权)人:赵永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