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气密长光程吸收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40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气密长光程吸收池,属于激光光谱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气体池管,所述气体池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环形刀,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第二环形刀;入射镜片,其包括第一真空法兰以及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真空法兰设置有第三环形刀,所述第一环形刀与所述第三环形刀均与所述第一密封圈抵触连接;出射镜片,其包括第二真空法兰以及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真空法兰设置有第四环形刀,所述第二环形刀与所述第四环形刀均与所述第二密封圈抵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气体吸收池能够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保持较好的气密性,所以能够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正常的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气密长光程吸收池


[0001]本技术属于激光光谱气体检测
,涉及一种高温气密长光程吸收池。

技术介绍

[0002]采用激光光谱技术测量单一组分或多组分气体检测设备在工业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吸收池是检测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气体吸收的“指纹”特性,光在通过充满被检测气体的吸收池后,某个单一频率的光被池中气体所吸收,单一频率反映了气体成分,单一频率光强的变化则反映了被检测气体的浓度。
[0003]目前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领域的很多气体成分检测时可能需要对气体进行加热,所以目前存在一些耐高温气体吸收池,这种耐高温的气体吸收池能够在检测时对池内的气体进行加热。
[0004]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721838510.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气体吸收池,包括气池外壳,所述气池外壳两端分别设置反射镜及光纤准直器,且所述反射镜及光纤准直器均与气池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反射镜外部固定连接保护管,所述保护管外部为带孔金属桥,在远离反射镜的另一端,所述光纤准直器的一端伸入所述带孔金属桥内部,且通过过渡件与带孔金属桥连接;所述光纤准直器包括光纤,光纤毛细管,透镜及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固定连接所述光纤准直器的另一端,所述光纤与光纤毛细管固定连接。
[0005]上述的这种气体吸收池实际上采用了变形系数较小的合金制成,所以能够起到减小变形从而实现高温下准确检测的目的,但是其并未对气体吸收池的结构布局进行改进,所以不能实现更好的耐高温的效果,并且气密性较差,气体吸收池加热后内部形成高温的环境容易导致气体泄漏,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温气密长光程吸收池。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温气密长光程吸收池,包括:
[0008]气体池管,其具有用于容纳气体的容纳腔,所述气体池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环形刀,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第二环形刀;
[0009]入射镜片,其包括第一真空法兰以及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真空法兰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从而封住所述气体池管的一端,所述第一真空法兰设置有第三环形刀,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法兰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所述第一环形刀与所述第三环形刀均与所述第一密封圈抵触连接;
[0010]出射镜片,其包括第二真空法兰以及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真空法兰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从而封住所述气体池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真空法兰设置有第四环形刀,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法兰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所述第二环形刀与所述第四环形
刀均与所述第二密封圈抵触连接。
[0011]较佳的,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刀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刀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槽内。
[0012]较佳的,所述第一真空法兰与所述第二真空法兰均设置有朝向所述容纳腔并且用于反射激光的镀膜镜面。
[0013]较佳的,所述第一真空法兰设置有入光孔,所述第二真空法兰设置有出光孔。
[0014]较佳的,所述第一真空法兰与所述第二真空法兰均设置有转接口,所述转接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0015]较佳的,所述转接口设置有可拆卸的窗口组件或者气路组件。
[0016]较佳的,所述气体池管为殷钢件。
[0017]较佳的,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在所述气体池管上并用于加热所述容纳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该气体吸收池能够在高温的条件下保持较好的气密性,所以能够在高温的环境下正常的工作。
[0020]2、第一真空法兰与第二真空法兰的内表面(即对应容纳腔的表面)设置有镀膜镜面,镀膜镜面可有效反射1

14微米波段的激光。
[0021]3、转接口就是额外设置的开口结构,其具有多种用途,例如可以用于调试光路或者用于安装具有气密结构的观察窗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高温气密长光程吸收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转接口内安装气路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转接口内安装窗口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真空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入射镜片的结构分解图。
[0028]图中,100、气体池管;110、容纳腔;120、第一端面;130、第二端面;140、第一环形刀;150、第二环形刀;160、第一环形槽;170、第二环形槽;200、入射镜片;210、第一真空法兰;220、第一密封圈;230、第三环形刀;240、入光孔;300、出射镜片;310、第二真空法兰;320、第二密封圈;330、第四环形刀;340、出光孔;400、镀膜镜面;500、转接口;510、窗口组件;520、气路组件;600、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一种高温气密长光程吸收池,包括:气体池管100、入射镜片200以及出射镜片300,入射镜片200与出射镜片300连接在气体池管100的两端,并且通过可靠的密封
结构进行连接,并且该密封结构能够承受高温烘烤,并且在真空环境中保持可靠的密封性。
[0031]气体池管100,其具有用于容纳气体的容纳腔110,所述气体池管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面120以及第二端面130,所述第一端面120设置有第一环形刀140,所述第二端面130设置有第二环形刀150。
[0032]优选的,气体池管100采用低热膨胀系的材料制成,所以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例如气体池管100为殷钢制成时,其可以耐受300℃的高度,避免气体池管100在加热时因变形导致的泄漏或者高温下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0033]第一环形刀140与第二环形刀150的结构相同或者相近似,均为环形凸起结构,不过该环形凸起具有刀口,所以能够实现CF法兰(Conflat Flange)密封的效果。
[0034]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入射镜片200,其包括第一真空法兰210以及第一密封圈220,所述第一真空法兰210与所述第一端面120连接从而封住所述气体池管100的一端,所述第一真空法兰210设置有第三环形刀230,所述第一密封圈220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法兰210与所述第一端面120之间,所述第一环形刀140与所述第三环形刀230均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20抵触连接。
[0035]出射镜片300,其包括第二真空法兰310以及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气密长光程吸收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池管,其具有用于容纳气体的容纳腔,所述气体池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环形刀,所述第二端面设置有第二环形刀;入射镜片,其包括第一真空法兰以及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真空法兰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从而封住所述气体池管的一端,所述第一真空法兰设置有第三环形刀,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真空法兰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所述第一环形刀与所述第三环形刀均与所述第一密封圈抵触连接;出射镜片,其包括第二真空法兰以及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真空法兰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从而封住所述气体池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真空法兰设置有第四环形刀,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真空法兰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所述第二环形刀与所述第四环形刀均与所述第二密封圈抵触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气密长光程吸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刀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武陆寅康鹏王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尔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