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3960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压配电系统,包括第一供电电源,第一供电电源与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连接于第一转换开关;第二供电电源,第二供电电源与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连接于第二转换开关;备用电源,备用电源通过第一转换开关连接于第一供电电源,备用电源通过第二转换开关连接于第二供电电源;安全联锁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和第三断路器,第一断路器连接于第一转换开关,第三断路器连接于第二转换开关;第一负载,第一负载分别与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并联;第二负载,第二负载并联于第三断路器。当低压配电系统中存在多个供电电源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布线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配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但不限于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低压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行各业对用电的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用户在使用网电的同时自备应急电源,从而能够有效避免网电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根据国家规范和供电管理部门要求,在低压配电系统中使用自备应急电源时不能直接与网电相连,必须通过切换开关装置保证应急发电机与电网并网运行,现有技术中,当低压配电系统中存在多个主供电源的情况下,低压配电系统需要为每个负载配置双电源装置,从而导致布线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系统,能够降低应急电源与网电并网的布线成本。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电系统,包括:
[0006]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换开关相连接;
[0007]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换开关相连接;
[0008]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
[0009]安全联锁装置,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和第三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相连接,所述第三断路器与第二转换开关相连接;
[0010]第一负载,所述第一负载分别与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并联;
[0011]第二负载,所述第二负载并联于所述第三断路器。
[001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低压配电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低压配电系统包括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换开关相连接;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换开关相连接;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安全联锁装置,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和第三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相连接,所述第三断路器与第二转换开关相连接;第一负载,所述第一负载分别与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并联;第二负载,所述第二负载并联于所述第三断路器。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当低压配电系统中存在多个供电电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备用电源与多个供电电源相
互切换的同时减少布线成本。
[001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包括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第一断路器相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供电电源包括第二变压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第三断路器相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一供电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负载相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三断路器与所述第二负载相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负载通过所述第二断路器连接于所述第三断路器,所述第二供电电源通过述第二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三断路器与所述第二负载相连接。
[001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处于第三状态,所述第二负载通过所述第二断路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供电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负载相连接。
[001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处于第四状态,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负载相连接;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和所述第三断路器与所述第二负载相连接。
[001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备用电源为发电机。
[002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全联锁装置为机械联锁装置。
[0021]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变压器和所述第二变压器为三相干式变压器。
[0022]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4]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低压配电系统的电路结构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断路器的电路结构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断路器的电路结构图;
[0027]图4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断路器的电路结构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低压配电系统100;第一供电电源110;第二供电电源120;备用电源130;安全联锁装置140;第一负载150;第二负载160;第一转换开关S1;第二转换开关S2;第一断路器QF1;第二断路器QF2;第三断路器QF3;第一变压器T1;第二变压器T2;第一熔断器RD1;第二熔断
器RD2;第三熔断器RD3;第四熔断器RD4;第五熔断器RD5;第六熔断器RD6;第七熔断器RD7;第一合闸按钮SB1;第一分闸按钮SB2;第二合闸按钮SB3;第二分闸按钮SB4;第三合闸按钮SB5;第三分闸按钮SB6;第一过流脱扣器210;第二过流脱扣器310;第三过流脱扣器410;第一断路器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1DL;第二断路器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2DL;第三断路器的辅助开关常闭接点3DL;第一合闸线圈X1;第二合闸线圈X2;第三合闸线圈X3;第一分励线圈F1;第二分励线圈F2;第三分励线圈F3;第一欠压线圈Q1;第二欠压线圈Q2;第三欠压线圈Q3;第一指示灯HD1;第二指示灯HD2;第三指示灯HD3;第一储能电机M1;第二储能电机M2;第三储能电机M3;第一行程开关SA1;第二行程开关SA2;第三行程开关SA3。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配电系统,所述低压配电系统与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电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换开关相连接;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转换开关相连接;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所述备用电源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安全联锁装置,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包括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和第三断路器,所述第一断路器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相连接,所述第三断路器与第二转换开关相连接;第一负载,所述第一负载分别与所述第一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断路器并联;第二负载,所述第二负载并联于所述第三断路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包括第一变压器,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第一断路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电源包括第二变压器,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市电供电线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开关分别与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第三断路器相连接。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明忠潘勇胜关仕明袁育勋李烽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