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软镜导入鞘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9710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尿管软镜导入鞘固定装置,包括橡胶弹力圈、连接线和皮肤粘连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橡胶弹力圈相固定,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皮肤粘连板上,所述连接线通过调节在皮肤粘连板上的缠绕圈数来调整连接线的长度。所述橡胶弹力圈套设于导入鞘上,橡胶弹力圈具有弹力固定作用,其在导入鞘上的位置可根据术中需要进行前后移动。该固定装置可以对术中的导入鞘进行固定,防止导入鞘的前后移位,既减少了由于导入鞘的移位而引起的输尿管粘膜的损伤,又能提高软镜手术的工作效率,减少软镜的磨损,因此具有很好的临床运用前景。此具有很好的临床运用前景。此具有很好的临床运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尿管软镜导入鞘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
,具体涉及输尿管软镜导入鞘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输尿管软镜在泌尿外科有着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因为输尿管软镜的头端可弯曲,因此可用于肾盂、肾盏内结石和其他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为了方便输尿管软镜能顺利通过尿道和输尿管而进入肾盂内,在所有的输尿管软镜手术时均需预先留置输尿管软镜导入鞘。导入鞘自尿道外口置入,沿输尿管上行并最终将其头端放置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导入鞘头端放置的最佳位置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这样既方便输尿管软镜的操作,也有利于肾盂内液体的排出以控制肾盂内压力。但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由于输尿管软镜反复的进出导入鞘,会导致导入鞘的移位,进而影响输尿管软镜手术的操作。如术中反复调整导入鞘的位置不仅耽误手术的时间,也增加了输尿管粘膜损伤的风险。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尿管软镜导入鞘固定装置,当将导入鞘的头端放置到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后通过该固定装置来固定导入鞘防止其移位,这样不仅减少了导入鞘移位对输尿管粘膜的损伤,也大大的提高了输尿管软镜手术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输尿管软镜导入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弹力圈、连接线和皮肤粘连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橡胶弹力圈相固定,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皮肤粘连板上,所述连接线通过调节在皮肤粘连板上的缠绕圈数来调整连接线的长度,所述橡胶弹力圈套设于导入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尿管软镜导入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鞘包括内芯、导入鞘管和导入鞘尾端,所述内芯插入所述导入鞘管中,所述导入鞘管连接所述导入鞘尾端,所述导入鞘尾端开口方便输尿管软镜进出。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小飞江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