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针式压电变压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48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针式压电变压器外壳,广泛用于圆形或方形,径向或厚度振动型等压电变压器的封装,所述压电变压器外壳包括:壳盖、线路板、输入输出端子;所述壳盖为盒状结构,与所述线路板密封结合;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之上,并与所述压电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导线相连。所述输入输出端子可以为插针,线路板上设有焊接压电变压器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焊接部,插针与所述焊接部相连通,这样通过插针将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导入外围线路中。封装外壳具有散热和保护作用,在保证产品的安装和工作质量的同时,又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的封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压电变压器的外壳。
技术介绍
近年来,压电变压器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因为其相对于目前大量应用 的电磁变压器来说,具有不可燃、无电磁辐射、体积小、结构简单和转换效 率高等特点。为了实现电子电路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压电变压器被广泛应用 在目前迅猛发展的普通小型化电子电路,如通讯、计算机等设备中。现在小功率压电变压器用引出导线的方式直接用在电子电路中。压电变 压器部分或全部棵露在外。由于压电陶瓷变压器须依靠机械振动来传递能量, 其与平板或者器件的接触都会影响内部压电振子的振动,影响正常工作状态。 并且任何外来的压力及阻力都会妨碍变压器的正常工作,另外由于变压器是 陶瓷体,较脆,容易受外力或异物的撞击而损坏,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目前 随着对变压器高功率的要求日益增高,变压器的散热问题也日显重要,因此, 提供一种方便、便于被各种电子线路广泛采用的压电变压器新封装形式,就 显得极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电变压器外壳,使压电变 压器避免与外界接触,保证压电变压器的安全工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电变压器外壳,用于对压电变压器进行封装,所述压电变压器外壳包括壳盖、线路板、输 入输出端子;所述壳盖为盒状结构,与所述线路板密封结合;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之上,并与所述压电变压器的输入 输出导线相连。进一步来说,所述线路板内表面包括焊接部,所述压电变压器的输入输 出导线焊接在所述焊接部。进一步来说,所述输入输出端子为插针,所述插针固定于所述线路板外 表面,并与所述焊接部连接。进一步来说,所述线路板上还包括插针孔,所述插针孔与所述焊接部连 接,所述插针焊接于所述插针孔内。进一步来说,所述壳盖内设置有绝缘层。进一步来说,所述绝缘层为绝缘清漆或者阳极氧化层。进一步来说,所述壳盖与所述线路板之间采用胶封、倒钩固定或者紧配 合的方式封装。进一步来说,所述壳盖为散热性能好的金属或者非金属结构,所述壳底 为矩形、方形或者圆形。本技术所提供的压电变压器外壳,可以保护其中的压电变压器免受 撞击和异物碰撞而损坏,从而保证压电变压器免受外力阻碍而正常工作。并 且本技术通过导线将压电变压器焊接在线路板上,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 能够实现电能和机械能、及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实现了输入输出电压的变 化,同时插针的应用,使得本技术的压电变压器外壳非常适合在各种电 子线路中运用。同时本技术采用了散热结构,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压电变压器外壳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为线路板内表面示意图。图3为线路板外表面示意图。图4为将压电变压器》文置于线路板后的示意图。图5为压电变压器放置于外壳后的侧视图。图6为压电变压器放置于外壳后的线路板外表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主要思想是通过设置一种盒状的外壳结构,所述外壳结构 上设置输入输出接口 ,通过该输入输出接口将压电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导线引 出,并在所述外壳结构内设置绝缘结构,从而在将压电变压器装入所述外壳 结构中后,4吏所述压电变压器与外界隔离,保障所述压电变压器更安全有效 的工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压电变压器外壳的立体结构分解图。所 述压电变压器外壳包括壳盖6、绝缘垫5、线路板2,在线路板2上设置有 插针孔3,插针孔3上连接有插针1。为了清晰起见,图中还示出了放置于该 外壳中的压电变压器4。在本实施例中的壳盖6为矩形的盒状结构,其由散 热性能好的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壳盖6事实上也可以采用方形或 者圆形结构。所述壳盖包括壳内壁四周侧面和底面7,壳内壁四周侧面涂有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可以为绝缘清漆或者阳极氧化层。绝缘垫5的形状与底 面7相匹配,与底面7内表面面积大小相同,紧紧粘附在壳盖6所包括的底 面7内表面。所述壳盖6所包括的绝缘层与绝缘垫5可以起到绝缘和散热的 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针孔3为四个,分别布置在线路板2的其中两边 上靠近焊接部的位置,所述插针l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焊接于插针孔3内, 形成与外部连接的输入、输出端子。参照图2所示,为线路板内表面示意图。线路板2的内表面四周设置有焊接部,其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接部为焊盘8,将 压电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导线焊接在焊盘8上,这样可以对压电变压器进行固 定。焊盘8的位置可以上下左右调整。图中同时示出了插针孔3,所述插针 孔3与焊盘8相连通。这样,当插针1焊接于插针孔3内后,可以通过插针 1将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导线连接到外围线路中。参照图3所示,为线路板外表面示意图。在外表面上印有"Vin" "Vout" 字样,代表对应的插针孔3为输入端和输出端。参照图4所示,为将压电变压器放置于线路板后的示意图。由图中可以 看出,将压电变压器4的输入输出导线焊接在线路板2的焊盘8上。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所示,在实际使用时,先将插针1焊接在线路 板2的插针孔3内加以固定(图1所示),将压电变压器4的输入输出导线 焊接在线路板2内表面的焊盘8上(图4所示),之后盖上壳盖6 (图1所 示),就将整个压电变压器4封装起来。封装后的结构参见图5及图6所示。参照图5所示,为压电变压器放置于外壳后的侧视图。可见,此时压电 变压器完全被壳盖6保护起来,而插针l作为输入、输出端子。参照图6所示,为压电变压器放置于外壳后的线路板外表面图。壳盖6 和线路板2之间可以采用胶封、倒钩固定或者紧配合的方式封装。封装后插 针1在线路板2外表面延伸。在本技术的一个应用实例中,可以采用矩形的壳盖6,壳盖6的规 格为37x33.5x8.8 (单位为mm),相应的线路板2的规格为35x31.5 xl (单位为mm),壳盖6与线路板2之间采用透明胶胶封的封装方式。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应用实例中,也采用矩形的壳盖6,壳盖6的规 格为41x37.5x4 (单位为mm),相应的线路板2的规格为39x35.5x1 (单位为mm),壳盖6与线路板2之间采用透明胶胶封的封装方式。在使用时,均是先将插针1焊接在线路板2的插针孔3内力口以固定,之 后将压电变压器4的输入输出导线焊接在线路板2内表面的焊盘8上,之后,盖上壳盖6,再将壳盖6与线路板2进行封装,之后就可以将本技术的 外壳及其封装的压电变压器投入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压电变压器外壳可以适用于多种形状及结构的压电 变压器,比如方形或圆形、复合多层或单片、径向或厚度振动型的压电变压 器,都可以采用本技术的外壳结构进行封装。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不是对本 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 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者相应改进,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压电变压器外壳,用于对压电变压器进行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变压器外壳包括壳盖、线路板、输入输出端子;所述壳盖为盒状结构,与所述线路板密封结合;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之上,并与所述压电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导线相连。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变压器外壳,用于对压电变压器进行封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变压器外壳包括:壳盖、线路板、输入输出端子; 所述壳盖为盒状结构,与所述线路板密封结合; 所述输入输出端子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之上,并与所述压电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导线相 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为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