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地下层墙身荷载力的泳池底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59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地下层墙身荷载力的泳池底板结构,包括有地下层墙身、地下层底板、地下层混凝土基础、泳池底板和泳池混凝土基础,所述地下层混凝土基础设于地下层底板下方,所述地下层墙身构筑于地下层底板上,所述泳池底板一侧构筑于地下层墙身一侧,所述泳池混凝土基础设于泳池底板下方,所述泳池底板的下边沿设置为由平面和斜面组成的梯形坡面结构,其坡面与地下层墙身构成夹角。其坡面与地下层墙身构成夹角。其坡面与地下层墙身构成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地下层墙身荷载力的泳池底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泳池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地下层墙身荷载力的泳池底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今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体育、娱乐项目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游泳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同时随着大中型的公共建筑(商务楼、宾馆、教学楼)建设,其建筑面积利用率不断提高,其地面建筑使用面积和空间不断减少,使得游泳池的设置成为问题之一,目前建设方为了达到更有效的利用建筑空间,有的将游泳池深挖建造在地下层。
[0003]游泳池建设完工后会在泳池内注入大量的水,当游泳池建设与地下层时,此时地下层墙身承受着巨大的荷载量,在长期处于巨大压力下,地下层墙身容易造成变形,从而使游泳池的质量下降,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泳池底板结构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强地下层墙身荷载力的泳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地下层墙身、地下层底板、地下层混凝土基础、泳池底板和泳池混凝土基础,所述地下层混凝土基础设于地下层底板下方,所述地下层墙身构筑于地下层底板上,所述泳池底板一侧构筑于地下层墙身一侧,所述泳池混凝土基础设于泳池底板下方,所述泳池底板的下边沿设置为由平面和斜面组成的梯形坡面结构,其坡面与地下层墙身构成夹角。
[0005]进一步地,所述坡面与地下层墙身构成的夹角角度为45
°

[0006]进一步地,所述泳池底板内部设置包括有泳池底板上筋、泳池底板下筋、泳池底板斜面钢筋和若干泳池底板纵筋,所述泳池底板上筋和泳池底板下筋分别设于泳池底板的上边沿和下边沿,所述泳池底板斜面钢筋紧贴于坡面并与地下层墙身呈三角结构,所述泳池底板纵筋设置于泳池底板上筋、泳池底板下筋和泳池底板斜面钢筋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层墙身内部设置包括外侧通长筋、外侧附加筋、内侧通长筋和若干墙身纵筋,所述外侧通长筋和内侧通长筋分别设于地下层墙身的外侧及内侧,所述外侧附加筋设于地下层墙身外侧的下半段,所述若干墙身纵筋分别设于地下层墙身的上端及中部。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层墙身中部的墙身纵筋相对设置,两两之间设置有拉结筋,所述拉结筋呈梅花形布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层底板内部设置包括地下层底板上筋、地下层底板下筋和若干地下层底板纵筋,所述地下层底板上筋和地下层底板下筋分别设于地下层底板的上边沿和下边沿,所述地下层底板纵筋分别相对设置于地下层底板中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泳池底板的下边沿设置为由平
面和斜面组成的梯形坡面结构,其坡面与地下层墙身构成夹角,其夹角为45度,可减少泳池底板4与地下层墙身1的直接接触,从而增强了地下层墙身对泳池的承受荷载力,降低了地下层墙身的变形概率,保证了游泳池的建筑质量,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增强地下层墙身荷载力的泳池底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增强地下层墙身荷载力的泳池底板结构的局部配筋图。
[0013]图中,1为地下层墙身,11为外侧通长筋,12为外侧附加筋,13为内侧通长筋,14为墙身纵筋,15为拉结筋,2为地下层底板,21为地下层底板上筋,22为地下层底板下筋,23为地下层底板纵筋,3为地下层混凝土基础,4为泳池底板,41为泳池底板上筋,42为泳池底板下筋,43为泳池底板斜面钢筋,44为泳池底板纵筋,5为泳池混凝土基础,6为梯形坡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照图1

2,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增强地下层墙身荷载力的泳池底板结构,包括有地下层墙身1、地下层底板2、地下层混凝土基础3、泳池底板4和泳池混凝土基础5,所述地下层混凝土基础3设于地下层底板2下方,所述地下层墙身1构筑于地下层底板2上,所述泳池底板4一侧构筑于地下层墙身1一侧,所述泳池混凝土基础5设于泳池底板4下方,所述泳池底板4的下边沿设置为由平面和斜面组成的梯形坡面结构6,其坡面与地下层墙身1构成夹角,所述坡面与地下层墙身1构成的夹角角度为45
°
,可减少泳池底板4与地下层墙身1的直接接触,从而增强地下层墙身1对泳池的承受荷载力。
[0016]所述泳池底板4内部设置包括有泳池底板上筋41、泳池底板下筋42、泳池底板斜面钢筋43和若干泳池底板纵筋44,所述泳池底板上筋41和泳池底板下筋42分别设于泳池底板4的上边沿和下边沿,所述泳池底板斜面钢筋43紧贴于坡面并与地下层墙身1呈三角结构,所述泳池底板纵筋44设置于泳池底板上筋41、泳池底板下筋42和泳池底板斜面钢筋43处。
[0017]所述地下层墙身1内部设置包括外侧通长筋11、外侧附加筋12、内侧通长筋13和若干墙身纵筋14,所述外侧通长筋11和内侧通长筋12分别设于地下层墙身1的外侧及内侧,所述外侧附加筋12设于地下层墙身1外侧的下半段,所述若干墙身纵筋14分别设于地下层墙身1的上端及中部。
[001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地下层墙身1中部的墙身纵筋14相对设置,两两之间设置有拉结筋15,所述拉结筋5呈梅花形布置。
[0019]所述地下层底板2内部设置包括地下层底板上筋21、地下层底板下筋22和若干地下层底板纵筋23,所述地下层底板上筋21和地下层底板下筋22分别设于地下层底板2的上边沿和下边沿,所述地下层底板纵筋23分别相对设置于地下层底板2中部。
[0020]以上已将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
技术涵盖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地下层墙身荷载力的泳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地下层墙身、地下层底板、地下层混凝土基础、泳池底板和泳池混凝土基础,所述地下层混凝土基础设于地下层底板下方,所述地下层墙身构筑于地下层底板上,所述泳池底板一侧构筑于地下层墙身一侧,所述泳池混凝土基础设于泳池底板下方,所述泳池底板的下边沿设置为由平面和斜面组成的梯形坡面结构,其坡面与地下层墙身构成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地下层墙身荷载力的泳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与地下层墙身构成的夹角角度为4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地下层墙身荷载力的泳池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泳池底板内部设置包括有泳池底板上筋、泳池底板下筋、泳池底板斜面钢筋和若干泳池底板纵筋,所述泳池底板上筋和泳池底板下筋分别设于泳池底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杰关嘉如刘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