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洗机的餐具篮及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94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洗机的餐具篮,包括篮体及篮盖,所述篮体具有内腔及顶部敞口,所述篮盖可拆卸的设于篮体的顶部敞口处且用于该顶部敞口打开或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的底部具有相互交错布置的沥水条,两所述沥水条的交叉处设置有位于篮体中且竖向延伸的沥水柱,该沥水柱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篮体的底部具有相互交错布置的沥水条,两沥水条的交叉处设置有位于篮体中且竖向延伸的沥水柱,该沥水柱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筷子放置在篮体中之后,筷子下端与沥水柱上端接触,大大减小了支撑面,有利于提高筷子的洗净度及干燥性。子的洗净度及干燥性。子的洗净度及干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清洗机的餐具篮及清洗机


[0001]本技术涉及洗碗机
,具体指一种用于清洗机的餐具篮及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洗碗机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家电设备,主要用于清洁、烘干碗盘等餐具,减轻了人们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便于对筷子、刀叉等进行集中洗涤、干燥,洗碗机中一般会配备用于盛放筷子、刀叉、勺子等细长餐具的,餐具篮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筷子、刀叉、勺子等餐具的洗净度。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0249742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筷笼结构及洗碗机》(申请号:201920398350.6)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上端开口的筷笼主体以及设置于开口上的笼架,笼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C字型的通孔,筷笼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沥水孔,沥水孔上设置有多个向沥水孔中心倾斜向下的连杆,筷笼主体周壁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筷笼主体上设置有两个筷笼,两个筷笼之间设置有倒U型的间距。
[0004]上述筷笼结构可通过笼架将筷子和餐具放正,以便于清洗,但是,笼体底部与筷子之间的接触面比较大,一方面影响筷子的洗净度,另一方面不利于筷子干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减小筷子下端的支撑面从而提高筷子洗净度及干燥性的用于清洗机的餐具篮。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餐具篮的清洗机。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清洗机的餐具篮,包括篮体及篮盖,所述篮体具有内腔及顶部敞口,所述篮盖可拆卸的设于篮体的顶部敞口处且用于该顶部敞口打开或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的底部具有相互交错布置的沥水条,两所述沥水条的交叉处设置有位于篮体中且竖向延伸的沥水柱,该沥水柱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0008]优选地,所述沥水柱的上端具有向上拱起的半球状的上端面。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筷子下端与沥水柱的之间的接触面。
[0009]优选地,所述沥水条的横截面呈菱形,该菱形横截面的上部为︿形的上沥水面、下部为V形的下沥水面。该结构有利于提高篮体底部的沥水效果,保持干燥。
[0010]为了便于将篮盖脱卸式安装在篮体上,所述篮体的顶部具有水平布置的框边,该框边内缘凹陷形成用于托置篮盖的托台,所述蓝盖的底部边缘处设置向下延伸且能与该框边的底部边缘相卡接限位的卡脚。
[0011]优选地,所述框边的内侧壁上开有自上而下逐渐向篮体内侧倾斜的斜面,在所述篮盖相对于篮体向下扣置状态下,所述卡脚与斜面滑动配合。本技术的篮盖为自上而下的扣置在篮体上,采用上述斜面,可对卡脚向下滑动的位置进行导向,便于装配。
[0012]优选地,所述篮盖的第一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卡脚,所述篮盖的第二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卡脚,所述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卡脚与第二卡脚对称布置。
[0013]进一步优选,所述篮盖的顶部边缘处在对应第一卡脚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块,相应的,所述框边的顶部边缘开有供凸块卡置其中的卡口。在本技术中,篮盖的面积小于篮体上端口敞口的面积,在卡脚与框边底部边缘配合限位之后,再通过上述凸块与卡口配合可防止篮盖在篮体上水平移动。
[0014]优选地,所述篮盖由多条相互交错布置的分隔筋构成,所述分隔筋的横截面呈六边形,该六边形横截面的上部为︿形的上导向面、下部为V形的下导向面。由于本技术的篮盖是自上而下的扣置的篮体上,如果篮体中预先放置了筷子、勺子等餐具,那么上述下导向面便于与餐具形成导向作用,方便的将篮盖向下扣置,如果先将篮盖安装在篮体上再放入餐具,那么上导向面就可以为餐具的滑入提供导向作用,方便将餐具放入;同时,上述上导向面、下导向面还有利于沥水,在清洗过程中,方便水流进入篮体,在清洗完毕后,方便水流沥干而保持干燥。
[0015]优选地,所述篮体的一个边缘处形成弧形面,所述篮体的侧壁具有竖向布置的第一筋条及在该第一筋条上呈V形布置的第二筋条,且各第一筋条和/或第二筋条的横截面成形为尖端朝外的V形结构。上述结构有利于提高沥水效果。
[0016]一种应用有上述餐具篮的清洗机,包括箱体,该箱体中设置有碗篮,所述餐具篮放置在碗篮中。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篮体的底部具有相互交错布置的沥水条,两沥水条的交叉处设置有位于篮体中且竖向延伸的沥水柱,该沥水柱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筷子放置在篮体中之后,筷子下端与沥水柱上端接触,大大减小了支撑面,有利于提高筷子的洗净度及干燥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分解图;
[0020]图3为图1的剖视图;
[0021]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5为图3的右上角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用于清洗机的餐具篮包括篮体1及篮盖2,篮体1具有内腔及顶部敞口,篮盖2可拆卸的设于篮体1的顶部敞口处且用于该顶部敞口打开或遮盖。
[0025]如图4所示,篮体1的底部具有纵横交错布置的沥水条11,两沥水条11的交叉处设置有位于篮体1中且竖向延伸的沥水柱12,该沥水柱12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筷子放置在篮体1中之后,筷子下端与沥水柱12上端接触,大大减小了支撑面,有利于提高筷子的洗净度及干燥性。沥水柱12的上端具有向上拱起的半球状的上端面121。该结构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筷子下端与沥水柱的之间的接触面。
[0026]沥水条11的横截面呈菱形,该菱形横截面的上部为︿形的上沥水面111、下部为V形的下沥水面112。该结构有利于提高篮体1底部的沥水效果,保持干燥。
[0027]为了便于将篮盖2脱卸式安装在篮体1上,篮体1的顶部具有水平布置的框边13,该框边13内缘凹陷形成用于托置篮盖2的托台131,蓝盖2的底部边缘处设置向下延伸且能与该框边13的底部边缘相卡接限位的卡脚。篮盖2的第一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卡脚21,篮盖2的第二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卡脚22,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相对布置,第一卡脚21与第二卡脚22对称布置。框边13的内侧壁上开有自上而下逐渐向篮体1内侧倾斜的斜面132,在篮盖2相对于篮体1向下扣置状态下,卡脚与斜面132滑动配合。本实施例的篮盖2为自上而下的扣置在篮体1上,采用上述斜面132,可对卡脚向下滑动的位置进行导向,便于装配。
[0028]篮盖2的顶部边缘处在对应第一卡脚21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块23,相应的,框边13的顶部边缘开有供凸块23卡置其中的卡口133。在本实施例中,篮盖2的面积小于篮体1上端口敞口的面积,在卡脚与框边13底部边缘配合限位之后,再通过上述凸块23与卡口133配合可防止篮盖2在篮体1上水平移动。
[0029]如图2、5所示,篮盖2由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洗机的餐具篮,包括篮体(1)及篮盖(2),所述篮体(1)具有内腔及顶部敞口,所述篮盖(2)可拆卸的设于篮体(1)的顶部敞口处且用于该顶部敞口打开或遮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1)的底部具有相互交错布置的沥水条(11),两所述沥水条(11)的交叉处设置有位于篮体(1)中且竖向延伸的沥水柱(12),该沥水柱(12)的直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餐具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柱(12)的上端具有向上拱起的半球状的上端面(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餐具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条(11)的横截面呈菱形,该菱形横截面的上部为︿形的上沥水面(111)、下部为V形的下沥水面(11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餐具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1)的顶部具有水平布置的框边(13),该框边(13)内缘凹陷形成用于托置篮盖(2)的托台(131),所述蓝盖(2)的底部边缘处设置向下延伸且能与该框边(13)的底部边缘相卡接限位的卡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清洗机的餐具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边(13)的内侧壁上开有自上而下逐渐向篮体(1)内侧倾斜的斜面(132),在所述篮盖(2)相对于篮体(1)向下扣置状态下,所述卡脚与斜面(132)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本柱赵书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