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厚软土路基多维度治理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软土路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深厚软土路基多维度治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软土路基是指修建在湿地、湖泊等含水量较大区域的一种路基。一般而言,软土路基含水量较大、孔隙率高、强度低、渗透性低、承载力弱、压缩变形大,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软土对道路工程建设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我国的软土分布十分广阔,在平原和沿海地区的河流下游三角洲、内陆盆地和河流两岸广泛分布。
[0003]目前,对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强夯法、换填法、固结排水法等。强夯法是利用重锤从高处的自由落体产生的势能对道路进行夯实,提升道路的承载能力。换填法是将承载能力差的软土换填为承载能力较好的其他土体,该种方法适用于软土层比较薄的路基,对于深厚软土并不适用。固结排水法是在软土层上铺设砂石层和排水层对原土层进行试压或者抽水的方式将软土中的液态水排出,从而提高软土结构的承载力。上述处理方法较为单一,对深厚软土层的处理效果不佳,不能很好地保证深厚软土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厚软土路基多维度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厚软土路基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第一软土层、第二软土层、土工布、碎石垫层、块石层、砂石垫层、水泥稳定碎石层、水泥砂浆粘结层以及面层复合材料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土路基多维度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厚软土路基结构还包括:排水盲沟和集水井,间距布设于所述第二软土层上;排水板和微型桩,梅花形布置于所述深厚软土路基结构内部;排水沟,布设于所述深厚软土路基结构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土路基多维度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土层上铺设所述土工布;所述土工布上铺设所述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的厚度为50~60cm,最大粒径不大于5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厚软土路基多维度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沟和所述集水井用于动力固结施工过程基土水分的实时排出;所述排水板形成竖向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板的布置间距不大于1.5m,底端插入至所述第二软土层下侧不小于4.0m,上端高出所述碎石垫层顶端3~5cm;所述微型桩应按梅花形布设,桩径不小于20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骏霓,路建国,万旭升,晏忠瑞,白锐,白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