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搏复现装置、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952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脉搏复现装置、系统,包括腔体、柔性软管、单向阀、作用于柔性软管以产生复现脉搏的脉搏动力机构,以及控制单元;单向阀设于腔体内和/或柔性软管内和/或腔体与柔性软管之间;所述脉搏动力机构包括与腔体连通的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待复现脉搏来控制脉搏动力机构的动作,以使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的动作始终晚于第一动力机构的动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真实地还原了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流动情况,使得复现出的脉搏波型图既有主动脉瓣波峰,又有二尖脉瓣波峰,更为接近真实的脉搏波型图,脉搏波型图的复现精确度大大提高。确度大大提高。确度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脉搏复现装置、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脉搏复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搏复现装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中医诊断方式以面对面诊断为主,医生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了解患者的全身代谢状况、健康情况,疾病的发生、发展到就诊时的情况以及患者自己的自我感觉等等,即中医常说的望闻问切四大诊断手段,这种传统的诊断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患者与医生必须面对面才能进行诊断,医生的诊断结果主要依靠长年积累的经验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医人才需求日渐增大,但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和优秀中医专家主要富集于大城市,在农村等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医疗设备陈旧落后、医疗人员水平较低,使得当地的人们不能便利的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目前在国产719电子计算机上,应用生物力学知识,结合心血管系统的特点,可复现出典型的滑脉、弦脉等波形,但无法复现实时的病人脉象。
[0003]公开号为CN10874254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脉搏复现装置、脉搏采集装置、远程脉搏复现系统及方法”公开了一种模拟脉搏复现装置,该装置的缺点在于:由于仅采用单个电机来控制单个腔体的收缩与舒张,该装置只能模拟出心脏收缩周期引起的脉搏(主动脉瓣波峰),而无法模拟心脏舒张周期引起的脉搏(如图1和图2所示),导致复现出的脉搏波型图缺少二尖脉瓣波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脉搏复现装置只能模拟出心脏收缩周期引起的脉搏波(主动脉瓣波峰),而无法模拟心脏舒张周期引起的脉搏波,导致复现出的脉搏波型图缺少二尖脉瓣波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脉搏复现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脉搏复现装置,包括腔体、柔性软管、单向阀、作用于柔性软管以产生复现脉搏的脉搏动力机构,以及控制单元;所述腔体上设有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柔性软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液端连通;所述单向阀设于腔体内和/或柔性软管内和/或腔体与柔性软管之间;所述脉搏动力机构包括与腔体连通的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待复现脉搏来控制脉搏动力机构的动作,使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的动作始终晚于第一动力机构的动作。
[0006]上述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真实地还原了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流动情况,使得复现出的脉搏波型图既有主动脉瓣波峰,又有二尖脉瓣波峰,更为接近真实的脉搏波型图,脉搏波型图的复现精确度大大提高。
[0007]本技术对脉搏动力机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例如可以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8742546A
ꢀ“
脉搏复现装置、脉搏采集装置、远程脉搏复现系统及方法
”ꢀ
中的直线电机和液压转换模块,也可以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6710409A“一种脉象模拟教学系统”中的电机和油泵。任何能作用于柔性软管以产生复现脉搏的现有脉搏动力机构均可适用于本实用新
型。
[0008]优选地,所述脉搏动力机构还包括第三动力机构和第四动力机构;第三动力机构的动作与第一动力机构相反,第四动力机构的动作与第二动力机构相反。
[0009]通过设置第三动力机构和第四动力机构,使得该装置具备更好的控制自由度,为复现精确度的进一步提高奠定结构基础。
[0010]为了更加方便地控制脉搏动力机构的动作,以达到更佳的脉搏复现准确度,本技术提供一种脉搏动力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脉搏动力机构包括支架、电机、丝杠、注射器和连接件;电机安装在支架的一端,丝杠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另一端与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连接件的一端与注射器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孔与丝杠螺纹连接;注射器的输液端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机通信,通过控制所述电机的正转/反转以使所述脉搏动力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
[0011]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脉搏复现装置,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柔性软管、单向阀、作用于柔性软管以产生复现脉搏的脉搏动力机构,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柔性软管将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依次连通并形成回路;所述单向阀设于腔体内和/或柔性软管内和/或腔体与柔性软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动力机构包括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动力机构以及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动力机构;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待复现脉搏来控制脉搏动力机构的动作,使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的动作始终晚于第一动力机构的动作。相对于单腔,双腔可模拟人体心脏的心房和心室,更贴近实际情况。
[0012]优选地,所述柔性软管包括第一柔性软管和第二柔性软管;第一腔体的一端通过第一柔性软管与第二腔体的一端连通,第二腔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柔性软管的与第一腔体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
[0013]为了更加方便地控制脉搏动力机构的动作,以达到更佳的脉搏复现准确度,本技术提供一种脉搏动力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脉搏动力机构包括支架、电机、丝杠、注射器和连接件;电机安装在支架的一端,丝杠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另一端与支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连接件的一端与注射器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孔与丝杠螺纹连接;注射器的输液端与所述腔体连通;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机通信,通过控制所述电机的正转/反转以使所述脉搏动力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
[0014]优选地,所述脉搏动力机构还包括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三动力机构以及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四动力机构;第三动力机构的动作与第一动力机构相反,第四动力机构的动作与第二动力机构相反。
[0015]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脉搏复现装置,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第四腔体、柔性软管、单向阀、作用于柔性软管以产生复现脉搏的脉搏动力机构,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柔性软管将所述第一腔体、第三腔体、第二腔体、第四腔体依次连通并形成回路;所述单向阀设于腔体内和/或柔性软管内和/或腔体与柔性软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动力机构包括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一动力机构和/或与第三腔体连通的第三动力机构,以及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动力机构和/或与第四腔体连通的第四动力机构;
[0016]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待复现脉搏来控制脉搏动力机构的动作,使所述第二/四动力机构的动作始终晚于第一/三动力机构的动作。
[0017]相对于单腔和双腔,四腔体可模拟人体心脏的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更贴近实际情况。
[0018]优选地,第一腔体的一端通过柔性软管与第二腔体的一端连通,第二腔体的另一端通过柔性软管与第三腔体的一端连通,第三腔体的另一端通过柔性软管与第四腔体的一端连通,第四腔体的另一端通过柔性软管与第一腔体的另一端连通。
[0019]优选地,所述柔性软管包括第一柔性软管和第二柔性软管;第一腔体的一端与第二腔体的一端连通,第二腔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柔性软管与第三腔体的一端连通,第三腔体的另一端与第四腔体的一端连通,第四腔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柔性软管与第一腔体的另一端连通。
[0020]为了更加方便地控制脉搏动力机构的动作,以达到更佳的脉搏复现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搏复现装置,包括腔体、柔性软管、单向阀、作用于柔性软管以产生复现脉搏的脉搏动力机构,以及控制单元;所述腔体上设有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柔性软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液端连通;所述单向阀设于腔体内和/或柔性软管内和/或腔体与柔性软管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动力机构包括与腔体连通的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待复现脉搏来控制脉搏动力机构的动作,使所述第二动力机构的动作始终晚于第一动力机构的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动力机构还包括第三动力机构和第四动力机构;第三动力机构的动作与第一动力机构相反,第四动力机构的动作与第二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延斌蒋鑫谢子成彭长虹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敬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