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慧丽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78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包括透水沥青层,透水沥青层的底部设置有砂垫层,砂垫层的底部设置有土工布,土工布内部的上端设置有滤水层,滤水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块,导流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支撑柱和导流块可以起一定的引流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路基的排水效果,且支撑柱在空洞的排水通道内为路基提供支撑,弧形的导流层也更加有利于雨水从导流层上流出;土工布和滤水层可以对雨水进行两次过滤,且土工布减少了从排水沟和防水层进入排水通道的砂石等杂质,且土工布的设置可以和路基相结合增强路基结构的稳定性。置可以和路基相结合增强路基结构的稳定性。置可以和路基相结合增强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基
,特别是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基是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也叫做线路下部结构。路基与桥梁、隧道相连,共同构成线路。路基是轨道的基础,路基荷载,既承受轨道结构的重量,又承受列车行驶时通过轨道传播而来的动荷载。路基是一种土工结构,经常受到地质、水、降雨、气候、地震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抵抗能力差,因此,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0003]在中国专利CN209584751U中公开的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该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滤孔和吸水海绵可拦截砂石、沙土等杂质,防止杂质进入排水通道,导能将路面渗透下来的水及时向外排出,防止路基内部积水,提高了路基的稳定性,但是,该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
[0004]排水通道的开设虽然提高了路基的排水效果,但是路基结构中较大的空洞会导致路基整体强度降低,且防水层的形状不利于排水通道排水;当路基投入时间较久后,防水层可能会破损产生砂石等杂质,且排水沟内可能也会有砂石等杂质,这些杂质进入排水通道后,可能会将其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包括透水沥青层,所述透水沥青层的底部设置有砂垫层,所述砂垫层的底部设置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内部的上端设置有滤水层,所述滤水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层,所述滤水层与导流层之间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导流层上开设有导流槽;
[0007]所述土工布外侧的下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底部设置有碎石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与排水通道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滤水层包括盒体、滤孔和吸水海绵,所述土工布内侧的顶部设置有盒体,所述盒体上开设有滤孔,所述盒体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海绵。
[0009]优选的,所述滤水层和导流层均为弧形状,所述滤水层和导流层的高度均由中间向两侧降低。
[0010]优选的,所述导流块和支撑柱均有多个,多个所述导流块均为半球状,多个所述导流块和支撑柱均匀分布在排水通道内。
[0011]优选的,所述导流槽有多个,多个所述导流槽线性阵列在导流层上,所述导流层设
置在土工布内侧的底部。
[0012]优选的,所述滤孔有多个,多个所述滤孔均匀分布在盒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排水沟的横截面为梯形。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4]1、该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通过设置导流块、支撑柱、导流槽和导流层,支撑柱和导流块可以起一定的引流效果,可以将吸水海绵上粘连的雨水引出,从而进一步提高路基的排水效果,且支撑柱在空洞的排水通道内为路基提供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弧形的导流层也更加有利于雨水从导流层上流出;
[0015]2、该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通过设置土工布,土工布和滤水层可以对雨水进行两次过滤,从而进一步减少从滤水层上方进入排水通道的杂质,土工布将排水通道包裹住,从而减少了从排水沟和防水层进入排水通道的砂石等杂质,且土工布的设置可以和路基相结合增强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土工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滤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透水沥青层,2

砂垫层,3

土工布,4

滤水层,401

盒体,402

滤孔,403

吸水海绵,5

导流块,6

支撑柱,7

导流层,8

排水通道,9

导流槽,10

防水层,11

混凝土层,12

碎石层,13

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2]如图1

4所示,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它包括透水沥青层1,透水沥青层1的底部设置有砂垫层2,砂垫层2的底部设置有土工布3,土工布3将排水通道8包裹,对从外界进入排水通道8的砂石等杂质进行阻拦,且和路基相结合可以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土工布3内部的上端设置有滤水层4,滤水层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块5,导流块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6,支撑柱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层7,滤水层4与导流层7之间设置有排水通道8,路基上流下的雨水通过排水通道8排到外界,导流层7上开设有导流槽9;
[0023]土工布3外侧的下端设置有防水层10,防水层10包括聚氨酯防水涂料层和沥青稀浆层,此处防水层10与中国专利CN209584751U中的防水层10结构与原理均类似,防水层10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层11,混凝土层11的底部设置有碎石层12,碎石层12和混凝土层11从底部为路基提供支撑,混凝土层11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13,排水沟13与排水通道8相连通,从路基内流出的雨水顺着排水沟13排走。
[002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滤水层4包括盒体401、滤孔402和吸水海绵403,土工布3内侧的顶部设置有盒体401,盒体401上开设有滤孔402,盒体401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海绵403,吸水海绵403可以提高整个滤水层4的吸水性。
[002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滤水层4和导流层7均为弧形状,滤水层4和导流层7的高度均由中间向两侧降低,弧形状的滤水层4和导流层7可以进一步辅助排水通道8内的雨水流出。
[002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流块5和支撑柱6均有多个,多个导流块5均为半球状,半球状的导流块5可以辅助吸水海绵403上粘连的一部分雨水流下,从而提高路基的排水效果,多个导流块5和支撑柱6均匀分布在排水通道8内。
[002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导流槽9有多个,多个导流槽9线性阵列在导流层7上,导流槽9的设置可以进一步辅助雨水从导流层7上流出,导流层7设置在土工布3内侧的底部。
[002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滤孔402有多个,多个滤孔402均匀分布在盒体401的顶部和底部,排水沟13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的排水沟13有利于从排水通道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沥青层(1),所述透水沥青层(1)的底部设置有砂垫层(2),所述砂垫层(2)的底部设置有土工布(3),所述土工布(3)内部的上端设置有滤水层(4),所述滤水层(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块(5),所述导流块(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层(7),所述滤水层(4)与导流层(7)之间设置有排水通道(8),所述导流层(7)上开设有导流槽(9);所述土工布(3)外侧的下端设置有防水层(10),所述防水层(10)的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层(11),所述混凝土层(11)的底部设置有碎石层(12),所述混凝土层(11)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13),所述排水沟(13)与排水通道(8)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层(4)包括盒体(401)、滤孔(402)和吸水海绵(403),所述土工布(3)内侧的顶部设置有盒体(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E零一F五零零
申请(专利权)人:李慧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