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61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表带结构,其包含:一本体以及至少一连接组件。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至少一连接组件设于该本体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该至少一连接组件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与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磁性连接。凭借该至少一连接组件连接于一表壳的表耳,并且,该至少一连接组件的磁性连接可使该表带结构在穿戴运动时不易脱落,同时还可以快速穿戴与拆卸。同时还可以快速穿戴与拆卸。同时还可以快速穿戴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带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表带结构,尤指一种可提升穿戴运动时的稳定性及穿戴便利性的表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表带是一种可拆卸的元件,一般而言是以表耳针(又称弹簧棒)与表壳的表耳相连。现有技术如中国技术专利CN2353201Y揭示的表带,请参阅该案图1所示,其尾部段开设有多个通孔,其头部段由靠近表芯的直边段、远离表芯的圆头端以及连接两者的插入段组成,在插入段上开设有可插入表带尾部段的斜面槽孔,而在圆头端上固定设有用于穿过尾部段上的通孔的定位扣钮。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表带的固定是将定位扣钮穿过尾部段上的通孔,这样的固定方式在一般状况下,表带不会脱落,然而,在激烈的运动状况下,表带极易自手腕上脱落。
[0004]因此,如何将上述缺失问题加以改进,乃为本案技术设计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因此本技术在于解决及改善现有所存在的问题与缺失为目的。
[0006]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表带结构,其包含:一本体以及至少一连接组件。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至少一连接组件设于该本体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该至少一连接组件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与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磁性连接。
[0007]其中较佳的,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为凹凸配合或凸凹配合的结构。
[0008]较佳的,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之间为一卡勾与一卡槽的组合。
[0009]较佳的,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之间设有一可相互嵌合的嵌合结构,该嵌合结构包含一嵌合凸部与一嵌合凹部。
[0010]较佳的,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为磁铁与金属,或为磁铁与磁铁的对应结构。
[0011]凭借该至少一连接组件连接于一表壳的表耳,并且,该至少一连接组件的磁性连接可使该表带结构在穿戴运动时不易脱落,同时还可以快速穿戴与拆卸。同时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可为凹凸配合或凸凹配合的结构,或是卡勾与卡槽的组合,且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之间可设有可相互嵌合的嵌合结构,都进一步使该表带结构可更稳固地穿戴于手腕上。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表带结构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表带结构的连接组件为凹凸配合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表带结构的连接组件为凸凹配合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表带结构的连接组件为卡勾与卡槽的组合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表带结构的本体为二带体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

本体;11

第一端部;12

第二端部;13

第一带体;14

第二带体;15

表带环;16

贴合结构;161

毛面;162

勾面;2

连接组件;21

第一连接部;22

第二连接部;23

嵌合结构;3

套接部;4

表壳;41

表耳;42

表耳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方便简洁了解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技术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9]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表带结构,其包含:一本体1以及至少一连接组件2。
[0020]该本体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11与一第二端部12。该本体1为至少一带体,该至少一带体可例如一第一带体13(标示于图1),或者是可例如该第一带体13与一第二带体14(标示于图5)。该至少一带体可以是可挠性材料,例如皮革、帆布、尼龙、塑胶或橡胶。该至少一带体可设有一表带环15,可通过移动该表带环15对该至少一带体多余的部分进行限位,可将该表带环15移动至该至少一带体的尾端所在位置处,从而防止该至少一带体的尾端晃动。该至少一带体上还可设有一贴合结构16,该贴合结构16可为魔鬼毡或重复性粘胶。
[0021]该至少一连接组件2设于该本体1的第一端部11或第二端部12。该连接组件2可设于该第一端部11,或者该连接组件2可设于该第二端部12,或者该二连接组件2可分别设于该第一端部11及该第二端部12,该至少一连接组件2包含一第一连接部21与一第二连接部22,该第一连接部21与第二连接部22磁性连接。在具体实施上,该第一连接部21与该第二连接部22可为磁铁与金属,或可为磁铁与磁铁的对应结构。
[0022]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该第一连接部21与该第二连接部22可为凹凸配合或凸凹配合的结构,例如为相配合的凹穴结构与凸块结构,或者其他任意几何形状。该第一连接部21的凹凸配合或凸凹配合的结构包含上凸下凹(标示于图1)、中央凸起(标示于图2)或中央凹陷(标示于图3),而该第二连接部22为对应配合的上凹下凸(标示于图1)、中央凹陷(标示于图2)或中央凸起(标示于图3)。请参阅图4所示,该第一连接部21与该第二连接部22之间也可为一卡勾与一卡槽的组合。为了使该第一连接部21与该第二连接部22的连接更牢固,该第一连接部21与该第二连接部22之间可进一步设有一可相互嵌合的嵌合结构23(标示于图1),该嵌合结构23包含一嵌合凸部与一嵌合凹部。
[0023]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当该至少一连接组件2的数量为一个时,例如该连接组件2设于该本体1的第一端部11,则该本体1的第二端部12可设有一套接部3,该套接部3设有一穿孔。在具体实施上,该套接部3可以缝制方式形成,例如在该第二端部12反折并以车缝固定成圈状的该套接部3,使套接部3设有穿孔。
[0024]该表带结构在实际使用上,该连接组件2与该套接部3是设置于一表壳4的表耳41上,该连接组件2的第二连接部22可设有透孔,使该第二连接部22穿过表耳针42固定于表耳41上,该套接部3的穿孔也穿过表耳针42固定于另一表耳41上。而且,可凭借移动该表带环
15防止该至少一带体的尾端晃动,并利用该贴合结构16,使魔鬼毡的一毛面161与一勾面162贴合,进而使该表带结构可固定于手腕上。
[0025]综上所述,该表带结构可凭借该至少一连接组件2连接于该表壳4的表耳41,并且,该至少一连接组件2的磁性连接可使该表带结构在穿戴运动时不易脱落,同时还可以快速穿戴与拆卸。同时该第一连接部21与该第二连接部22可为凹凸配合或凸凹配合的结构,或是卡勾与卡槽的组合,且该第一连接部21与该第二连接部22之间可设有可相互嵌合的嵌合结构23,都进一步使该表带结构可更稳固地穿戴于手腕上。
[0026]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以及至少一连接组件,设于该本体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该连接组件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与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磁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为凹凸配合或凸凹配合的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峯
申请(专利权)人:欧斯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