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放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58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放置结构,属于锂电池领域,其包括锂电池和用于放置锂电池的盘体,所述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设置于所述锂电池的相对两端;所述盘体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和竖直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的四周边缘的侧板,且所述侧板相互围合形成侧框,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放置区,所述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放置槽组,所述放置槽组包括若干由顶板下凹形成的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沿着左右方向横向设置;所述顶板的表面还设置有正极标识符和负极标识符,所述负极标识符和正极标识符分别位于所述放置区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分辨。极极耳的分辨。极极耳的分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放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放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在真空封装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存放,以便下一工序的取用,现在一般使用表面设置有放置槽的盘子对进行收纳,盘子上的放置槽用于收纳锂电池,但是,由于锂电池本身为对称结构,难以分辨出放置在盘子中的锂电池的极耳的正负极,不便于锂电池的取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锂电池放置结构,包括锂电池和用于放置锂电池的盘体,所述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设置于所述锂电池的相对两端;所述盘体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和竖直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的四周边缘的侧板,且所述侧板相互围合形成侧框,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放置区,所述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放置槽组,所述放置槽组包括若干由顶板下凹形成的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沿着左右方向横向设置;所述顶板的表面还设置有正极标识符和负极标识符,所述负极标识符和正极标识符分别位于所述放置区的左右两侧。
[0004]本技术用于正负极耳分别设置在锂电池的相对两端的锂电池的放置。
[0005]本技术中,盘体上的第一放置槽的形状与锂电池的形状相匹配,用于锂电池的放置,盘体上的正极标识符和负极标识符用于标识锂电池的极耳的朝向,在将锂电池放置到第一放置槽中时,使得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朝向正极标识符和负极标识符,即可明显地展示盘体中的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位置,便于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分辨,进而可以方便锂电池的取用。其中,由于第一放置槽横向设置,因此会使得放置在第一放置槽中的锂电池的两个极耳分别朝向左右两侧。
[0006]另外,顶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侧框,因此可以将盘体通过其上的侧框套设在另一盘体上,可以方便盘体的叠放。
[0007]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朝向所述锂电池的一端分别包覆有颜色不同的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
[0008]其中,包覆在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上的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的颜色不同,因此可以在将锂电池放置到第一放置槽中这一过程中,方便、快速地分辨出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以保证能快速、准确地将锂电池放入到盘体中。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均延伸至所述锂电池的内部。
[0010]其中,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均延伸至锂电池相互卷绕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进而可以起到保护极耳的作用,避免极耳与锂电池的交界的部分因弯折而受损。
[0011]进一步的,所述侧框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所述第二侧框位于所述第一侧框的下方,且所述第二侧框的内侧面对齐所述第一侧框的外侧面设置,所述第二
侧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侧框的下端通过连接板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位于第一槽体的下端的下方。
[0012]其中,第二侧框的内侧面对齐第一框体的外侧面设置,因此在将盘体套在另一盘体的上方时,上方的盘体的第二侧框会套在下方的盘体第一侧框的外表面,上方的盘体的连接板会抵在下方的盘体的顶板上,从而避免第一槽体的下端与下方的盘体相抵。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框上开设有开窗。
[0014]其中,在将盘体套在另一盘体的上方时,盘体上的开窗能漏出下方的盘体的第一侧框,可以方便将盘体从下方的盘体上取下;其中,盘体的材质优选为薄型塑料,则在需要取下盘体时,透过该盘体的开窗下压位于该盘体下方的第一侧框,即可顺利的抬起该盘体,将该盘体从下方的盘体上取出。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开窗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框。
[0016]其中,第二侧框上的开窗穿过连接板延伸至第一侧框上,因此在将盘体套入在另一盘体上时,两盘体之间的空间可以通过开窗与外界环境连通,可以避免两盘体之间的空间形成负压,便于两盘体的相互分离。
[0017]进一步的,所述开窗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连接其两侧的第二侧板设置。
[0018]其中,开窗下端的连接条与其两侧的第二侧板固定连接,因此连接条能加强第二侧框的底端的强度,避免第二侧框的底端在盘体套至另一盘体上时发生形变而影响两盘体的连接结构的强度,以避免盘体相互堆叠的高度。
[0019]进一步的,位于同一放置槽组中的第一放置槽沿着纵向方向呈直线排列,且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放置槽连通的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由顶板下凹形成,所述顶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颜色不同的第一色条和第二色条,所述第一色条贴附于所述第二放置槽的底部,所述第二色条贴附于所述第三放置槽的底部。
[0020]其中,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用于容纳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且位于同一放置槽组中的第一放置槽的左右两端均相互对齐设置,因此放置在同一放置槽组中的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上的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会呈直线排列,因此通过对比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上的第一保护膜以及第二保护膜和第一色条以及第二色条的颜色,即可方便的识别第一放置槽中的锂电池的方向是否放反。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色条和第二色条为刚性条状结构。
[0022]其中,第一色条同时与同一放置槽组中的第二放置槽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色条同时与同一放置槽组中的第三放置槽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第一色条和第二色条为刚性条状结构,因此第一色条和第二色条能增加盘体的顶板的刚度,能有效避免顶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色条的右端对齐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左端设置,所述第二色条的左端对齐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右端设置。
[0024]其中,第一色条的右端对齐第一放置槽的左端设置,第二色条的左端对齐第一放置槽的右端设置,则放置在第一放置槽中的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会分别位于第一色条或者第二色条的正上方,在正视盘体时,能更明显的对比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上的第
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的颜色,进而更方便地分辨出第一放置槽中的锂电池的方向是否放反。
[0025]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0026]本技术中,盘体上的第一放置槽的形状与锂电池的形状相匹配,用于锂电池的放置,盘体上的正极标识符和负极标识符用于标识锂电池的极耳的朝向,在将锂电池放置到第一放置槽中时,使得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朝向正极标识符和负极标识符,即可明显地展示盘体中的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位置,便于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分辨,进而可以方便锂电池的取用。其中,由于第一放置槽横向设置,因此会使得放置在第一放置槽中的锂电池的两个极耳分别朝向左右两侧。
[0027]另外,顶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侧框,因此可以将盘体通过其上的侧框套设在另一盘体上,可以方便盘体的叠放。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锂电池放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锂电池放置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和用于放置锂电池的盘体,所述锂电池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设置于所述锂电池的相对两端;所述盘体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和竖直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的四周边缘的侧板,且所述侧板相互围合形成侧框,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放置区,所述放置区内设置有若干放置槽组,所述放置槽组包括若干由顶板下凹形成的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沿着左右方向横向设置;所述顶板的表面还设置有正极标识符和负极标识符,所述负极标识符和正极标识符分别位于所述放置区的左右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朝向所述锂电池的一端分别包覆有颜色不同的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膜和第二保护膜均延伸至所述锂电池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放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所述第二侧框位于所述第一侧框的下方,且所述第二侧框的内侧面对齐所述第一侧框的外侧面设置,所述第二侧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侧框的下端通过连接板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雷吴小超徐金刚宋青向磊刘志礼孟延熬刘燕君赵福袁潮李维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凯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