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浆液换向装置及浆液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浆液换向装置及浆液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泥水模式的盾构机在施工过程中,接管环节为泥水环流中重要环节之一,即当盾构机掘进一定距离后,需要在隧道内将管路断开,新增一段泥浆管路进行延伸衔接。传统简易接管施工法会导致大量被截断管路内泥浆流入隧道造成污染,无法满足现在对清洁、环保的施工要求;伸缩套管模式对加工精度要求极高,成本很高,而且极易磨损,因此目前更倾向于选用打球式接管器这种环保清洁接管模式。
[0003]而在采用打球式接管器的接管模式时,需要将闭塞球打入至隧道泥浆管路中,在竖井始发口处需要将管路内多余泥浆排出,如从竖井至地面要克服竖向管路的泥浆自重,浆液很难排出,完成接管动作后,需要进行收球动作,将泥浆管内闭塞球推回至收球装置之中,因此还要满足进排浆管路切换的功能。基于上述需求,需要设计一套浆液换向装置,来完成对进排浆管路的接管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且便于接管的浆液换向装置。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浆液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换向装置包括:第一管路(1),所述第一管路(1)中设置有第一阀(11),所述第一管路(1)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阀(11)两侧的第一段(12)和第二段(13);第二管路(2),所述第二管路(2)中设置有第二阀(21),所述第二管路(2)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阀(21)两侧的第三段(22)和第四段(23);第一连接管路(3),所述第一连接管路(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段(12)和所述第三段(22)上,所述第一连接管路(3)中设置有第三阀(31),所述第一连接管路(3)包括位于所述第三阀(31)两侧的第五段(32)和第六段(33),所述第五段(3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段(12)上;第二连接管路(4),所述第二连接管路(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段(13)和所述第四段(23)上,所述第二连接管路(4)中设置有第四阀(41)和第五阀(42),所述第二连接管路(4)具有位于所述第四阀(41)和所述第五阀(42)之间的第七段(43);缓冲管路(5),所述缓冲管路(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五段(32)和所述第七段(43)上,所述缓冲管路(5)中还设置有第六阀(51);第三连接管路(6),所述第三连接管路(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段(13)和所述第四段(23)上,所述第三连接管路(6)中设置有第七阀(61)和第八阀(62),所述第三连接管路(6)具有位于所述第七阀(61)和所述第八阀(62)之间的第八段(63),所述第八段(63)上开设有排浆口(6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液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所述第二管路(2)、所述第一连接管路(3)的管径相同,所述第二连接管路(4)、所述缓冲管路(5)、所述第三连接管路(6)的管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管路(3)的管径大于所述缓冲管路(5)的管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液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浆口(631)处管径和所述缓冲管路(5)的管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液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11)、所述第二阀(21)、所述第三阀(31)、所述第四阀(41)、所述第五阀(42)、所述第七阀(61)、所述第八阀(62)均为液控闸阀,所述第六阀(51)为常闭手动闸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液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4)中设置有两组常开手动闸阀(44),所述第四阀(41)和所述第五阀(42)位于两组所述常开手动闸阀(44)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浆液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路(6)中设置有两组所述常开手动闸阀(44),所述第七阀(61)和所述第八阀(62)位于两组所述常开手动闸阀(44)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泽阳,丁昊伦,贺民璐,周宇,刘清国,郭楠,任立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