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承亿专利>正文

一种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914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外壳、光源模组和散热模组,所述外壳固定于散热模组上,所述光源模组位于外壳内且贴合于所述散热模组上。所述散热模组包括基座和数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于基座的一侧,相邻的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由底部至顶部开口处其宽度逐渐增大。散热片构成的散热通道,其宽度由底部往顶部开口逐渐增大,使空气更容易进入散热通道,增加了空气的流动性,增强了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灯具采用该散热模组后,使光源模组产生的热量更加容易散发,防止了热量集聚而影响光源模组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
技术介绍
目前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已在灯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较小 功率的灯具,其产生的热量少,不会影响灯具的正常工作。但是对于较大功率 的LED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热量在LED的引脚集聚后,若不及时 发散,将会使LED灯烧坏,影响产品的寿命。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灯具散热模组1,如图1所示,其包括基座11和散热片 12,相邻散热片12之间构成宽度均匀的散热通道13。当LED产生的热量传导 至基座ll后,由基座11将热量传导至散热片12,通过散热片12的表面进行 散热。这种散热模组的缺点在于,均匀的散热通道13与空气对流较差,对于热 量较大时,无法及时降温,影响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强散热效果的灯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外壳、光源模组 和散热模组,所述外壳固定于散热模组上,所述光源模组位于外壳内且贴合于 所述散热模组上。所述散热模组包括基座和数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于基 座的一侧,相邻的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由底部至顶部 开口处其宽度逐渐增大。散热片构成的散热通道,其宽度由底部往顶部开口逐渐增大,使空气更容 易进入散热通道,增加了空气的流动性。当热量传导至散热片后,由于空气与散热片接触,带走了散热片的热量,这样当空气的流动性增强后,使热量与外 界的交换速度加快,增强了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灯 具采用该散热模组后,使光源模组产生的热量更加容易散发,防止了热量集聚 而影响光源模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模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具的结构示意图3是图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模组结构示意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 一种散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2和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外壳21、光源 模组22和散热模组23,外壳21固定于散热模组23上,光源模组22位于外壳 21内,且散热模组23贴合于光源模组22上。请一同参阅图4和图5,上述散热模组23包括导热块230、基座231和数 个散热片232,散热片232固定于基座231上。相邻的散热片232之间形成散 热通道233,其中散热通道233的宽度由底部往顶部开口逐渐增大,以使空气 更容易进入散热通道233,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具体地,上述散热才莫组23由导热效果良好的铝材一体成型,以避免因散热 模组23的材料不同而影响热传导效果。散热片232由基座231的下表面垂直向 下延伸,相邻散热片232之间的间隔均匀(即热量通道233的宽度均匀)。为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如图5所示,散热片232的两側表面,在其高度方向上 可呈波形,这样,可使散热片232的表面积增大,增加了空气流动时与散热片 232的4妄触面积。导热块230位于基座231上与散热片232相对的另一侧,其贴合在LED光 源模组22的底面。当LED导通后,其产生的热量从光源模组22的底部传导至 导热块230,通过导热块230将热量依次传导至基座231及散热片232。上述外壳21呈漏斗状,使外壳21的侧壁与底面形成一定的倾角,在本实 施例中外壳21的横截面呈矩形。于矩形底面开设有与光源模组22形状相应的 通孔2U,光源模组22嵌于该通孔2U内。为了使光源模组22的光源LED发 出的光能够通过外壳21的侧壁产生更好的聚光效果,将光源模组22设置于外 壳21底面的中央。于外壳21的側壁开设有导线通孔212,该导线通孔212用于穿设导线(图 中未示出),导线与光源模组22连接。这样,防止了导线因从光源模組22的 底部穿出而使导线受到热量的影响,达到了热电分离的效果。散热片232构成的散热通道233,其宽度由底部往顶部开口逐渐增大,使 空气更容易进入散热通道233,增加了空气的流动性。当热量传导至散热片232 后,由于空气与散热片232接触,带走了散热片232的热量,这样当空气的流 动性增强后,使热量与外界的交换速度加快,增强了散热片232的散热效果。 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灯具采用该散热模组23后,使光源模组22产生的 热量更加容易散发,防止了热量集聚而影响光源模组22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 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灯具,包括外壳、光源模组和散热模组,所述外壳固定于散热模组上,所述光源模组位于外壳内且贴合于所述散热模组上,所述散热模组包括基座和数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于基座的一侧,相邻的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由底部至顶部开口处其宽度逐渐增大。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具有波形表面。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组还包括导热块, 所述导热块位于所述基座上与散热片相对的另 一侧,其贴合于所述光源模组上。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组一体成型。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 片之间的间隔均匀。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外壳的侧壁开设有用于 穿设导线的导线通孔,所述导线与光源模组连接。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组中的光源为LED。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灯具,包括外壳、光源模组和散热模组,所述外壳固定于散热模组上,所述光源模组位于外壳内且贴合于所述散热模组上。所述散热模组包括基座和数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于基座的一侧,相邻的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由底部至顶部开口处其宽度逐渐增大。散热片构成的散热通道,其宽度由底部往顶部开口逐渐增大,使空气更容易进入散热通道,增加了空气的流动性,增强了散热片的散热效果。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灯具采用该散热模组后,使光源模组产生的热量更加容易散发,防止了热量集聚而影响光源模组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1206805SQ20082009337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林承亿, 陈冠骥 申请人:林承亿;陈冠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灯具,包括外壳、光源模组和散热模组,所述外壳固定于散热模组上,所述光源模组位于外壳内且贴合于所述散热模组上,所述散热模组包括基座和数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于基座的一侧,相邻的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由底部至顶部开口处其宽度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承亿陈冠骥
申请(专利权)人:林承亿陈冠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